摘要:本课的重点是知道基督教的史实,通过法兰克王国时期的政策,总结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的地位。另一个难点则是封君封臣制度,理解封君封臣的关系和特点。
本课的重点是知道基督教的史实,通过法兰克王国时期的政策,总结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的地位。另一个难点则是封君封臣制度,理解封君封臣的关系和特点。
一、基督教的兴起1.时间——1世纪 地区——巴勒斯坦地区&&1世纪指的是公元1年(或者元年)到100年原因:犹太人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耶稣就是“救世主”。传播:罗马皇帝把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传播二、法兰克王国1.时间——481年 人物——克洛维2.政策(1)政治上: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2)经济上:把原属罗马国有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
三、封君与封臣——查理·马特1.背景: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进行改革,不再无偿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2.内容: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3.关系:封臣必须效忠封君,封君要保护封臣4.特点:严格的等级性;权利和义务交织;契约意义&&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封君封臣制度与中国的皇帝、臣属不同,中国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5.影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建立(采邑分封)
四、查理曼帝国1.政策——鼓励发展基督教,把王国划分为教区,教区的人民要把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影响——教会富有,势力变大;教皇为查理加冕&&教权和王权互相利用,结成联盟2.查理大帝、查理曼、查理曼帝国3.分裂——帝国一分为三,形成德、法、意德雏形;三个王国不存在隶属关系4.教会在中世纪欧洲的地位、作用——垄断了思想文化,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地位
五.课堂延伸可以把班级比作一个王国,用班主任、班长、组长、组员来比喻封君封臣制度里的王国、大封建主、小封建主和农民,深刻理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讲述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仇恨由来,以色列为什么要和阿拉伯国家结怨。知道查理大帝就是扑克牌K的原型。
来源:鸿祺教育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