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雅迪、爱玛、九号的2024年财报都出来了,雅迪的销量1300万台,但是2024年全年净利润仅为12.72亿元,爱玛的销量为1050万台,全年净利润为19.88亿元,九号销量约为300万台,全年利润10.88亿元。
雅迪、爱玛、九号的2024年财报都出来了,雅迪的销量1300万台,但是2024年全年净利润仅为12.72亿元,爱玛的销量为1050万台,全年净利润为19.88亿元,九号销量约为300万台,全年利润10.88亿元。
从财报不难看出,各家品牌的电动车利润是有差异的。那么卖一台4000元的电动车,爱玛、雅迪、九号分别能赚多少?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连续8年全球销量第一的龙头品牌,雅迪的利润逻辑根植于规模效应与供应链深度管控。一台4000元的雅迪电动车,经销商进货成本约占售价的75%-80%,即3000-3200元。扣除房租、人工等运营成本(约400-600元),单台毛利润约400-1000元,但实际净利润受多重因素影响:
车型差异拉低利润分层:走量的中端车型(如冠能T5)为抢占市场常参与“以旧换新”,终端价下探至3800元,净利润压缩至300-500元;而配备石墨烯电池的高端车型(如冠能探索X7)因品牌溢价,利润可达500-700元。 一线城市门店租金高企,单店日均销量有限,利润常低于300元;三四线城市凭借密集的渠道网络和低运营成本,部分门店利润可达800元以上。
爱玛的利润模型更偏向“性价比路线”,4000元车型进货成本控制在2800-3000元(占售价70%-75%),运营成本占比8%-12%(320-480元),理论毛利润680-1200元。
三四线市场成利润粮仓:爱玛70%的门店分布在县域及乡镇,通过“薄利多销”策略,单台利润稳定在300-500元。以河南驻马店为例,当地经销商依托政府“绿色出行”补贴(每台300元),部分车型净利润可达700元。
作为“两轮电动车界的特斯拉”,九号的利润结构与传统品牌形成鲜明对比。4000元车型的进货成本约2600-2800元(占售价65%-70%),但因主打智能化(RideyGo!系统、GPS防盗)和锂电池配置,运营成本更高(占15%-20%),毛利润可达600-1400元,净利润优势显著。
技术壁垒拉高溢价:九号N90C车型搭载的ABS防抱死系统和能量回收技术,使其终端售价可达4500元,单台利润突破1000元,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数据显示,九号高端车型毛利率达28.3%,是雅迪的1.8倍。
高端定位也意味着风险:2025年锂电池价格波动导致部分车型成本上涨5%,迫使九号推出“铅酸版”拉低门槛,利润随之回落至500-800元。
4000元电动车的利润差异,本质是品牌定位与商业模式的分野:雅迪靠规模稳坐中军,爱玛以性价比深耕基层,九号用智能打开新空间。当行业进入存量竞争,谁能在“性价比”与“价值感”之间找到平衡,谁就能在4000元价位的“血拼”中笑到最后。各位,你对此怎么看?欢迎你的留言!
来源:电动车大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