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NNCDU璀璨落幕 | 携手构建肥胖症与糖尿病防治新范式,聚力共筑“健康中国2030”宏图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6 19:26 3

摘要:在健康中国战略向纵深推进的时代征程中,守护生命健康的探索永无止境。2025年9月13日,备受瞩目的“2025诺和诺德临床发展论坛(NNCDU)”于武汉以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盛大召开。

在健康中国战略向纵深推进的时代征程中,守护生命健康的探索永无止境。2025年9月13日,备受瞩目的“2025诺和诺德临床发展论坛(NNCDU)”于武汉以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盛大召开。

此次盛会汇聚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聚焦学术前沿新知,以思想碰撞点燃创新火花,以协同合作凝聚发展合力,共同推动中国肥胖症与糖尿病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实现注入强劲动力。

启幕见证,共谱新篇

NNCDU深耕十五载,从聚焦糖尿病治疗,逐步拓展至肥胖症领域,今年正式更名为“诺和诺德临床发展论坛”,为“携手践证改变”的初心写下生动注脚。会议伊始,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女士、解放军总医院陆菊明教授联袂致辞,展望慢病管理新愿景。当前我国糖尿病、肥胖症治疗领域创新浪潮涌动,新药物、新理念、新指南正在推动慢病管理迈入新时代。NNCDU将携手多方伙伴,全力助推慢性代谢性疾病诊疗水平的提升,为患者健康谋福祉。开幕致辞后,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正式拉开帷幕。

主会场撷英立足指南,聚焦临床

主会场由解放军总医院陆菊明教授和原解放军第306医院许樟荣教授担任主持嘉宾,多位讲者聚焦糖尿病及肥胖症的诊疗前沿展开深入探讨。

CDS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解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姚斌教授基于《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下文简称“指南”)1,详细介绍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数据、诊断标准、治疗路径、并发症管理等内容,并对指南更新要点进行了系统阐述。在治疗策略上,指南着重强调早期实现良好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对于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血糖仍未达标的T2DM患者,可以起始胰岛素或基础胰岛素/GLP-1RA固定比例复方制剂治疗;对于伴ASCVD或其高风险的T2DM患者,选择有ASCVD获益证据的GLP-1RA或SGLT-2i;伴CKD的T2DM患者,选择有CKD获益证据的GLP-1RA或SGLT-2i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张皎月教授指出,TIR在优化血糖控制,辅助患者自我管理,预测并发症风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国内外指南与共识均一致推荐将TIR作为血糖控制目标与临床试验终点2-12。ONWARDS 1/2/4研究结果表明,相较基础胰岛素日制剂,依柯胰岛素治疗的TIR显著更高13-15;ONWARDS 9研究则首次验证了,在CGM监测下,依柯胰岛素可显著降低HbA1c,促进TIR等CGM指标达标,且低血糖风险低,可助力优化T2DM管理16。武汉市中心医院王中京教授从“认知”、“态度”、“行为”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我国肥胖症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目前,我国超重/肥胖患病率持续攀升,疾病负担沉重,亟需加强管理17,18。ACTION-China研究结果显示,公众对肥胖症的认识及其对健康的影响认知不足,绝大多数患者无法达成减重目标并维持19。然而,困境之下仍有曙光,具有心血管获益的新型减重药物如司美格鲁肽2.4mg的获批,为肥胖症治疗提供了新利器。

GLP-1RA在糖尿病早期管理中

的重要作用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冯波教授结合国内外权威指南推荐意见及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详细阐述了及早严格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并强调对于新诊断的T2DM患者,应选择足够效力的降糖药物以控糖达标。GLP-1RA属于ADA指南中降糖效力为高-非常高的药物类别,可作为早期强化控制血糖的良好选择20。司美格鲁肽作为新型长效GLP-1RA,早期起始可显著降低HbA1c,改善β细胞功能,同时兼具长期血糖改善及心肾获益21-25。

分会场拾萃超越盈响,智启未来

分会场一:肥胖症管理

在“国家体重管理年”的大背景下,“体重管理”正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议题。肥胖症管理分会场围绕肥胖症管理新手段、多学科协作模式,以及司美格鲁肽2.4mg在肥胖症管理中的循证医学证据与临床应用实例等内容展开,重塑诊疗新逻辑。

众所周知,生活方式干预、药物与手术是肥胖症管理的主要手段。如今,新型减重药物不断涌现,为体重管理领域带来革命性转变。其中,司美格鲁肽2.4mg不仅能显著降低体重15-17%,并维持长达2年,还可使MACE风险显著降低20%26-33另外,在今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公布的STEER真实世界研究的最新数据中,持续使用司美格鲁肽2.4mg治疗的超重或肥胖且已确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心脏病发作、卒中以及全因死亡的风险显著降低57%;在联合手术时,术前使用能让体重减轻更明显,术后可降低体重反弹风险34凭借上述优势,司美格鲁肽2.4mg不仅成为目前首个且唯一显著降低MACE风险的抗肥胖症药物,同时也成为肥胖症标准化治疗方案之一

分会场二:糖尿病管理

糖尿病管理分会场聚焦新型医疗服务模式、糖尿病高血糖危象的管理、GLP-1RA的治疗优势、创新胰岛素的临床实践等核心议题,启迪临床新思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内分泌代谢科的赵晓龙教授创新性地在科室实施“大门诊、优病房”的诊疗模式,实现全流程效率化、规范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医疗健康服务,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助力科室发展。近年糖尿病指南持续更新,“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不断完善,临床需依据患者类型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GLP-1RA不仅强效降糖,还兼具多重代谢获益与心肾保护作用,可助力不同类型T2DM患者管理。此外,我国T2DM患者多存在餐后血糖高问题,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作为全球首个基础胰岛素与GLP-1RA创新联合制剂,能显著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且减少注射次数,更契合临床治疗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论坛主会场和分会场均设置问答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临床实践中的疑点、学术探讨的难点展开深入互动,让学术交流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为整场论坛的学术价值再添助力。

结语

NNCDU十五载深耕不辍、聚力前行,以学术为桥梁、以循证为基石,在慢病领域笃行致远。展望未来,肥胖症与糖尿病领域的防控事业,必将更加聚焦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依托跨学科协作与规范诊疗路径的持续优化,开创慢病管理新格局。

本次NNCDU论坛不仅彰显了GLP-1RA等创新治疗方案的显著成效,更引领了以循证为核心、多学科整合的诊疗新风向。我们坚信,此类高水平学术平台将为中国慢病防治注入持续动力,持续推动中国慢病管理水平提升,最终为更多患者带来切实、长远的健康改善。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5, 17(1): 16-139.

[2]李海, 李延兵.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9. 11(12): 825-927.

[3]ADA, Standards of Care in Diabetes-2025. Diabetes Care. 2025 Jan 1;48(Supplement_1):S128-S145.

[4]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2,14(1) 21-31.

[5]Verma R, et al. Int J Diabetes Dev Ctries. 2022 Jul 22:1-8.

[6]Ajjan RA, et al. Nat Rev Endocrinol. 2024 Jul;20(7):426-440.

[7]Raj R, et al.BMJ Open Diabetes Res Care. 2022 Jan;10(1):e002573.

[8]Yapanis M,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22 May 17;107(6):e2221-e2236.

[9]Mayeda L, et al. BMJ Open Diabetes Res Care. 2020 Jan;8(1):e000991.

[10]Lu J, et al. Diabetes Care. 2021 Feb;44(2):549-555.

[11]Li J, et al. Diabetes Metab Syndr. 2020 Nov-Dec;14(6):2081-2085.

[12]Xie P, et al. 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22 Feb;38(2):e3498.

[13]Rosenstock J, et al. N Engl J Med. 2023; 389(4): 297-308.

[14]Philis-Tsimikas A,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3; 11(6): 414-425.

[15]Mathieu C, et al. Lancet. 2023; 401(10392): 1929-1940.

[16]Bergenstal RM, et al. Diabetes Technol Ther. 2025 Jul;27(7):527-536.

[17]EPH55 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in China: A Narrative Review of Literature. DOI:https://doi.org/10.1016/j.jval.2022.09.977

[18]李一君,等. 中华内科杂志,2023,62(12):1391-1393.

[19]Ji L,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24 Oct;26(10):4694-4704.

[20]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mmittee. Diabetes Care, 2025, 48(Suppl 1):S1-S352.

[21]Sorli C,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7;5(4):251-260.

[22]Aroda VR, et al. Diabetes Care 2019;42:1724–32.

[23]Ji L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21 Feb;23(2):404-414.

[24]Rodbard HW et al. Diabetes Care. 2019;42(12):2272–2281.

[25]Marso SP et al. N Engl J Med 2016;375:1834–44.

[26]Wilding JPH, et al. N Engl J Med. 2021 Mar 18;384(11):989-1002.

[27]Davies M, et al. Lancet. 2021 Mar 13;397(10278):971-984.

[28]Wadden TA, et al. JAMA. 2021 Apr 13;325(14):1403-1413.

[29]Rubino DA, et al. JAMA. 2021 Apr 13;325(14):1414-1425.

[30]Garvey WT, et al. Nat Med. 2022 Oct;28(10):2083-2091.

[31]Kadowaki T,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2 Mar;10(3):193-206.

[32]Mu Y,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4 Mar;12(3):184-195.

[33]Rubino DM, et al. JAMA. 2022 Jan 11;327(2):138-150.

[34]Mathur V, et al. JAMA Surg. 2025 Mar 5:e250001.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内分泌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