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我们完成了系列文章中第15章的内容:首先,对“订单用时”字段进行升级,将纯加工时间与切换工时合并,公式更新为 =IFERROR([@订单数量]/[@UPH] + [@切换工时], 0),构建出包含换产准备的真实工时模型;随后,新建“MPS排程”表作为PMC
昨天我们完成了系列文章中第15章的内容:首先,对“订单用时”字段进行升级,将纯加工时间与切换工时合并,公式更新为 =IFERROR([@订单数量]/[@UPH] + [@切换工时], 0),构建出包含换产准备的真实工时模型;随后,新建“MPS排程”表作为PMC的主计划操作台,保留线体、销售订单、产品编码、订单数量、订单交期等关键字段,支持人工调整产线分配与生产顺序,实现灵活排程;最后,在“MPS控制台”中创建“排程控制”视图,并配置“自动排程”按钮,通过“清空→延迟→读取→写入”的自动化流程,将人工确认的排程方案同步至“MPS自动排程”表,为后续自动计算预计开工与完工时间奠定数据基础。至此,系统实现“人工干预 + 数据同步 + 精准核算”的协同排程闭环,迈向高可用、可交互的智能计划管理新阶段。
在日常生产计划管理中,计划员的一项重要职责是每日重置并保存当日最终排程方案,用于后续的执行跟踪与绩效分析。传统模式下,该操作依赖人工手动复制粘贴,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且极易遗漏,导致历史数据不完整。
为解决这一痛点,本节引入自动化备份机制,通过系统定时或触发式执行,实现排程数据的无人值守归档,确保历史记录完整、准确、可追溯。
表结构设计
新建一张数据表,命名为:MPS排程备份
用途:集中存储每日确认后的排程快照,支持后续趋势分析与变动追踪
字段配置:与“MPS自动排程”表保持一致,包含关键排程信息:,如:线体、销售订单、产品编码、产品名称、订单交期、订单数量、开工时间、完工时间等;
设计价值
减少重复劳动:告别手工复制,释放计划员精力,聚焦更高价值工作
确保数据完整性:每次排程更新均可自动归档,避免人为遗漏
支持多维分析:
计划变动率:对比不同日期同一订单的完工时间变化幅度
插单频率与影响:识别临时插入订单的频次及其对原计划的冲击
交付承诺演变:追踪交期调整过程,评估客户响应能力
为BI分析奠基:结构化的历史数据可直接对接可视化报表,提升管理透明度
在完成“MPS排程备份”表的结构搭建后,需为其配置便捷的操作入口,使计划员能够在排程确认后,快速、可靠地执行数据归档。为此,在“MPS控制台”中新增专用按钮控件,通过可视化点击实现自动化备份,避免人工复制粘贴带来的遗漏与错误。视图与字段配置
新建视图:在“MPS控制台”表中创建新视图,命名为:MPS控制台(备份专用) 集中展示与排程管理相关的操作按钮,提升界面专注度与操作效率,新增按钮字段:
字段名称:排程备份
字段类型:按钮(自动化触发器)
功能说明:一键启动排程数据归档流程,将当前生效的排程方案保存至历史库
自动化工作流配置
当用户点击“排程备份”按钮时,系统按序执行以下步骤:
触发动作:响应用户点击事件,启动自动化流程
查找记录:从“MPS自动排程”表中读取当前所有有效订单数据,获取最新排程结果,包括线体、订单信息、开工/完工时间等关键字段
新增记录:将查得的数据批量写入“MPS排程备份”表,完成一次完整的排程快照归档,形成可追溯的历史版本
操作极简:无需导出或复制,点击即完成备份,降低使用门槛
零差错保障:系统自动执行,杜绝人为遗漏或字段缺失
版本化管理:每次点击生成一条独立历史记录,支持回溯任意时间点的计划状态
为分析赋能:持续积累的备份数据,为计算计划变动率、插单频次、交付承诺偏差等指标提供数据基础
通过“排程备份”按钮的配置,我们实现了排程归档的标准化、自动化与可重复性。这一小小控件,不仅是操作便利性的提升,更是企业构建计划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让每一次决策都有据可查,让每一份变化都可被衡量。
来源:古哥计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