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彻底慌了!罢免连署进入第二阶段,中方表态成全场焦点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9 06:17 2

摘要:2025年4月,台湾地区政治风暴愈演愈烈。在岛内经济低迷、民生困顿的背景下,民进党当局为巩固权力,持续推动“大罢免”行动,目标直指国民党及泛蓝阵营要员。目前,绿蓝双方“罢免”连署已进入第二阶段,战局暂以35:12呈现胶着态势。这场政治角力不仅暴露了民进党内部的

2025年4月,台湾地区政治风暴愈演愈烈。在岛内经济低迷、民生困顿的背景下,民进党当局为巩固权力,持续推动“大罢免”行动,目标直指国民党及泛蓝阵营要员。目前,绿蓝双方“罢免”连署已进入第二阶段,战局暂以35:12呈现胶着态势。这场政治角力不仅暴露了民进党内部的分裂与焦虑,更折射出赖清德当局“倚美谋独”路线的破产,以及台海局势因“台独”挑衅而逼近危险临界点的严峻现实。

民进党此轮“罢免”行动以“清除异己”为名,实则试图通过制造政治对立转移民众对经济衰退、能源危机等民生问题的不满。其新增的4名罢免目标中,林俊宪与王定宇尤为关键:前者作为赖清德嫡系,因2019年力挺赖清德与蔡英文党内竞争而成为“台当局鹰犬”,却因近期民调落后同党议员陈婷妃而遭蓝营锁定;后者则是民进党“涌言会”召集人,长期活跃于“抗中保台”叙事的前线。蓝营则采取“精准打击”策略,集中火力瓦解绿营核心成员,试图分化民进党阵营,削弱赖清德的执政基础。

然而,民进党当局并未因罢免压力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赖清德上任后,以“修法”“清查”等手段打压异己,例如突袭国民党台南市党部、羁押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甚至对国民党团总召傅崐萁进行所谓“政治追杀式搜索”。这种“绿色恐怖”不仅激化岛内对立,更引发舆论质疑:民进党为维持权力,已不惜将台湾推向“准戒严”状态。

赖清德自2024年当选以来,始终面临“合法性危机”。其得票率仅40%,立法机构亦未过半,形成“跛脚鸭”局面。为巩固权力,他一方面加紧与外部势力勾连,2025年初窜访美国寻求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去中国化”教育、限制两岸交流等政策操弄“抗中保台”叙事,甚至抛出“境外敌对势力”论调,将大陆污名化为“战争对手”。然而,这些行径非但未能转移民众对经济困境的关注,反而加剧了岛内对“台独”风险的恐慌。

经济层面,台湾对大陆的贸易依存度居高不下,2024年对大陆顺差达1425亿美元,占GDP的18.7%;高雄港65%的集装箱运输依赖两岸航线。赖清德当局若执意挑衅,一旦两岸经贸关系恶化,台湾经济将首当其冲。此外,台军因频繁应对解放军演训,每年额外支出超30亿新台币,而赖清德提出的“涨薪30%”政策被批为“杯水车薪”,难以缓解基层官兵的不满。

解放军对台军事威慑已进入“实战化”阶段。2024年“联合利剑”系列演习中,075型两栖攻击舰编队绕岛实弹射击,展示了封锁台岛的能力;2025年初,大陆试验可运输桥梁的驳船,验证了快速登陆台湾的战术可行性。与此同时,《反分裂国家法》的威慑与“融合发展”政策形成“软硬兼施”态势,加速了台湾民意的分化:青年赴陆创业潮、社交媒体“中国认同”内容传播等现象,反映出民进党“抗中保台”叙事的破产。

美国智库的评估亦印证了这一趋势。尽管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军售强化台湾“棋子”作用,但美军内部对介入台海冲突的意愿与能力存疑。台当局若将GDP的10%投入国防(当前仅14%),不仅挤压民生预算,更可能因装备落后陷入“以卵击石”的困境。

赖清德当局的“台独”冒险,本质上是将台湾民众推向战火的前台。从“大罢免”到“绿色恐怖”,从“倚美谋独”到“法理挑衅”,其行径不仅违背一个中国原则,更与岛内主流民意背道而驰。大陆通过军事威慑、法律斗争、经济融合与国际外交的多维联动,正逐步压缩“台独”空间。

正如王毅外长所言:“台湾问题早已解决,现在的喧嚣不过是历史的余波。”历史的车轮终将碾碎一切分裂图谋。当民进党当局沉迷于权力斗争时,两岸同胞的血脉联系与民族大义早已为统一铺就道路。赖清德的“战争制造者”角色,终将在民族复兴的洪流中沦为历史的尘埃。

来源:我姓李李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