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生命遇见,更是一场代代相传的精神接力。在安平志臻这片教育热土上,田佳旺主任用七年光阴书写了一部与学校共生共长的教育史诗。从建校初期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的万人生机校园,从四块讲台拼凑的简陋舞台到省级园林式学校的璀璨荣光,他以“唯先必争”的教育信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生命遇见,更是一场代代相传的精神接力。在安平志臻这片教育热土上,田佳旺主任用七年光阴书写了一部与学校共生共长的教育史诗。从建校初期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的万人生机校园,从四块讲台拼凑的简陋舞台到省级园林式学校的璀璨荣光,他以“唯先必争”的教育信念点燃万千学子心灯,以“超越永无止境”的执着精神诠释教育的真谛。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位教育长征路上的燃灯者,聆听一部关于坚守与超越的教育诗篇。
Chapter 1.创业维艰:教育理想的破土而出
“最初来到这里,是因为爱人在此任教。”田主任的开场白朴实而真挚。但真正让他留下的,是回校长领导下那种独特的教育氛围。“那种对教师的关怀,对教育的执着,让我看到了理想教育的模样。”在田主任的讲述中,我们得以窥见安平志臻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维坐标”:常态化教研夯实基础,因材施教彰显个性,科学备考追求卓越。这看似简单的三个坐标,背后是无数教育者的智慧结晶。“建校初期确实有相对的困难”田主任回忆道,“但我们相信,教育的真谛不在于硬件是否完善,而在于教育者的心是否真诚。”从简陋食堂里的元旦晚会,到如今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田主任见证了学校从单一教学功能向全人培养的华丽转身。
回校长的身影在田主任的描述中格外鲜明:雪天里第一个拿起雪铲的校长,是特殊时期连续83天坚守校园的领路人。“他教会我们,教育领导力不在于说了什么,而在于做了什么。”这种以身作则的精神,逐渐沉淀为学校的文化基因,让一群教育理想主义者凝聚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从体育艺术节到集体婚礼,这些看似与学业无关的活动,恰恰体现了安平志臻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生命的唤醒。”田主任说,在应试教育依然强势的今天,这种坚持尤其难能可贵。
Chapter 2.育人育心: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守望
当被问及教育本质时,田主任引用了苏格拉底的名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这句话在他身上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那火焰不仅照亮了学生的成长之路,也温暖了他自己的教育人生。2018年,田主任接手了三班,这个班级生源质量一般,学生行为习惯参差不齐。面对挑战,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选择用爱心与智慧浇灌这片教育的园地。秋季流感肆虐期间,他化身“健康守护者”,每天登记学生体温,准备感冒药,熬制梨汤,甚至用最传统的熏醋方法净化空气。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恰恰体现了他“育人先育心”的教育理念。此外,田主任还提到,在回校长和主任的指导下,他与任课教师团队通力合作,不仅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习惯,更在学业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当这个曾经不被看好的班级先后夺得“五月飞歌”合唱比赛第一名和期中考试年级第一。
“教师这份职业最珍贵的馈赠,是见证生命的绽放。”谈及从教感悟,田主任的眼中流淌着温暖的光芒,2021年的一个深夜,31班一名男生意外受伤,他立即从宿舍赶赴现场,送医、沟通、复诊全程陪伴。中考前夕,他特意购置“金榜题名”的文化衫,用这种仪式感为学子加油,特别令人动容的是,当这名学生因特殊时期无法回家时,他主动承担起临时家长的角色,不仅提供住宿,还带学生购置新衣。学生特意选择了与他同款的“金榜题名”服装,这份默契超越了普通的师生情谊,升华为一种精神传承。而每逢佳节,那个零点准时送达的祝福视频,成为田主任教育生涯中最珍贵的勋章。
田主任与学生们的点滴相处
在田主任看来,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师生之间的“双向滋养”。他用“守望者”的姿态诠释了现代教育者的角色定位——既要给予学生成长的阳光雨露,也要尊重每颗种子独特的发展节律。那些被学生惦念的温暖时刻,那些见证生命蜕变的感动瞬间,构成了他教育人生最丰厚的回报。正如他所说:“教师的价值不在于收获多少奖杯,而在于能在多少生命里播下向善向上的种子。”
田主任扮做状元给考生送祝福
Chapter 3.精神传承:超越永无止境的教育长征
“教育,既要唯先必争,追求极致;更要点燃火焰,唤醒潜能。”简短的话语背后,是田主任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既要脚踏实地地拼搏,又要仰望星空地启迪。
唯先必争与点燃火焰:教育的双重使命
“唯先必争”是田主任的管理信条,也是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宣言。在他看来,教育者若没有追求“超越不止”的勇气,便无法为学生树立标杆。但教育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教育不是把一桶水装满,而是点燃火焰。”他深知,真正的教育在于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自己独特的光芒。这种理念既是对学生的期许,也是对教师自身的鞭策——唯有不断超越,方能托举起更多可能。
传承的精神密码:奋斗、团结与创新
谈及学校最值得传承的精神,田主任的目光坚定:“安平志臻的底色是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和创新进取。”建校之初,条件简陋,生源平平,但正是凭借师生同心、迎难而上的韧劲,学校一步步走向辉煌。体育、艺术、奥赛、中高考的累累硕果,无一不是这种精神的注脚。而作为年级主任,他深谙团队的力量。“管理不是发号施令,而是以身作则。”学科组长精研教学,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引导班主任以爱育人,用鼓励唤醒学生的自信;通过动员活动营造“以评促学”的氛围,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集体中找到归属与动力。在他看来,教育是一场集体的修行,唯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方能成就非凡。
超越永无止境:致未来的一封信
作为见证学校从无到有的“大家长”,他对学生寄予厚望:“孩子们,学校的精神火炬已传递到你们手中。它的核心不是胜利的荣耀,而是攻坚克难的勇气、互帮互助的温情,以及永不止步的追求。”他的话语中既有长辈的殷切,也有同行者的坚定:“超越永无止境——这不是口号,而是我们用七年时间证明的真理。”
一所学校的高度,不在于楼宇的宏伟,而在于它能否让平凡的孩子相信自己是星辰,并为他们照亮攀升的路径。在安平志臻,教育被书写成一部师生共著的史诗。它的扉页上镌刻着“艰苦奋斗”,每一章都回荡着“团结创新”的号角,而最终的落笔永远是“加油,顶峰相见”。
最后,安平志臻的教育长征没有终点。但在这条路上,精神火炬永不熄灭——因为它由无数奋斗者的热忱点燃,并由一代代师生接力传递。而超越的故事,永远未完待续。
来源:欢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