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民营企业加快提升含“新”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0 14:53 1

摘要:民营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为基础,不断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全市民营经济规模总量不断扩大、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总体效益不断提高、发展活力不断提

“转”出新局面 “创”出新活力

民营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为基础,不断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全市民营经济规模总量不断扩大、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总体效益不断提高、发展活力不断提升。

数字化改造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民营企业是产业升级的“驱动器”。近年来,我市众多民营企业通过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等,加快向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走进江西联创宏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流水生产线正高速运转,耳机订单正在马不停蹄地赶制中。记者看到,在每条生产线前都悬挂着一块屏幕,可以清晰地显示当前的生产进度、良品率等关键指标。

今年以来,依托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联创宏声实现了研发过程的数字化管理,研发和生产、采购业务的流程化衔接。“以前我们的各环节数据没有打通,需要先去设备上下载Excel表格,形成邮件后再发给客户。经过数字化改造后,现在可以实时把生产的一些关键测试数据回传给客户,客户能及时看到产线上产品生产合格率是多少,从而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江西联创宏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IT部负责人董乐天介绍。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2012年开始,联创宏声陆续完成了包括生产系统、管理系统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通过自身扎实的技术研发能力、优秀的产品生产能力和管理能力,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但生产规模的扩大也为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事实上我们很早之前就已经建立了ERP(企业资源计划)、MES系统(制造执行系统)、WMS系统(仓储管理系统)和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建立时间不同,且不在一个平台上,后续要将这些系统之间的信息链接起来,对我们来说确实有一定难度。”董乐天表示,公司一直想走数字化转型这条路来帮助企业突破发展瓶颈,但碍于成本较高,一直难以推进。2024年,在政府的牵头下,专业运营商深入联创宏声,详细剖析其生产、管理、销售等各环节流程,精准定位痛点与难点。当年6月,企业启动数字化转型项目,8月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让企业数字化水平等级由一级升至二级,实现业务和财务一体化运作,财务人员工作量减少了60%以上,采购流程实现规范化管理,采购成本每年降低两三百万元。“不仅如此,我们还获得了政府提供的38万元数字化转型奖补资金,这让我们更加有信心进行数字化改造。”董乐天说。

如今,企业将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入研发、生产、管理等环节,建立了一套智慧、流畅的生态体系,通过计划体系拉通研发、采购、仓库、生产环节,减少停工待料、减低库存积压,年节约资金400万元以上;研发体系的数字化,大大提高了研发部门的效率,研发团队能承担50个项目同时进行,相当于以往的6倍有余;通过MES系统的搭建,实现了车间透明化管理,订单准交率提升到99%,产品合格率提升到97%。

煌上煌等26个“5G+智慧工厂”项目全部建成;方大特钢荣获“2024全国制造业优秀数智化案例”;江中药业等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卓越级智能工厂;国泰工业互联网连续两年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南昌矿机等11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双胞胎等3家企业获评省级“数字领航”企业……近年来,我市统筹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化赋能助力千行百业提档升级,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呈现良好态势。通过“智改数转”,我市一批批企业“上云”拥抱“数字化”,不断实现降本、提质、节能、增效,塑造竞争新优势,形成制造向“智造”转型的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激发企业新活力

随着低空经济蓬勃发展,我市无人机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在新建经开区中南高科产业园内,江西迈得机电配件有限公司凭借其领先的电机研发制造能力,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为无人机插上“腾飞之翼”。

走进企业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繁忙有序的生产景象,一根长约4厘米的无刷涂覆铁芯,经过绕线、焊接、组装等一道道精密工序,最终化身为无人机的“心脏”——电机。“我们的订单可谓是源源不断,目前已经排到了7月份,主要来自国外的无人机供应商,他们主要订购的是一些小电机,用于FPV竞速机,然后还有一些客户定制了我们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电机。”江西迈得机电配件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倩说。

记者了解到,在无人机领域,飞行时间是衡量其性能的关键指标,而江西迈得机电配件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电机,平均效率可达89%,最高可达92%,犹如为无人机添加了动力强劲的“心脏”,显著延长了无人机的续航时间,大幅提升了飞行器整体性能,这也让迈得电机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据了解,江西迈得机电配件有限公司在研发上持续发力,随着市场需求旺盛和产品性能不断提升,该企业预计年营业收入可达6000万元。“目前,我们在研发XP动力套系统,还有大载重的动力套系统,这些都是市场上需求比较大的产品。接下来,公司将在小电机上和动力套的系统上再增加产能和销量,还有eVTOL大电机的三款产品,未来计划达到1亿元的销售量。”杨倩说。

近年来,我市一批民营企业主动拥抱创新,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成为在细分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小巨人”企业。

去年4月,华安众辉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新研发的“高冷不粘主动降温双极”术用电刀,实现了镊尖直径达到0.2毫米,主要应用于对精细程度要求非常高的神经外科手术,具有不粘、低温、不滴水、精细、专业五大优势,打破国外垄断,达到国产替代的目的,彰显了企业在医疗科技领域的创新实力。

去年3月,佳时特高精密加工中心研发的S7系列高精密五轴数控机床,让佳时特在相关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突破了多项“卡脖子”技术,助力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转型升级,并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江西联创光电超导应用有限公司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将一根500多公斤的铝棒从20℃加热到403℃,芯表同步升温,这一过程只需要10分钟。通过自主研制完成的兆瓦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装置样机,联创超导实现了从基础超导材料到工业产品全部国产,掌握了多项原创性、引领性关键技术,拥有高温超导装备领域有效授权的知识产权34项(包括26项国家发明专利),在技术、产品、市场和法律等维度全面构建了高温超导装备的核心关键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类似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案例,在南昌不胜枚举。

为提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一方面,企业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培育创新型人才,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另一方面,加大对民营企业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同时,我市大力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组建研发机构步伐,引导未建立研发机构的“专精特新”企业组建初级研发机构,指导已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申报市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称号。目前,95%以上的“专精特新”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实现了应建尽建全覆盖。2024年,我市投入大量科研资金,用于推动科技创新,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66.56亿元,增长70.4%;高新技术企业达1835家,净增116家,众多民营企业凭借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升级。

(洪观新闻记者 张瑞哲)

来源:南昌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