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茂名市2025年两会精神的指引下,在市两会“强化城乡融合,加快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号角声中,茂南区公馆镇以春耕生产为起点,紧扣“百千万工程”要求,将绿美生态建设与特色农业全链升级深度融合。作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公馆镇通过产业集群化、技术生态
在茂名市2025年两会精神的指引下,在市两会“强化城乡融合,加快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号角声中,茂南区公馆镇以春耕生产为起点,紧扣“百千万工程”要求,将绿美生态建设与特色农业全链升级深度融合。作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公馆镇通过产业集群化、技术生态化、产销融合化的发展路径,构建起“一村一品”产业矩阵,2024年全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12亿元。
产业集群化
激活特色作物发展动能
公馆镇通过土地流转整合,引入农业企业形成“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联动模式,立足圣女果、毛豆、火龙果等七大特色作物,构建产业矩阵,形成“多点开花、全域联动”的现代农业格局。
其中,下山村引进协仁农业等企业,规模化种植毛豆、玉米及圣女果,仅毛豆一项年产值达160万元;蒲炉塘村以“多品类协同”模式实现高产高效,300亩玉米年产75万斤、马铃薯20亩年产16万斤、辣椒160亩年产16万斤等;艾屋村400亩圣女果年产值超200万元,成为“红色经济”标杆。
此外,新田坡村600亩毛豆、河之口村286亩茭白、荔枝塘村120亩火龙果等特色种植区,构建起产业格局,全镇特色作物年产值突破亿元,产业集群效益持续释放。
技术生态化
绿美建设赋能农业创新
以“绿美茂南”行动为抓手,公馆镇探索“以绿养业、以业哺绿”的生态经济模式。
竹仔岭村的松林下,一场“绿色革命”正在悄然上演。通过创新“林药套种”模式,60棵/亩的益智果与马尾松林共生共荣,每棵产果20斤,实现“一地双收”。更令人瞩目的是产业链的延伸,从益智果脯到益智酒,从中药益智鸡到益智花茶,8大类深加工产品形成完整产业链,附加值提升300%。这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实践,使每亩林地综合收益突破5000元,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产销融合化
让公馆“菜篮子”“融珠入湾”
以“北运菜产业示范带”为轴心,公馆镇贯通“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建成粤西最大蔬菜集散中心。
下垌村810亩辣椒基地采用“冷链物流+电商直供”模式,产品直通大湾区商超,亩均产值突破6000元;十万七村丰谷园基地创新“水稻+茄科作物”轮作,通过智慧农业系统实现亩产效益提升25%;全镇培育忠成农业等省级龙头企业3家,建成罗非鱼加工、益智果萃取等6条精深加工线,2024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8%,带动2.3万农民人均增收1.2万元。全镇通过订单农业、电商平台拓宽市场,北运菜年外销量超万吨,擦亮“公馆菜篮子”品牌。
站在2025年新起点
公馆镇将紧扣“做强县镇村产业
做活县镇村价值”要求
推动罗非鱼、圣女果、益智果三大产业
向百亿级集群迈进
规划建设智慧农业产业园和预制菜研发中心
力争农业总产值突破15亿元
为茂名市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贡献“公馆样本”
来源:每日一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