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硬刚西贝预制菜,后厨现18月冻品,消费者知情权如何保障?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6 19:11 2

摘要:罗永浩在B站直播时发表了两段50秒的视频,明确表示他并不反对预制菜,但他坚持认为,餐饮企业应当公开透明地告知消费者是否使用了预制菜,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近来,关于罗永浩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之间的“预制菜”大战,备受大众关注。

因为这可不仅仅是“看热闹”,更关系着大家心心念念的饮食健康和知消费者知情权的问题。

那么,在当下这个快餐化的时代,消费者的知情权究竟该如何保障?

而西贝在面对是否使用预制菜这一质疑时,也进行了明确表态。

创始人贾国龙坚决否认称,西贝完全没有使用预制菜。

不过,这一说法很快就遭到了网友的打脸。

因为有网友曝光了西贝餐厅后厨使用的速冻食材,如保质期18个月的速冻油炸茄子、鲈鱼等。

这一度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许多人就纳了闷,这些食材跟预制菜好像区别不大吧?

就在西贝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时,罗永浩再次站出来发声了。

罗永浩在B站直播时发表了两段50秒的视频,明确表示他并不反对预制菜,但他坚持认为,餐饮企业应当公开透明地告知消费者是否使用了预制菜,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这不仅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讨论,也让更多人注意到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知情权问题。

而这种透明化的意义并不单单在于食材本身的质量,也关系着消费者是否拥有充分的选择权和判断权。

换句话说,如果消费者知道某餐厅使用了预制菜,他们就可以选择是否继续光顾,这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是一个道理。

而不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迫接受可能与预期不同的就餐体验。

因此,推行预制菜透明化,不仅保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权。

不过,实际上预制菜的使用已经在很多餐饮企业中成为常态,明确标注未必就会对企业造成影响。

像日本的萨莉亚等平民意餐品牌,通过明确标注“预制菜”的标签,反而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支持。

另一方面,消费者知道自己所吃的菜品中是否有预制成分,也能够根据价格和品质作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这种诚实透明化的规则,不仅更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也能帮助餐饮企业树立诚实的口碑。

但也并不能否认预制菜的品类庞大,涉及到不同的食材、加工方式和保鲜技术,行业目前缺乏统一的标准,这也是导致了消费者和餐饮企业之间产生信任危机的原因之一。

因此,今年3月,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这一通知明确规定了预制菜的定义、范围以及使用要求。

尽管它目前尚未具备法律效力,但它的发布无疑为餐饮行业立了一个标杆。

而此次罗永浩与西贝的舌战,也暴露了餐饮行业的一个深刻问题,那就是餐企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缺失。

消费者希望餐饮企业能够公开透明地告知食物的来源和制作过程,而餐饮企业则担心这种透明化可能会影响其品牌形象或影响销量

但随着罗永浩和更多消费者的发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透明化实际上未必不好,反而可以进一步增加二者之间的信任。

消费者的知情权应该得到保障,这不仅需要国家层面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更需要餐饮企业的积极配合。

而通过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也能够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加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来源:晓霞医生健康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