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区县即将启用信息化平台,重庆市召开试点工作推进会部署重点工作→丨争上游有话要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0 14:27 1

摘要:重庆市疾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传波高度肯定了7个试点区县在机制建设、人员遴选、培训考核、激励保障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为下一步全市“扩面走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强调:各试点区县一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此项工作是落实“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和“社会共治”的重要手段;二


导读:浏览行业最新资讯,看看你错过了哪些近期要闻?

一、重庆市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推进会在重庆市疾控中心顺利召开

重庆市疾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传波高度肯定了7个试点区县在机制建设、人员遴选、培训考核、激励保障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为下一步全市“扩面走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强调:各试点区县一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此项工作是落实“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和“社会共治”的重要手段;二要明确核心职责,疾控监督员的核心职责是推进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同步要推动公共卫生履职;三要加快数字赋能,尽快推动试点区县启用信息化平台,并逐步收集意见,完成平台优化;四要加快制度建设,加快与党建统领“141”基层智治体系、疾控中心业务管理制度、医疗机构管理制度的对接,形成一批制度创新点;五要融合发展,医防融合试点区县要充分利用疾控监督员制度,探索疾控监督员在各项医防融合工作中的应用和融合发展。

本次工作推进会是对2024—2025年度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一次系统梳理。各参会区县纷纷表示,通过经验交流进一步提升了认识,明确了本年度重点任务,增强了落实“医防协同、医防融合”的信心。

新闻来源:重庆疾控

争上游有话要说:

目前我国疾控监督员试点工作已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制度框架和运行模式逐步成熟,各地也开始积极探索创新模式,推动信息化工具应用。围绕建设“数智”监管体系,争上游科技创新研发了疾控监督员综合管理云平台,云平台是疾控监督员开展线上监督、动态评估、风险研判的信息化工具,以信息化手段提高疾控监督员对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化自查、报告、处置能力。云平台围绕疾控监督员工作职责及重点进行功能设置,整合疫情报告、医疗废物处理、智慧监测等多种板块接口,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并帮助有关部门对疾控监督员、医疗机构、专家等业务开展情况进行有效管控。入驻医疗卫生机构的疾控监督员可以利用平台对医疗机构开展疾控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进行上传下达,保证报告的时效性。监管部门也可以通过平台定期查看和审核疾控监督员的工作记录、报告和统计数据等,并利用平台提供的数据统计功能,对疾控监督员工作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估,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调整和优化疾控策略,提高试点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可实现医疗机构自查评价,监管机构(疾控管理人员)督导评价、专家线上评估/指导的协作机制,并形成“发现问题到问题整改”的闭环管理,不断完善疾控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目前,疾控监督员综合管理云平台已经在在重庆市、山西临汾市等地区开展信息化试点。

二、辛集推行非现场执法“云监管”模式

日常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近日,记者走进辛集市,探访这里如何利用“互联网+非现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模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

辛集市生态环境指挥中心。辛集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走进辛集市生态环境指挥中心,监控大屏的大气环境综合监管指挥调度平台上,清晰地展示着各方面环境监测监控数据。工作人员通过大屏与办公电脑,可以掌握企业每个工序运行、排放情况等各种数据。

“我们搭建了非现场执法‘云监管’模式和监控体系,开展日常监管、精准执法和常态化的异常预警、提醒,挖掘企业环境违法问题线索,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辛集市生态环境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马恩泽说。

今年1月,位于辛集市的河北双吉化工有限公司在线监测数据二氧化硫小时数据超标,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指引企业24小时内完成整改并达标,因此辛集市生态环境局作出免罚决定。“刚柔并济”的执法模式让执法有温度、处罚有尺度,得到了企业的好评。

为有效避免“一刀切”式执法,辛集市生态环境局首先根据企业环境信用评级、行业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执法,重点监管高风险企业,对守法企业减少干扰;其次是程序上规范与监督,需免罚的案件须经集体讨论,防止个人裁量偏差,检查记录、整改影像等全流程留痕;第三是建立企业申诉受理、听证等渠道,允许企业对执法结论提出异议,将免罚案件纳入执法效能考核,上级部门定期稽查,严查执法不公行为。最后是技术赋能精准执法,通过数智环保执法系统实现“一企一档”,结合分表计电、热点网格等非现场手段,精准定位问题,减少人为干预。

据介绍,2024年辛集市共发现生态环境问题1078个,其中通过非现场发现问题822个,占比72.3%,执法人员现场检查频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4%,对守法企业的现场检查频次同比下降30%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整合各类资源,加大电子数据取证等数字化执法能力建设,探索推进‘AI+执法’的新模式,逐步实现自动报警、人工智能等提升执法办案质效,进一步提高执法标准和办案效率,减少执法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规范和优化涉企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建立完善执法服务机制,不断提高执法服务的标准化水平,探索创新更多务实高效的服务举措,激发市场活力,助力企业健康发展。”辛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刘理宪说。

新闻来源:辛集生态环境局、河北经济日报

争上游有话要说:

非现场执法模式通过‌技术赋能、流程重构与机制创新‌,为卫生监管领域提供了“精准化、智能化、透明化”的转型路径,其核心价值在于以数据驱动替代传统人力密集型监管,推动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为帮助疾控及卫健部门应对复杂公共卫生挑战提供技术支撑,争上游科技创新研发了“智慧卫监”平台,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将以往碎片化的卫生监督监控场景集成融合至统一平台上,大幅提升卫生监管覆盖广度和深度,同时将在线监测作为卫生监管的有力补充,实现对被监管单位进行远程实时在线监管,及时掌握现场动态,为案件处理提供证据支持,大幅了提高卫生监管效能,是卫生健康执法人员的“顺风耳”“千里眼”。监管部门通过平台对企业进行有效远程监管,同时归集卫生健康领域相关单位信用数据,健全卫生健康领域数字化信用档案,通过“信用+智慧监管”的模式加强对卫生健康领域相关单位的依法执业风险研判、预警提醒和问题自查整改,有效减少执法行为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平台从初步建设到试点应用,已经帮助多地卫健全面提升包括泳池水质在线监测、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宾馆消毒间在线监测、消毒产品在线监测、放射卫生在线监测、医疗废弃物监管、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管、职业健康监管在内的多个业务板块的监管效率,完成卫生健康监管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三、常州一小吃店从事胎盘加工?当地回应

4月6日,网友称常州市中医院附近一“粥阿姨小吃店”从事胎盘加工,不少人质疑此行为构成违法。涉事商家表示,胎盘加工是制成胶囊,没有胎盘的客人收费800元,自带胎盘的话300元一个,胎盘都是从(医院)产妇手里弄来的。

记者采访发现,涉事商家此前从事产后服务工作,做过月嫂。在涉事商家微信朋友圈,用图片形式晒出了制成胶囊形式的胎盘,在另一组图片中,其展示了胎盘的加工过程:将胎盘和100g西洋参放入机器中磨成粉,然后灌成胶囊。

图源: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4月8日下午,人民网致电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回应称,昨天接到举报电话后,已经联合公安、卫健委对此事展开调查,目前具体情况还未完全调查清楚。

根据《卫生部关于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问题的批复》(卫政法发〔2005〕123号)的有关规定,产妇分娩后胎盘应当归产妇所有。如发生产妇分娩后的胎盘流失、买卖和传染性疾病传播,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新闻来源:人民网江苏

争上游有话要说:

这一事件的发生不仅暴露了有关部门及医院在医疗废物管理上存在漏洞,也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伦理道德的讨论。这种黑色产业链绝不是偶然事件,这种未经处理的医疗废物里面可能存在传染性病菌、病毒、化学污染物及放射性等有害物质,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充分发挥智能化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助力监管部门强化监管,争上游科技重点研发搭建了医疗废物追溯管理系统,系统可实现医疗废物从产生到最终处置的全过程监控与记录,提高了管理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同时通过实时数据传输、异常预警、数据分析等功能,确保医疗废物处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不仅能为监管部门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还能优化转运效率和管理效率,降低环境和人员污染风险。系统的应用可以促进医疗废物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升各级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数智工具。

来源:卫生健康争上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