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0日,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上表示,连接的“加速效应”不断拓展,催生信息消费新形态。AI智能终端方面,未来AI智能体数量将超过全球人口综合;智能网联汽车在新车中占比有望超过80%;每天与智能机器人打交道人数有望超过80%。这将引发
2025年4月10日消息,昨夜今晨,科技圈都发生了哪些大事?行业大咖抛出了哪些新的观点?比特网为您带来值得关注的科技资讯:
中国移动杨杰:算力基础设施将现结构性、深层次变革
4月10日,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上表示,连接的“加速效应”不断拓展,催生信息消费新形态。AI智能终端方面,未来AI智能体数量将超过全球人口综合;智能网联汽车在新车中占比有望超过80%;每天与智能机器人打交道人数有望超过80%。这将引发算力基础设施的结构性、深层次变革,传统云计算将向云和AI深度融合的“云智算”演进。(证券时报)
腾讯称不会开通微信“已读”功能
4月9日,腾讯公司公关总监张军发文回应微信已读功能:“其实,这不是一个新话题。我记得2023年7月就有过一个类似的热搜,当时也做过相关的回复:‘已读’会增加信息接收者的心理负担和社交压力,所以从一开始微信就坚定不移地不提供这个功能,以后也不会。”(封面新闻)
阿里云百炼上线首个全生命周期MCP服务
4月9日,阿里云百炼上线业界首个全生命周期MCP服务,无需用户管理资源、开发部署、工程运维等工作,5分钟即可快速搭建一个连接MCP服务的Agent(智能体)。百炼平台首批上线了高德、无影、Fetch、Notion等50多款阿里巴巴集团和三方MCP服务,覆盖生活信息、浏览器、信息处理、内容生成等领域,满足不同场景的Agent应用开发需求。(36氪)
阿里云百炼上线全生命周期MCP服务是一项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举措。它不仅降低了智能体开发的门槛,提高了开发效率,还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服务生态和跨平台整合能力。
OpenAI对马斯克提起反诉
OpenAI 与亿万富翁、其前联合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之间的戏剧性诉讼似乎并没有缓和迹象。这场法律大战的焦点围绕着 OpenAI 的公司结构转型以及其使命的履行。OpenAI 在 X 平台上发文称,“埃隆对我们的持续行动只是恶意策略,目的是拖慢 OpenAI 的发展,并为了他个人的利益夺取对领先人工智能创新的控制权。今天,我们提起反诉以阻止他。”(新浪科技)
谷歌重申今年750亿美元资本支出计划,加倍押注生成式AI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周三重申,今年将斥资约75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容量,加倍押注生成式人工智能。Alphabet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在谷歌云计算部门的年会上表示,这笔投资将用于改善其核心产品(包括搜索)所需的芯片和服务器,同时支持Gemini模型等人工智能服务的开发。(新浪财经)
Alphabet选择在生成式AI领域“加倍押注”,反映了其对技术周期的深刻理解。生成式AI,如Gemini模型作为下一代技术基础设施,正重塑搜索、广告、云计算等核心业务逻辑。
HeyBoss AI发布新版:一句话生成完整网站、应用和游戏
HeyBoss AI构建了一个由7个AI Agent组成的全自动开发系统,产品功能定义、界面设计、内容生成、前后端开发、数据库配置、SEO优化、第三方集成、部署上线及后续维护,全部由AI自动协作完成,无需人类参与,无需代码,也不依赖额外提示词。据介绍,AI团队能够独立完成从想法到上线的全过程,用户只需提出一句话的概念,将人力开发流程首次压缩至分钟级完成。(36氪)
三星与谷歌将合作推出球形机器人
据报道,三星与谷歌将合作推出球形机器人。(第一财经)
欧盟押注“超级工厂”,以期在AI竞赛中赶上中美
欧盟表示将把重点放在建设人工智能数据和计算基础设施上,并使企业更容易遵守监管规定,以便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赶上美国和中国。欧盟委员会表示,希望开发一个所谓的人工智能超级工厂网络,以帮助企业训练最复杂的模型。这些工厂将配备大约10万个最新的人工智能芯片,大约是目前正在建立的人工智能工厂安装数量的四倍。(财联社)
来源:比特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