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美国副总统万斯在福克斯新闻上的一番“妙语”炸开了锅——他用“中国乡巴佬”形容14亿中国人,声称美国“向乡巴佬借钱买乡巴佬造的东西”。这番充满复古气息的傲慢发言,像极了从19世纪穿越而来的“文明优越论”活化石,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闹出了一场荒诞的
2025年4月,美国副总统万斯在福克斯新闻上的一番“妙语”炸开了锅——他用“中国乡巴佬”形容14亿中国人,声称美国“向乡巴佬借钱买乡巴佬造的东西”。这番充满复古气息的傲慢发言,像极了从19世纪穿越而来的“文明优越论”活化石,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闹出了一场荒诞的美式脱口秀。
一、“乡巴佬”的跨洋误会:当美式双标撞上现实快车
万斯或许不知道,“乡巴佬”(peasant)在牛津词典里自带阶级歧视滤镜,与中性词“农民”(farmer)有着云泥之别。这个诞生于欧洲中世纪的词汇,曾用来贬低未受教育的底层劳动者,自带“落后”“粗鄙”的文化标签。但魔幻的是,这位靠《乡下人的悲歌》成名、自称美国“铁锈带乡巴佬”的政客,转身就把同样的标签甩给中国,仿佛忘记了书中痛陈的美国底层困境——单亲家庭、毒品泛滥、社区衰败,这些曾被他视为“美国伤疤”的景象,如今却成了他攻击中国的武器。
更吊诡的是,万斯口中的“中国乡巴佬”,正坐着全球最长的高铁网络(4.5万公里,是美国的8倍)穿梭于现代化都市,驾驶着占全球产量60%的新能源汽车在5G覆盖的街道上奔驰,生活在犯罪率仅为美国1/6的安全国度里。当美国民众还在为天价医疗账单发愁时,中国“乡巴佬”享受着性价比更高的医保体系;当美国超市货架上的食品价格飙涨时,中国“乡巴佬”正用手机扫码支付着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低的食品通胀率。这种现实与偏见的剧烈对冲,让万斯的言论成了国际舆论场的“行为艺术”。
二、从“悲歌作者”到“傲慢政客”:万斯的身份撕裂症
翻开万斯的自传,字里行间都是对美国精英阶层忽视底层的控诉:阿巴拉契亚山区的破败、工人家庭的挣扎、毒品成瘾的母亲……这些真实的苦难让他成为“美国梦”的逆袭标本。然而,当他跻身政治精英之列,却转身对中国甩出“乡巴佬”标签,上演了一出“屠龙者变恶龙”的荒诞戏码。有美国网友犀利吐槽:“那个在书中痛斥‘精英傲慢’的乡巴佬,如今成了最傲慢的精英。”
这种身份撕裂的背后,是赤裸裸的政治投机。作为特朗普政府的核心成员,万斯需要用极端反华言论讨好极右翼选民,将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债务高企等内政难题甩锅给中国。他刻意忽视美国对中国稀土80%的进口依赖,无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反而用“借钱买制造”的话术制造对立。但讽刺的是,美国联邦债务早已突破40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持有3.2万亿,真正“依赖借钱过日子”的戏码,或许该在美国国会山上演。
三、全球群嘲与中式幽默:当偏见撞上“硬核凡尔赛”
万斯的言论不仅激怒了中国网友,也让美国沦为国际笑柄。BuzzFeed毫不留情地讽刺:“万斯唯一的政绩,就是让全世界的美国人集体尴尬。”美国网友翻出他的自传截图调侃:“建议副总统重读自己的书,看看谁才是真正的‘乡巴佬’。”更有美国网民制作对比图:一边是美国锈带城市的衰败景象,一边是中国农村的5G基站和电商直播,配文“这就是你说的‘乡巴佬’?”
中国网友的回应则充满“硬核凡尔赛”气质:有人在高铁上拍视频自嘲“乡巴佬的日常通勤”,有人晒出家门口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笑称“乡巴佬的代步工具”,更有人翻出故宫、三星堆等文化遗产的照片反问:“请问哪种乡巴佬能传承5000年文明?”这种以事实为武器的幽默反击,比任何谴责都更有力量——当你用19世纪的词汇描述21世纪的中国,尴尬的只会是自己。
四、傲慢的代价:当“新冷战”思维撞上中国崛起
万斯的言论并非个案,而是美国政客集体“认知失调”的缩影。他们拒绝承认中国在科技、基建、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全面突破,沉迷于“西方中心论”的旧梦,选择性忽视中国高铁技术出口20多个国家、新能源汽车远销欧洲、5G基站覆盖全球190个国家的事实。这种“睁眼瞎”式的傲慢,本质上是对美国霸权衰退的恐惧——当“美国例外论”撞上“中国奇迹”,除了用污名化寻找心理安慰,他们似乎拿不出更体面的对策。
但历史终将证明,靠贬低他国换取优越感的时代早已落幕。中国的发展不是靠标签定义,而是靠40万公里公路、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年产量、8.5亿网民的数字生活堆出来的硬实力。当万斯们还在玩“词汇羞辱”的小把戏时,中国正用“一带一路”基建、全球减贫方案、碳中和承诺等实实在在的行动,重新定义大国担当。
谁才是真正的“乡巴佬”?
万斯的“乡巴佬论”,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美国政客的三大病症:一是“历史健忘症”,忘记自己曾是被欧洲嘲笑的“新大陆乡巴佬”;二是“发展近视症”,看不见中国现代化的狂飙突进;三是“政治幼稚症”,以为靠脏话就能遏制他国崛起。正如中国网友的调侃:“我们确实是‘乡巴佬’——乡土中国的奋斗者,把家园建成了让某些人睡不着觉的模样。”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真正的“乡巴佬”从来不是地域标签,而是固守偏见的井底之蛙。当美国副总统还在用1950年代的词汇攻击中国时,中国早已开着高铁、踩着5G、坐着新能源汽车,驶向了更广阔的未来。至于那些沉迷于语言暴力的政客,或许该听听《乡下人的悲歌》里的忠告:“傲慢才是最可怕的贫穷。”
来源:硕果廉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