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种了二十年大蒜,去年我却差点把本钱都赔进去,就是因为没守住一条关键规矩——秋播大蒜的“红线”。今天我想认真跟大家分享这个教训,如果你也希望明年有个好收成,这些错误一定别重蹈覆辙。
种了二十年大蒜,去年我却差点把本钱都赔进去,就是因为没守住一条关键规矩——秋播大蒜的“红线”。今天我想认真跟大家分享这个教训,如果你也希望明年有个好收成,这些错误一定别重蹈覆辙。
去年白露刚过,我看到别人开始下地播种,自己就着急了。虽然知道地温还有点高,但心里想着:“早点种下去,苗出得早,说不定能赶上早市卖个好价钱?”结果,我比往年提前了差不多十天就把所有蒜种都种下去了。
苗出得确实很快,地里很快绿油油一片。可是寒流一来,蒜苗因为长得太高太弱,一下子就冻坏了不少。等到春天,有的蒜烂根,有的只长了“独头蒜”,还有很多根本没有抽出蒜薹。最后算下来,一亩地少了四百多斤收成,蒜头品质不好,被收购商压价三分之一。加上多用的肥料和地膜成本,整整亏了几万元。
后来,我专门去请教了农技人员,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秋播大蒜的关键就在于播种温度。
1. 地温要降到20℃以下——我提前播种的时候,土壤温度还超过25℃。温度太高,大蒜发芽虽快,但苗子不耐寒,后期容易出问题。
2. 昼夜温差要足够大——温差如果太小,苗只长高不长根,第二年蒜头膨大时营养会跟不上。
3. 虫害会加重:早播的蒜苗成了地蛆的食物,我地里将近三成的蒜种被咬伤,这些都长不成好蒜头。
✅ 每天测量地温:连续三天低于19℃才播种
✅ 观察自然现象:等到槐树叶落掉八成以上再开始种
✅ 增加“蹲苗”步骤:出苗后控制浇水,让根系长得更深
现在地里的蒜苗棵棵粗壮,叶子比去年宽了不少。邻居都说,明年我这蒜收成肯定好。
1. 不要剥蒜皮:有些人为了发芽快就把蒜皮剥掉,这样反而破坏了保护层。正确做法是只去掉底部老皮,保留主体蒜皮。
2. 注意施肥方法:不要直接把化肥撒在播种沟里,那样容易烧根。应该先撒肥,盖一层土,再放蒜种。
3. 根据土壤浇水:沙土地种完后可以马上浇水,黏土地最好等一两天再浇,否则容易烂种。
种大蒜这件事,需要顺应天时地利。盲目求早不如求稳,贪快不如求准。过去的一些老经验,在现在气候多变的情况下,可能已经不适用了。
这段时间我经常去地里观察,还发现一个规律:在我们华北地区,野菊花开到七成左右的时候,就是种蒜的好时机。这个自然信号比日历更可靠!
要让它在冬天不受冻,春天营养充足,才能长出好蒜头。不要因为提前几天播种,反而影响了一整年的收成。
来源:园园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