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散记(43):宿州鲜为人知的18个方面,有空打开看一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6 16:59 1

摘要:一个人最了解的地方莫过于他的家乡,因为,在家时,他穿街过巷;漂泊时,他念念不忘。——我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一个人最了解的地方莫过于他的家乡,因为,在家时,他穿街过巷;漂泊时,他念念不忘。——我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可是了解,

你又了解多少?

今天,李济安创业特意给了自己半天的时间来思考,耐着心性儿,将宿州这座城市隐秘的丝丝点点,像剥玉米棒子一样,将它一缕缕的须、一层层的皮、一粒粒的米,直揉到底。

一下子,我写出四、五十条来,但是限于篇幅,本文暂时只能有选择地呈现出它鲜为人知的18个方面(随意排序):

1、

在宿州,以宿州打头为名的火车站,除了城区内的宿州站、城东的高铁站宿州东站、正在建设的宿州西站,其实还有一个宿州南站(位于埇桥区金海街道,但它不办理客、货运业务)。

2、

宿州市中心的大河南街、小河南街两条街道,以前我以为与河南省有关系,其实我误会了,它们实际上是以宿州建城在古汴河以南为指向而言。

3、

公元809年,唐元和四年正月,大唐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因汴河的重要性,自宋州(商丘)至泗州(盱眙)之间六百余里没有州城镇守,朝议置州以守。划唐时泗州所辖的虹县、徐州所辖的符离县和蕲县置宿州。宿州治所在虹县。建州时即为上州,仅次于京畿城市和望州。这一条的意思是,不要小觑了宿州,它当年的规模,相当于今日的二线城市。

4、

宿州先后出过两个草根皇帝,一个是刘裕,一个是朱温。刘裕,小名寄奴,宿州铚(今临涣)人,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朱温,别名朱全忠,宿州砀山人,公元907年,建立梁朝,定都汴州,史称后梁。

5、

传说葛婴是诸葛亮的先祖。葛婴,宿州符离人,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陈胜义军首席大将,曾在攻取陈、蕲二县中立下汗马功劳。西汉文帝时,文帝为追录葛婴反抗暴秦的功劳,赐封葛婴孙子为诸县(今山东诸城)侯,并世代居住。葛氏感念,遂将“葛”字与地名合并,从此改姓“诸葛”。

6、

宿州在南宋时期曾一度属于金国。这主要是由于南宋与金国之间签订的“绍兴和议”以及后续的“隆兴和议”所确立的以“淮河-大散关为界”的格局,宿州位于淮河以北,故而成为金国的辖地。我推算了一下,持续时间大约在70-90多年之间。南宋爱国诗人杨万里在《初入淮河》一诗中有言“中流以北即天涯”,即此悲愤。

7、

宿州的新汴河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条人工长河。1966年至1970年,出于“治理淮河”的需要而开挖,动员了宿县专区下辖9县23.8万治河大军。因河线基本平行于早已湮废的古汴河,故名“新汴河”

8、

宿州海拔最高的山是官山,位于萧县永堌镇与庄里乡交界处,海拔395米,也是皖北地区的最高峰。

9、

泗州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宿州的“重头戏”,也是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旧称“拉魂腔”,而拉魂腔实际上起源于一种乞讨的唱腔,这与淮北地区受到黄河泛滥有关。拉魂腔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南、北、东三路,南路为泗州戏,北路为柳琴戏,东路则为淮海戏。

10、

宿州和天津的渊源极深。据传燕王朱棣扫北,建立天津卫,带去的很多士兵都来自凤阳府。其中,宿州在凤阳府中的地位极高,因为马皇后是宿州人,对于朱棣来说,宿州人就是外祖和舅舅家的人。后来,清朝李鸿章又调淮军驻守天津,宿州籍人有相当部分,又一次续上了缘分。

11、

都知道宿州有个马皇后(马秀英),很少有人知道“露马脚”这个成语也和她有关。据传马皇后年轻时不肯裹足,天生一双大脚。尊贵以后,一次坐在轿子里出行,路上偏偏刮起了大风,掀起了轿帘,马皇后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她急忙把脚缩了回去,可人们早已看得一清二楚。

12、

宿州和大运河的关系也要捋清——中国大运河分为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宿州是隋唐大运河上的州府之地,虽然共为世界文化遗产,但和另外两条线并无多大关系。

隋唐大运河,是隋炀帝下令开挖的,隋朝因此河而灭亡,唐朝因此而兴盛;而京杭大运河是在南宋后,隋唐大运河逐渐湮灭,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利用部分隋唐大运河的旧航道,取直从北京直达杭州的航道,才叫京杭大运河,所以说京杭大运河晚于隋唐大运河,远不如隋唐大运河的历史底蕴深厚。

13、

宿州有个全国最长的村名——鞭打芦花车牛返村——简称车牛返村,现隶属萧县杜楼镇。其“鞭打芦花”即古代二十四孝的经典故事之“芦衣顺母”。

14、

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所在地“大泽乡”,原属西寺坡镇,2014年起已更名为大泽乡镇。自此,一、西寺坡镇成为了历史。二、现在的埇桥区已经全部没有乡了,除了街道,都是镇的设置。

15、

经有关部门考证,并“宿州志”记载,隋炀帝下扬州途经宿州时,曾修建行宫,现址为埇桥区北杨寨行管区邵圩村行宫铺自然村,这也是中国唯一保留“行宫铺”名字的地方。2024年,隋炀帝行宫遗址纪念碑在此落成,算是一锤定音。

16、

符离集,不仅大诗人白居易在这里生活过20多年,唐代的另一位文学宗师、“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因避祸动乱,也曾寓居过符离集,时长在一年左右。

17、

宿州除了市委机关报《拂晓报》,还有一份专业报《农村孩子报》,它发轫于灵璧县,创刊于1985年,系全国唯一专门面向农村少年儿童的报纸。好多年没看报纸了,不知它是否还在出版发行?

18、

这一条带点私心,就说说我李济安创业具体所在的老家“朱仙庄镇”吧:朱仙庄为什么叫朱仙庄?记得上初中时,我常常将朱仙庄镇与河南开封的“朱仙镇”混淆,后来在地方史志上才了解到朱仙庄这个地名与一位朱姓先生有关。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朱先生从外地迁来,他心地善良又精通医道,人称“朱半仙”。一年,当地瘟疫蔓延,他倾荡家产、尽其所能为贫苦的老百姓治病。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便将他所住的村子改称朱仙庄,流传至今。

…………

“回乡散记:宿州鲜为人知的18个方面,有空打开看一看”,本文旨在抛砖引玉,更多精彩的地方还请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评论补充,下次有机会,另文集结刊登。

「关于作者」

李济安,创业营销终生研究者,主导策划《创业一招鲜》自媒体公众号、《新奇特创业项目大全》电子刊,全网精准创业粉丝6万余众。

擅长三项营销咨询业务:1、创业史记(为中小创业者“立传”)。2、广告口号研究(一句话促进销售)。3、新产品创意(就是创造出更好的生意)。

您若有相关需求,或在平民创业、营销管理方面有精深见解,都欢迎与我激烈交锋。商海浩荡,不洞察不洞明,无交手无交情。

来源:李济安创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