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男子捡到烂木匣,内藏有193件唐朝金器,专家估值1150万!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6 16:01 2

摘要:1979年那会儿,山西平鲁县一个叫杨茂的农民和他的同伴在村外开荒地时,挖出了一个破烂木匣子,里面塞满了金器,一共193件,总重33公斤。这些东西后来被专家鉴定为唐朝时期的文物,估值高达1150万元。

1979年那会儿,山西平鲁县一个叫杨茂的农民和他的同伴在村外开荒地时,挖出了一个破烂木匣子,里面塞满了金器,一共193件,总重33公斤。这些东西后来被专家鉴定为唐朝时期的文物,估值高达1150万元。

那个年代,农村还搞集体生产,村民们每天得下地干活。平鲁县在山西北部,黄土高原上,土地贫瘠,村子小,屯军沟大队就那么几百人。杨茂是当地普通农民,四十岁上下,家里穷,靠务农过日子。他和同伴被大队长派去村外一块荒地除草开垦,那地方偏僻,平时没人去。两人干着活儿,无意中看到崖壁边有东西闪光,就挖了出来。木匣子已经烂了,里面全是金饼、金条之类的物件,表面刻着字。

这些金器不是随便的黄金,而是唐代的东西。具体来说,是唐代宗乾元元年时期的,铭文上写着“张通儒进献”,张通儒是当时的一个官员,安史之乱刚结束没多久,朝廷急需钱粮,他就从地方搜刮金银上贡。这些金器被埋在地下,可能就是为了躲避战乱或运输途中藏起来的。专家后来研究,发现这批文物对了解唐朝经济和政治有大帮助,因为上面记录了进贡细节,反映了那个时代财政状况。

杨茂挖到后,没马上上报。他和同伴商量,先藏起来,打算晚上再取。结果被其他村民发现了,消息传开。第二天,杨茂带了几件去县城想卖掉,进了信用社还是金店,柜员一看不对劲,就报了警。公安来了,把杨茂带走审问。他交代了来龙去脉,警方派人去现场挖,收缴了所有东西。

专家清点后,193件金器包括金饼、金条、金链等,总重量33公斤。估值1150万是当时的估价,现在肯定更高,因为黄金价格涨了,文物价值也水涨船高。有些文章说现在值上亿,但官方没确切数字。

从历史角度看,这批金器出土填补了唐史空白。安史之乱是唐朝转折点,叛乱后朝廷财政空虚,地方官员进贡金银是常见事儿。张通儒这个人,史书上有记录,他是河北地区的官,进贡这些金器可能是为了讨好皇帝。

杨茂上交后,生活没大变。他继续务农,晚年偶尔讲讲这事。村里人知道他,但也没把他当英雄。他有私心,想卖钱,这点不值得夸。

现在回想,这批金器出土推动了唐史研究。专家写了论文,博物馆办了展。公众知道后,对历史的兴趣更加提升了。

来源:竹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