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超首胜解码:株洲队凭什么赢?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6 16:19 3

摘要:3∶2!当衡阳市体育中心的记分牌定格时,湖南省足球联赛(简称“湘超”)株洲队球员相拥在客场草皮上——这场城市较量,不是偶然的幸运,而是四股力量拧成的血性洪流。作为亲历者,我看见的不只是比分,更是一座城的精神在绿茵场上闪光。

3∶2!当衡阳市体育中心的记分牌定格时,湖南省足球联赛(简称“湘超”)株洲队球员相拥在客场草皮上——这场城市较量,不是偶然的幸运,而是四股力量拧成的血性洪流。作为亲历者,我看见的不只是比分,更是一座城的精神在绿茵场上闪光。

赛后,株洲队和球迷欢庆胜利。邱鹏 摄

声浪筑墙:300名球迷把客场变“主场”

9月13日的衡阳市体育中心,7岁的凿石小学学生小黑米成了闪亮的“小战旗”:脸颊“我爱株洲”的油彩被汗水晕开,扯着嗓子喊“株洲加油”,声音哑了仍不肯停。他身边,300余名株洲球迷组成的红色方阵如潮水般漫过看台,红旗招展,锣鼓喧天。

从赛前两小时到终场声响,4个小时的“株洲,胜利!”从未断档。特别是在比赛结束前焦灼紧张的时刻,球迷长达7分钟不间断的“战斗”,硬是把对手的主场声浪压得只剩零星回响。赛后,有衡阳球迷感叹:“你们这气势,比赢球还狠!”

更动人的是终场后的弯腰时刻:球迷们捡走垃圾,喧闹的看台转眼恢复整洁。本报记者以此为素材拍摄的短视频《点赞株洲球迷带走垃圾 有礼有面》刷爆网络,200多万的播放量里,一条评论戳中人心:“弯腰捡起的不是垃圾,而是文明球迷的尊严、气质和素养。”

昨日,市足协发布《致全市球迷的感谢信》,感谢每一位参与客场远征或者在网络上关注株洲队的球迷朋友,点赞他们是最强“12人”,也是球队最厚实坚强的后盾。

铁血冲锋:炎帝子孙踢出血性

本次比赛,队长兰文瑾梅开二度,一粒似吊装重物般有力的头球,一粒如高铁轨道般精准的运动战进球。这位“造高铁踢足球两不误”的中车人,上班在车间拼技术,下班在球场拼体能,用实际行动诠释什么叫“硬核热爱”。进球后他指向胸口“株洲”二字,看台上的球迷瞬间红了眼。

场上的拼劲,藏在一个个拼搏的身影里。李超豪中场休息时脱下球衣,拧出的汗水能接小半瓶。场上,一个个的球员拼抢时抽筋倒地,队医刚拎着药箱跑来,他们又继续站起来。衡阳球员赛后调侃“株洲队是抽筋队”,可我们懂:那些蜷在草皮上掰腿的瞬间,是拼到体能极限的勋章,是“火车头精神”刻在骨头里的模样。

白天造高铁要“零误差”,晚上踢足球要“零保留”,这就是株洲人的规矩!

谋略取胜:教练组下活“制胜棋”

“衡阳,要学会接受失败。”赛前,我采访了株洲队球员罗云,这则短视频在对手球迷圈炸了锅——有人翻出热身赛“1∶5”的旧账嘲讽,其实,教练组深谙《孙子兵法》,一招“瞒天过海”,用热身赛故意暴露短板,一则查漏补缺,二则让对手放松警惕。

热身赛是练兵,正赛才是战场。开赛哨响后,教练组采用“先发制人”“出奇制胜”之计,株洲队如出鞘刀般猛冲,进球速度比高铁还快,一个接着一个进球,这可忙坏了现场的记者,直呼“发稿的速度还没赶上进球的速度”,有外地媒体同行表示“株洲球队进球快,媒体发稿速度也快”。

领先后,教练组又换“稳字诀”,稳扎稳打“以逸待劳”控制比赛节奏。球员收缩防线,用拼抢和犯规切割对手进攻和反扑,球队像高铁调度般把控节奏。每一次换人、调整,都踩在对手软肋上。

全民托举:一座城的“后盾”

这场胜利的背后,同样是株洲人的“全民助攻”。从赛前群里预热,到赛时刷直播、盯战报,再到赛后全网祝贺,整座城市的关注与支持,成了球队最硬的“后盾”。

同时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作为踢球孩子的家长,最懂那份不易:孩子一周四练、六练甚至八练,每次训练两个小时,来回接送,寒来暑往,从不缺席。无论是金钱、时间还是身体,家长们都受到极大考验。同样,基层教练和青训机构更在默默耕耘:傍晚陪练到天黑,球鞋磨破几双,嗓子喊哑无数次——没有这份青训的“源头活水”,哪来赛场上的血性球员?

气势如潮、血性如钢、谋略如棋、全民同心——株洲队赢的不只是比分,更是一座城的骄傲。

编辑:李毅哲

二审:胡文洁

三审:高晓燕

来源:湖南网信办代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