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没有宝晓峰的‘失误’,俺们嵩县还得熬几年温饱!”这是河南嵩县负责人接受采访时的大实话。2020年2月央视主持人宝晓峰在《新闻直播间》播疫情援助新闻,新闻稿里“嵩县”被错打成“蒿县”,她照读引发网友热议。
“没有宝晓峰的‘失误’,俺们嵩县还得熬几年温饱!”这是河南嵩县负责人接受采访时的大实话。2020年2月央视主持人宝晓峰在《新闻直播间》播疫情援助新闻,新闻稿里“嵩县”被错打成“蒿县”,她照读引发网友热议。
2020年2月疫情最紧时,河南嵩县菜农凑了10万斤大葱,连夜装了5辆卡车往武汉送,央视要播这条暖心新闻,可编辑写稿时手滑把“嵩县”打成“蒿县”,宝晓峰拿到稿没多想,照着读了出来。
全国观众盯着屏幕,立刻有人发现不对:“嵩县的‘嵩’是山字头,怎么读成草字头的‘蒿’?” 网友炸开了锅,有人说“央视主持连生僻字都不认识”,有人替嵩县抱不平:“捐了这么多菜,名字还被读错” 嵩县百姓更急,纷纷在网上留言“俺们是嵩县,不是蒿县”。
就在舆论要爆的时候,央视放出新闻稿原件,上面明明白白写着“蒿县”大家才知道,宝晓峰是照稿读的错不在她,可她没辩解,第二天就发微博道歉:“是我没做好核对,给嵩县百姓添麻烦了”,网友瞬间心软,留言“你没错,是编辑的锅”。
嵩县走红后当地政府立刻“趁热打铁”,2020年下半年就推出“嵩县山水游”套餐,把白云山的云海、天池山的瀑布、木札岭的红叶打包成“三日游”,还和抖音合作,请网红来直播,2021年嵩县旅游收入比2019年涨了3倍,还有企业来投资建农产品加工厂,嵩县的大葱、核桃、香菇成了“网红农产品”,卖遍全国。
2022年嵩县正式退出贫困县行列,宝晓峰因为这次事件里的担当,台里更看重她。2020年9月她就搭档刚强上了《新闻联播》,后来还主持了冬奥会开幕式,网友说“她的温柔,配得上《新闻联播》”。
其实“失误走红”的事儿不止宝晓峰一起,2019年有个美食主播卖螺蛳粉,把“螺蛳粉”说成“螺狮粉” 网友觉得“螺狮粉”听起来好玩,反而买了10万单,螺蛳粉品牌趁机宣传销量涨了2倍。2021年一个导游在讲解岳阳楼时,把“岳阳楼”说成“岳阳搂” 网友好奇“岳阳搂是什么?”,结果查出来岳阳楼的历史,反而让岳阳楼的游客涨了30%。
宝晓峰的事和这些一样,都是“无心之失”变成“意外之喜”。但关键是“后续应对”,嵩县抓住了“曝光”机会,主播抓住了“搞笑”机会,导游抓住了“科普”机会。要是没有后续行动,“失误”还是“失误”,成不了“喜事”。
宝晓峰的事最让我佩服的是“担当”,明明是别人的错,她却主动道歉 。换做有些人,可能会甩锅“是编辑的错”,可她没这么做,这种“把责任扛在自己肩上”的态度,比任何辩解都管用。还有嵩县的政府,没因为“读错字”生气,反而抓住机会发展旅游。这告诉我们:遇到坏事别光抱怨,要想想“能不能把坏事变好事”。就像宝晓峰说的:“错了就认,认了就改,说不定后面有惊喜”。
来源:天天看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