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极强(R0=12-18),感染后会引起全身性症状及特征性皮疹。常并发呼吸道疾病如中耳炎、喉-气管炎、肺炎等,麻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一、什么是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极强(R0=12-18),感染后会引起全身性症状及特征性皮疹。常并发呼吸道疾病如中耳炎、喉-气管炎、肺炎等,麻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急性期的患者是最主要的传染源,从皮疹出现前5天至皮疹发生后5天都有传染性,前驱期最强,免疫力低下患者传染期可延长。
二、传播途径有哪些?
麻疹病毒存在于麻疹病人的眼泪及呼吸道的分泌物中,可以借助喷嚏、咳嗽和说话产生的飞沫等进行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而传播。
三、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 6 - 21 天,平均为 10 天左右。感染后,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等症状,及皮肤会出现红色斑丘疹,从耳后、发际开始,逐渐蔓延至面部、颈部、躯干、四肢及手心、足底。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早期在口腔颊黏膜处出现针尖大小的白色斑点 (Koplik斑)。
四、如何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麻疹,以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为主。
五、预防措施有哪些?
(一)疫苗接种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儿童应在 8 月龄接种1剂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18 月龄再接种1剂MMR。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二)日常生活防护
通风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每次不少于30分钟。对患者停留过的房间、物品进行消毒,可使用紫外线照射、含氯消毒剂擦拭等方法。
个人防护:在麻疹流行期间,避免探视患者,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应佩戴口罩,减少飞沫传播的风险。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加强锻炼,均衡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如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流行病学史。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