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刚刚过去的三月份,武汉樱花、汉马、刀郎演唱会等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旅游爱好者,为武汉的餐饮、酒店住宿、景点带来了大量的流量和收入,但是武汉的旅游潜力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就比如汉口江滩,因其实在太长,外地人来武汉也只能在武汉关附近的江滩逛逛,还有好多景点想去都
在刚刚过去的三月份,武汉樱花、汉马、刀郎演唱会等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旅游爱好者,为武汉的餐饮、酒店住宿、景点带来了大量的流量和收入,但是武汉的旅游潜力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就比如汉口江滩,因其实在太长,外地人来武汉也只能在武汉关附近的江滩逛逛,还有好多景点想去都去不了。如果能在武汉两江四岸的江滩建设一条空轨,连接汉口江滩、汉阳江滩,那人流量将不可想象。
一、为何要谋划江滩空轨?
1、破解交通与景观的“双重困局”
武汉“两江四岸”作为城市核心景观带,长期面临交通拥堵与旅游资源分散的矛盾。地面道路难以承载日益增长的游客量,而传统地铁受限于地下空间开发难度和高昂成本,无法完全覆盖沿江区域。空轨凭借其“空中走廊”的特性,既能高效串联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的滨江景点,又能避免对地面生态和建筑的破坏。
2、打造武汉城市新名片
对标芝加哥、上海等国际滨水名城,武汉两江四岸的景观资源尚未完全释放,江滩景观也没有充分展现出来,空轨可提供270度全景视野,江黄鹤楼、江汉关、长江灯光秀等标志性景观串联成线,打造“空中观景长廊”填补武汉高端观光交通空白,助力武汉跻身世界级滨江旅游目的地。
目前国内几个特大城市都有现代建筑群记忆点,上海有东方明珠、陆家嘴三件套,重庆有洪崖洞、大帆船,香港有维多利亚港........
武汉除了黄鹤楼(周边老破小亦不上镜),外地人谁还记得有啥特征,建设空轨本身是一张极好的城市名片,还能串联沿江的几个景点,将武汉文旅的知名度大大提升。
3、呼应国家战略和市民期待
《武汉两江四岸规划》明确提出打造“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而空轨的低碳属性(电力驱动、零排放)与生态友好设计(立柱仅占地1平方米)完美契合这一目标。同时、市民对空轨的呼声高涨,城市留言板上“两江四岸空轨”建议频现,民生需求迫切。
二、可行性分析
1、成本与效率优势碾压传统交通
·造价:空轨每公里成本约1.5亿-2亿元,仅地铁的1/3
·审批:空轨的审批难度远比地铁要低
·运力:每小时单向运量达1万人次,可满足旅游高峰需求,且通过灵活编组可动态调整。
2、技术成熟度与安全性保障
武汉光谷空轨已成功运营,其全自动无人驾驶,多重逃生系统和全包裹转向架设计,验证了国产空轨技术的可靠性,
3、规划兼容性极强
沿江堤防侧布设轨道,既不影响防洪,又能利用现有绿化带立柱,避免拆迁。与地铁、轮渡码头、公交站点无缝衔接,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
三、江滩空轨的“三重效益”
1、民生红利:出行于休闲升级
·通勤效率:武昌滨江至汉正街15分钟直达,缓解过江隧道拥堵。
·生活品质:市民可乘空轨通勤时欣赏江景,周末“空中漫步”打卡两岸樱花长廊、灯光秀,重塑滨江生活方式。
2、文旅经济爆发
预计年吸引游客超500万人次,拉动餐饮、文创消费,助推“夜经济”发展。参考光谷空轨“樱花专列”的成功案例,两江空轨可推出“长江光影专列”“非遗文化车厢”等主题产品。
3、城市名片:国际影响力跃升
空轨将成为武汉继黄鹤楼、长江大桥后的第三章“世界级IP”,外交部发言人毛宁43天内3次点赞武汉空轨,央视也曾多次报道光谷空轨,去年春晚也曾亮相,武汉空轨其国际传播潜力已获得验证,结合“百里长江生态廊道”规划,空轨可助力武汉申报“全球可持续交通典范城市”
武汉文旅行动倡议:立即启动空轨沿江示范段建设,纳入“十四五”交通规划,联合高校研发定制化观光车厢,举办全球设计竞赛征集站点地标方案,争取让“空中金腰带”早日成为现实。
如果能修建,建议先修长江二桥至长江大桥段(后期可以利用长江二桥过江修武昌江滩空轨),过汉江段可以和武汉规划的满行人行过汉江通道合并修建,在此处可打造一个核心景观。
来源:彧爸不能正在输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