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风伴着飞絮,吹动了孩子们的红领巾,也翻动着田间正在苏醒的汉字。一个孩子指着正在播撒种子农田惊呼:“老师快看!地里长字啦!”。在“长满”汉字的田园里,孩子们开始了快乐的研学之旅。
乙巳暮春,惠风和畅。石家庄市鹿泉区上庄镇南庄小学的孩子们到汉字田园参加公益研学,上了一堂别开生面清明课。
微风伴着飞絮,吹动了孩子们的红领巾,也翻动着田间正在苏醒的汉字。一个孩子指着正在播撒种子农田惊呼:“老师快看!地里长字啦!”。在“长满”汉字的田园里,孩子们开始了快乐的研学之旅。
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的塑像前,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汉字田园创建者王殿明爷爷委托公司董事长王洋带领孩子们祭奠献花,缅怀先辈的丰功伟绩,体会清明祭扫的深刻含义,感悟中华民族“慎重追远、民德归厚”的祭祀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甲骨文的碑刻前,孩子们的小手随着导学老师的讲解,描摹出一个个古汉字,笔锋游走之间,让沉睡千年的甲骨文鲜活起来。“你们看,‘木’字中间的一竖,像不像刚抽条的小树?”孩子们揣摩着汉字的演变,仿佛看见远古先民在龟甲兽骨上刻下第一个春天。
王洋董事长用鲜嫩翠绿的柳枝做成花环,给孩子们讲述了清明插柳的典故。导学老师问孩子们,“你们知道清明的美食吗?”孩子们颇感兴趣,异口同声答道:“青团!”她讲述了青团的来历和制作方法,然后话锋一转说:“现在是做不出啦,可王爷爷送给你们每人一个甜橙,弥补遗憾吧。”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来到海棠半岛,自己动手在风筝上写汉字,让美丽的汉字风筝阵在空中飘扬。五颜六色的风筝舞动着汉字,在天、地、人中间沐浴着春光,时而舒展,时而顿挫,时而上下翻滚。孩子们嬉笑着、奔跑着、追逐着。“我的‘明’字飞得最高!”“我的‘和’字飞得最快!”
汉字田园在这个春天里悄悄生长,终将会绽放成漫山遍野的文化繁花。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生命教育之树——让五千年的文明记忆,在孩子们心里长出年轮。 (和之子)
来源:冀域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