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1岁的保守派活动家查理·柯克在进行"反驳我"辩论时被22岁的Tyler Robinson当场射杀。随着社会的讨论,已经从一起校园枪击案,转向了美国政治极化走向极端的标志性事件。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暴力民粹主义时代。暴力、抗议等行为的频率达到历史高峰。”
9月10日,一声枪响彻底撕裂了美国社会最后一层遮羞布。
31岁的保守派活动家查理·柯克在进行"反驳我"辩论时被22岁的Tyler Robinson当场射杀。随着社会的讨论,已经从一起校园枪击案,转向了美国政治极化走向极端的标志性事件。
小编在看到查理·柯克去世的新闻时也是非常迷茫,直到了解了故事的全过程这才恍然大悟。
查理·柯克是朗普的政治盟,与其说柯克是 "美国传统保守主义的捍卫者",倒不如说他是把 "保守主义" 做成了生意。
2012 年他刚创 TPUSA 时,还是个住出租屋、靠父母补贴的社区学院辍学生,对外喊着 "要让年轻人爱上美国价值观",但到 2020 年,ProPublica 的调查把他的底裤扒得一干二净
当年 TPUSA 筹款 1700 万美元,柯克的年薪从 2.7 万涨到 29.8 万,还在佛罗里达坦帕湾买了套 85 万美元的海景房,房子装修时用的大理石,还是从意大利进口的。
柯克嘴上喊着 "反贪腐",却把 TPUSA 变成了 MAGA 派系的 "提款机"。
2024 年美国大选前,TPUSA 收到的捐款里,有 300 万流向了和柯克有私交的游说公司,这些公司转头就帮特朗普团队推动 "限制移民法案",而他子天天骂 "政府暴政"。
0甚.至曾在2023 年接受国会听证时,主动提议让 FBI"盯紧校园里的左翼教授",当年他搞的 "教授观察清单"直接列了 1200 多个名字。
其中有个加州大学的文学教授,就因为在课上提了句 "美国存在种族歧视",收到了上百封死亡威胁,女儿的学校地址都被扒了出来。
而这还只是柯克的 "矛盾" 的一点,他一边在推特上骂 "犹太社区煽动白人仇恨",说 "犹太人控制媒体",一边又在 2023 年飞到以色列,和内塔尼亚胡搂着拍照,说 "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的唯一盟友"。
嘴里喊着 "要有限政府",却支持特朗普搞 "国家收购芯片公司",理由更是 "要对抗中国"。
如果说柯克的死是 "自食其果",那布什内尔的自焚,更像一场清醒的 "殉道"。
布什内尔在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中长大,母亲是基督教书籍和音乐出版商Paraclete Press的采购员和合同管理员,父亲原来从事木匠工作,后来成立建筑公司,该公司在马萨诸塞州奥尔良市开展业务。
布什内尔自己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资料,他的个人描述为“有抱负的软件工程师”,并“热衷于用代码解决复杂问题”。
布什内尔还特别强调了自己在软件开发和Linux系统管理方面的教育和工作经验,并表示他正在寻求从美国空军到软件工程师的转型。
2024 年 2 月 25 日那天,他在 Twitch 上开了直播,穿着空军制服,手里拿着一瓶汽油,站在以色列驻美大使馆前。
他对着镜头说:"我将不再是这场种族灭绝的同谋”,“解放巴勒斯坦”。 然后他倒上汽油,划了火柴,火起来的时候,他喊的最后一句话是 "自由属于巴勒斯坦人民"。
柯克遇刺后美国街头分成了两派,右翼支持者举着 "为柯克复仇" 的牌子,在枪店外排队买枪,左翼抗议者举着 "禁枪" 的标语,在国会山静坐 ,而这种分裂早就渗透到美国的方方面面。
据2024 年美联储的报告显示,美国最富的 1% 人群,掌握着全国 32% 的财富,而最穷的 50% 人群只掌握 2%。
铁锈地带的俄亥俄州失业率更是高达 8.7%,很多工人连房租都交不起,可柯克们关心的,还是 "怎么对抗中国",怎么给富人减税。
政治上两党早就不是 "政见不同",而是 "你死我活"。
2025 年 1 月,民主党提出 "控枪法案",要求背景调查全覆盖,共和党直接在参议院否决,理由是 "侵犯第二修正案".
而民主党反过来也否决了共和党提出的 "增加国防预算" 的提案,理由是 "钱该用在民生上"两党吵来吵去,最后什么都没做成,只有每年 5 万的枪击死者,在默默增加。
而在宗教文化上,福音派的 "宗教狂热" 越来越离谱。2025 年 3 月,阿拉巴马州通过法律,允许公立学校在课堂上祈祷,还要求教师必须教 "美国是基督教国家"。
而柯克生前推动的 "将《圣经》纳入教材",在多个红州已经落地,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明明写着 "政教分离"如今却成了摆设。
柯克的葬礼上,他的支持者还在喊 "持枪自由不死";而布什内尔的追悼会上,有人放了一束从加沙寄来的橄榄枝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暗示着美国的两种选择,但美国英国跳出圈子,找回美国价值观里真正的 "平等" 和 "良知"。
犹他山谷大学的学生在柯克遇刺后,搞了个 "以书换枪" 的活动:只要有人把突击步枪交上来,就能换一套《美国宪法》和 500 美元购书券。
活动搞了一个月,换了 123 支枪,其中有 3 支是 AR-15也 就是打死柯克的那种枪。学生代表说:"柯克说自由要付出代价,但我们不想用生命当代价。"
最关键的就是"政教分离" 底线。2025 年 5 月,最高法院受理了 "华盛顿州公立学校祈祷案",很多法律专家预测,法院可能会推翻之前的 "允许祈祷" 的判决 。
如果真能这样,至少能挡住福音派的 "宗教扩张",不让美国变成 "神权国家"。
来源:靳律法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