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内蒙古电力移动应急指挥中心在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卫星通信系统 采用北斗定位技术,实现了多项关键功能,显著提升了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该系统支持高通量卫星 业务,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稳定、高速的数据传输服务,满足电力应急指挥的实
申报单位: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航检分公司
联合申报单位:
主要完成人:赵智通、崔敏、丁磊
一、案例简介
内蒙古电力移动应急指挥中心在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卫星通信系统 采用北斗定位技术,实现了多项关键功能,显著提升了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该系统支持高通量卫星 业务,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稳定、高速的数据传输服务,满足电力应急指挥的实时通信需求。技术 方面:1)北斗定位: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精准定位,为应急指挥提供可靠的位置信息。2)应急 指挥:系统支持音视频通信,确保指挥人员与现场人员之间能够实时沟通,准确下达指令。3)自组网技 术:在通信基础设施受损的情况下,系统能够自动建立临时通信网络,保障通信的连续性。4)无人机技 术:结合无人机技术,实现现场情况的快速侦察和数据传输,为应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该系统集成了多 项先进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和水平。特别是在自组网和无人机技术的应用上,体现了内蒙古电力在 应急通信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系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也得到了充分验证,为内蒙古电力的应急指 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技术方案
为满足会商研判、快速的应急处置、移动会商、指挥决策、通信保障、多级协同等功能,结合国内外 先进的通信传输、信息化应用、音视频控制及先进的应急处置管理理念进行设计。应急指挥系统总体功能 齐全,具备指挥调度、现场办公、信息接收与处理、通信保障、视频会议、视频采集、决策支持等功能。 为了保障应急指挥车适应各种应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及通信回传应用,采用多种通信回传方式,依托内蒙 古电力集团现有机动应急卫星及5G回传通道相结合的方式,使得机动应急指挥车适应极端和应急通信保 障需要。为了更好的解决应急事件处理时多媒体系统接入的需要,在语音调度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数据、 视频等更加丰富的指挥调度功能,真正实现了以指挥车通信平台为工作单元的完善指挥通信系统。本系统 由底盘子系统、车辆改装子系统、车辆总体布置及供配电子系统、卫星通信子系统、现场应急指挥子系统、 音视频子系统、网络办公子系统、无人机子系统、应急后勤保障子系统等组成。内蒙古电力移动应急指挥 中心(应急指挥车)卫星通信系统是一个集成多种先进技术的解决方案。核心采用北斗定位技术,确保精 确定位与导航。围绕高通量卫星技术,实现大容量数据传输。
1)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天线、信号收发放大设备、卫星调制解调器、视频会议终端组成。该系统采 用北斗定位,组网采用卫星调制解调器通信技术进行组网,采用华为视频会议终端进行视频通讯,能够与 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的卫星主站及视频会议系统完美适配。自组网系统中MimoMesh无线宽带自组网,采 用北斗定位,全IP化设计、安装使用灵活、操作维护方便,提供稳定可靠、及时高效的高清视频、多路数 据、清晰语音及可视化的指挥调度。配置天通终端支持北斗系统,支持天通卫星移动通信话音、短信业务。 无人机最大起飞海拔高度可达到6000m。
2)融合应用技术:北斗定位与高通量卫星业务融合,实现实时数据监测与传输。结合自组网技术形 成灵活多变的通信网络,确保通信的连续性。无人机技术用于现场侦察与数据传输,实现空地一体化指挥。
3)规模部署方案:配备2辆移动应急指挥中心车辆(大小),实现快速响应。无人机系统根据实际需 求进行配置,提高空中侦察能力。
4)运维管理设计:采用集中监控、分散管理的模式,确保系统稳定运行。设立专业的运维团队,负 责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定期进行系统测试与演练,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卫星通信系统利用高通量卫星业务,确保在灾害现场或偏远地区实现实时、高速的数据传输,支持救 援指挥的实时通信需求。卫星通信系统支持音视频通信,确保指挥人员与现场人员之间能够实时沟通,准 确下达指令。自组网技术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复杂环境,确保通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综上所述,内蒙古电 力移动应急指挥中心卫星通信系统在应急救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时通信、精准定位、应急 指挥、自组网等技术手段,为应急指挥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创新亮点
该系统在北斗定位、高通量卫星、自组网和无人机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和应用创新, 为电力行业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1)北斗定位技术的创新应用:北斗定位技术以其高精度、广覆盖的特点,在电力行业应急响应中发 挥了重要作用。该系统通过北斗定位技术,实现了对电力设备和人员的精准定位,为应急指挥提供了可靠 的位置信息。同时,系统还利用北斗短报文功能,实现了在没有网络覆盖的情况下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
2)高通量卫星技术的突破:该系统采用高通量卫星技术,实现了大容量、高速率的数据传输。与传 统的卫星通信技术相比,高通量卫星技术具有更高的传输效率和更低的延迟,能够满足电力应急响应中对 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3)自组网技术的创新:在地面通信设施受损的情况下,该系统能够自动建立临时通信网络,保障通 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自组网技术具有灵活性强、适应性好等特点,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需求进行快速 部署和调整。
4)无人机技术的融合应用:该系统将无人机技术与卫星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空地一体化的通信 和侦察能力。无人机能够快速到达现场,为指挥人员提供实时、准确的现场信息。同时,无人机还能够作 为中继节点,扩展通信覆盖范围,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来源:筑梦北斗领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