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I智能体正重塑全球科技格局,这些智能助手不仅能回答问题,还能执行任务。尽管对AI智能体的定义有很多,但业界共识是AI agent应当能根据简单指令执行任务。想象一下,你对手机说"找一家好吃的素食餐厅",它不仅能订位还可以帮你提前点餐。AI智能体将从根本上改变
据Counterpoint Research,AI智能体正成为趋势,智能手机厂商视其为下一代用户界面。
未来智能手机将呈现多智能体共存格局。互联网巨头很可能在OEM版本的基础上开发自己的Agent,以服务其自身的生态系统。
智能手机厂商将更紧密地合作,为长尾服务供应商和应用开发者导流。
智能体分发提供了一个新的商业化变现机会。厂商应通过前期投入构建开放的AI智能体生态,以应对互联网巨头的竞争。
AI智能体正重塑全球科技格局,这些智能助手不仅能回答问题,还能执行任务。尽管对AI智能体的定义有很多,但业界共识是AI agent应当能根据简单指令执行任务。想象一下,你对手机说"找一家好吃的素食餐厅",它不仅能订位还可以帮你提前点餐。AI智能体将从根本上改变人机交互方式,取代现有的图形用户界面(UI)。这正是"AI是新UI"口号兴起的原因。智能体将成为用户与应用(或服务)之间的核心交互层,动摇智能手机厂商对操作系统的主导权。
AI智能体的崛起与权力博弈
未来单台智能手机可能共存多个智能体,分别作为不同服务的入口。手机厂商会力推其自有智能体,而第三方开发者也将推出替代方案,形成多智能体生态。关键在于,这些智能体不会孤立运作,它们会在后台协同完成任务。Meta、腾讯、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正试图利用智能体强化生态闭环。Meta的智能体可能会通过WhatsApp联系好友,腾讯的智能体则限定使用其投资的滴滴来打车。这种封闭生态会将用户锁定在自己的系统中,实现覆盖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超级应用"的野心,同时削弱手机品牌的控制力。
厂商危机:从主导者沦为硬件组装商
这一变革可能重构移动生态价值链。当前手机厂商掌握着应用分发主导权(尤其在中国市场,因其缺少GMS服务)。但如果在AI时代失去先机,手机智能厂商可能将沦为硬件组装厂,丧失对软件、服务及收入流的控制权。这正是手机品牌争相布局AI的原因。其自有智能体将作为中介,把用户需求导流至其合作伙伴,而不仅是互联网巨头。这为那些试图摆脱大厂控制但又需要流量支持的新兴初创企业创造了合作机会。对手机厂商而言,智能体可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变现工具——当手机的AI agent收到指令时,它可以推荐与互联网公司服务相当的初创企业产品。
下一个风口:智能体应用商店
一个新的前沿模式正在浮现——智能体分发。用户不再只是下载应用,而是选择契合需求的智能体——有人需要情感陪伴型助手,有人偏爱逻辑推理型助理。这种转变让手机厂商将应用商店升级为智能体商店,重新掌控AI服务的分发权。要把握这一机遇,手机厂商必须立即投资开放的AI生态系统:扶持独立AI初创企业,确保第三方智能体可无缝接入设备。只有这样才能抗衡互联网巨头的封闭生态,重获移动产业主导权。AI智能体主导权争夺战才刚刚开始,这场战役将决定未来移动计算的格局。积极投入者将决定行业的未来,而犹豫不决只能沦为他人生态系统的硬件组装商。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