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法院:紧盯民生破解执行困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0 09:09 1

摘要:老方和老俞产生借款合同纠纷,经法院审理,判决老俞给付老方借款。判决生效后,老方申请执行,在承办法官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然而,协议达成后,老俞并未按照协议主动履行还款义务。

区鸿雁 张钰婕

陆良法院执行法官进村寻找被执行人。孙晖 摄

近年来,陆良县人民法院秉持“如我在执”的理念,认真对待每一起执行案件,以执行力度、精度和温度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如我在执

靶向施策强力出手

老方和老俞产生借款合同纠纷,经法院审理,判决老俞给付老方借款。判决生效后,老方申请执行,在承办法官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然而,协议达成后,老俞并未按照协议主动履行还款义务。

“要杀要剐随你们!”2025年1月,老方到陆良县人民法院执行局申请恢复执行。为了督促老俞尽快还款,法院将这起小额民间借款案件列为“暖冬”执行案件。1月21日上午,法院将老俞请进执行局进行释法劝导,但老俞依然拒不执行。

鉴于老俞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状况,法院准备对其采取司法拘留15日的强制惩戒措施。这时老俞的儿子给承办法官打来电话,称其已经和申请人老方协商,由其担保履行。随后老俞的儿子赶到法院,与申请人老方就还款事宜达成和解协议,商议在约定时间内由老俞的儿子偿还申请人老方欠款。

1月21日至23日,执行85件涉民生、小标的案件,拘传47人,拘留13人,扣押车辆1辆,到位案款334万余元。这是陆良法院涉民生、小标的案件执行“暖冬”行动中的一组数据。

小案件关乎大民生。陆良法院以执行服务中心为载体,通过对案件进行流水式、团队式、精细化作业,实现“繁简分流、简案快办、繁案精办”和“快转、快执”统筹推进,确保当事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享受到快立快办、公正规范、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

针对5万元以下小标的案件占执行案件总数40%左右的实际情况,陆良法院明确将该类案件作为专项执行行动对象。采取优先立案、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加大强制措施适用、审慎适用终本结案等措施,整合执行力量,在春节、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开展专项攻坚,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执行行动。

近年来,陆良法院借助当地运行有效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和由法院建设的诉源治理调度服务,充分调动基层综治、调解、代表委员、村社组织、人民陪审员等力量,有效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法院主推、部门联动、合力推进”的执行工作体系。

陆良法院三岔河法庭在办理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中,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侵权人责任特别是逃避责任的法律后果,对“狮子大开口”的原告释明诉讼风险,建议其合理调整诉求。经过多轮调解,逐渐消除对立情绪的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承办法官决定采取“趁热打铁”的方式,让被告立即通过电话联系亲友,当场履行了调解协议。

“抓前端、治未病。”近年来,陆良法院十分注重立审执衔接,出台了多项规定,包括财产保全、网络查控衔接等,将执行关口前移,最大程度地实现执行“一次到位”。同时,执行法官不断创新执行工作方法,从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尖锐矛盾化解两个方面开展执行工作,在有效执行案件的同时,力促矛盾纠纷实现源头化解。

善于“亮剑”

压缩被执行人的活动空间

“邻村老李家的孩子没有如实填写法院的材料,因此被拘留了。”因没有如实申报财产情况,陆良法院的一纸司法拘留在当地传得沸沸扬扬。

小李涉及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该案于1月24日执行立案后,法院依法发出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责令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但小李持消极态度,并未履行相关还款义务。

3月5日,小李到法院填写财产申报申请表。在承办法官解释后,小李依然在所有选项上均填写“无”,明确表示自己无任何收入、无任何财产。经过网络查控,承办法官发现小李名下有一辆车,此外,现场搜查还发现其近期有多笔网络支付流水。承办法官再次向小李阐明应履行的法律义务,以及拒不履行所带来的法律后果,小李仍然表示无力偿还,且没有任何办法。因藐视执行、拒不履行,陆良法院决定对小李司法拘留15日。

陆良法院对拒不履行、怠于履行、逃避履行的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用好用足用活强制手段。陆良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朱华丽表示,对于构成“拒执”犯罪嫌疑的,将依法移送公安、检察机关进行侦查、起诉;对于怠于履行、逃避履行的,将会加大拘传、搜查、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的适用力度。

在震慑警示方面,陆良法院通过电视、广播、法院微信公众号、抖音、公告栏等,每周定期发布督促执行公告,不定期发布“悬赏公告”、拟终本案件公告,增加执行透明度的同时,压缩被执行人的活动空间,破解执行中“人难找、财产难查”的困境。

来源:掌上曲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