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的观念里,越野跑的成长路径似乎只有一条——不断拉长距离。从入门的短距离,到50公里,再到百公里、百英里,甚至像香港四山径那样的超长距离,几乎所有跑者都被视作长距离耐力的追随者。
在越野跑的传统认知里,长距离往往处于“鄙视链”最顶端,似乎只有跨越百公里的挑战才能配得上“史诗”的形容。
可在越野跑全球化的流行中,上坡冲刺、终点绝杀……这些更直观、更刺激的画面更具“看点”的短距离越野赛,正在打破“只是入门”的刻板印象。
短距离并非“缩水版”,而是另一种体验
“你越野跑是跑什么距离的?”——在越野跑者的日常对话中,这样一句再普通不过的问话,却足以道出大家对距离的执念。
过去的观念里,越野跑的成长路径似乎只有一条——不断拉长距离。从入门的短距离,到50公里,再到百公里、百英里,甚至像香港四山径那样的超长距离,几乎所有跑者都被视作长距离耐力的追随者。
正是这种固有印象,让人们常常忽略一个问题:越野跑真的需要被塑造成“史诗”般的存在吗?
我们翻看越野跑的诞生便可以看到,其作为一项十足欧洲的运动——依托阿尔卑斯山脉的地形与文化背景,逐渐形成了“长距离至上”的传统叙事。也正是这种叙事,深刻影响了国内外赛事的设计与认知,让长距离成为主角,而短距离长期被边缘化。
然而,随着Zegama等短距离越野赛的火热,以及越野跑运动推进2032年奥运会的大背景下,短距离项目正在被重新审视。尤其在快节奏的赛道中,高手间的速度对决,展现出的爆发力和策略性,丝毫不逊色于长距离的耐力考验。
正是在此大背景下,国内也开始涌现出一批精品短距离赛事,无论在赛事质量、参赛体验还是热度上,都不逊于国际舞台。就在刚过去的周末,2025崇礼云顶跑山赛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一场崇礼云顶,让你重新认识越野赛
作为以短距离为核心的越野赛事,崇礼云顶跑山赛在形式上更贴近新手的体验——赛程相对紧凑,路线难度适中,让首次尝试越野的跑者也能轻松上手。
对于越野新手来说,挑选第一场越野赛的考量远不止赛道本身。安全性、路线难度、补给安排,以及赛事氛围和影像呈现,都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体验感受。
在越野跑市场逐渐下沉的背景下,今年的崇礼云顶跑山赛提出“人生第一场越野跑,值得被认真对待”的办赛理念,并在“赛道安全”“赛道摄影”“赛道补给”上打出了三张真诚牌:
为了尽可能对新手友好并提升赛道可跑性,本届崇礼云顶在赛道安全方面做了充分考量。组委会在选线时避开了过于复杂或陡峭的技术路段,同时赛前发布了详细的赛道救援图,明确标注了各段的救援联络方式和应急节点,甚至连通常只出现在超长距离赛事中的“避难所”也一应俱全。
考虑到新手对能量补给掌握不足,赛事从CP1便设置了热食站,为刚入门就可能体力不足的跑者及时补充能量,有效防止他们过早掉队。在赛道中段,组委会还额外增设了两个补水点,让选手不必因为体液流失太多而焦虑。
从这些细节便可看出补给站并非简单地堆砌补给品,而是根据赛道难度和体能消耗精心布局。最终赛事各组别累计1800+人参赛综合98.2的完赛率,完美呈现了一场"人生首野"越野赛该有的样子。
如果你觉得崇礼云顶跑山赛只是追求完赛而抛弃掉其他越野跑“好玩”的成分那就大错特错。
在赛道风光体验方面,崇礼的自然风格无需多言。自山地跑世界杯首次落地中国便选择崇礼可见,崇礼云顶跑山赛只需略加规划,就能呈现一流景观。
配合专业影像团队,赛事照片和视频视觉冲击力十足,让跑者轻松收获“大片”。正因如此,这种“既能跑得爽,也能玩得酷”的特点,让崇礼云顶在社交平台上赢得大量好评。
同时,短距离的赛程和适中的难度,再加上能产出高颜值风光照片,使得崇礼之巅成为许多跑者的首选——无论是素人爱好者,还是运动圈、跑圈达人,他们的活跃分享,让更多人看到,短距离越野跑同样可以很酷。
一场好的比赛除了赛场的体验之外,更在于其后劲——即社交平台的二次传播。
在不同的社交平台的使用 #崇礼云顶跑山赛 #香百俱乐部 #崇礼云顶滑雪公园 #WAXE蛙壳等Tag,我们也可以看见属于短距离的崇礼之巅的跑者个人视角。其中不少跑者是在6月份跑完崇礼云顶跑山赛春季赛后选择再次报名秋季赛。
值得一提的是,在赛事福利方面,组委会也做了一些小巧思。42公里组别的完赛越野跑背包作为赞助商WAXE蛙壳提供的赠品,选手可以在赛前提前领取,但前提是全程使用它完成比赛。对于跑者来说,这是提前体验装备的乐趣;对于赞助商而言,则能有效提升品牌曝光率。可以预见,这种“赛中使用+赛前领取”的模式,未来在越野赛中将会越来越常见。
官方背书的跑山赛,已现品牌雏形
在香百文化的运营之下和崇礼云顶滑雪场及各大品牌的支持下,仅仅两届的崇礼云顶跑山赛,已开始显现出品牌规模与影响力的雏形。赛事不仅在“短距离+首野”的定位上打出特色,也逐渐在越野跑社区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口碑。
与此同时,崇礼云顶跑山赛组委会也不仅仅想做一个快节奏的越野赛事,而是有着更大的愿景——在崇礼区倾力打造一个“中短距离精品赛事IP”。相对于东南沿海地区高技术路面的越野赛,崇礼云顶这条赛道更具“美式赛道”的特质:(从林海到草甸,从陡坡到平路),又能让选手在奔跑中感受到“强风吹拂”的自由。
另一方面,在北方滑雪场多季度运营的大背景下,夏季淡季逐渐被山地车、越野跑等户外运动填补。这类运动既能延展雪场的使用价值,又能为区域旅游赋能,崇礼云顶跑山赛也正是在这样的生态背景中成长。
在最新发布的《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新闻专栏中,崇礼云顶跑山赛(秋季赛)也被官方媒体点名表扬。这对于赛事来说是一次品牌价值的权威背书。而对于千千万万个越野跑玩家来说,这也预示着未来会有更完善的越野跑基础设施、更丰富的配套服务,以及更多样的参赛机会。
毕竟,谁不希望越野跑越来越好呢?
来源:懒熊体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