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效推进“产改”向纵深发展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5 17:42 1

摘要:日前,山东省济南市总工会召开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推进会议,总结工作,交流经验,研究部署今年“产改”工作任务,推动全市工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

日前,山东省济南市总工会召开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推进会议,总结工作,交流经验,研究部署今年“产改”工作任务,推动全市工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济南市坚持高点定位、高标谋划、高效推进,全面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牵头、部门协同,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强化思想引领

筑牢产业工人精神根基

近年来,在实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中,济南市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通过大力推进国有企业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实行产业工人发展党员计划单列等举措,持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与此同时,济南市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建“筑梦泉城”劳模工匠宣讲团,建设济南劳模风采展览馆、济南工运史馆,发行图书《凝聚在党旗下的济南工人阶级——图说济南百年工运》。

济南市还积极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表彰济南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199名,命名“济南最美职工”20名,举办“匠心筑梦·建功泉城”“济南工匠”颁奖典礼,引导形成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搭建竞赛平台

助力产业工人建功立业

“高质量承办一项全国级大赛、三项省级大赛,举办了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推动开展了100项市级示范性劳动和技能竞赛……”济南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济南市围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强省会建设,累计开展市级劳动和技能竞赛500项,带动各级开展各类竞赛5.3万项,参与职工超过500万人次。

不仅如此,济南市出台相关文件,市直八部门联合开展泉城职工全员创新创效竞赛,累计培育全员创新企业72家、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95个、创新型班组180个、创新能手600名,评选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211项,年均应用职工创新成果6000余项。

厚植成长沃土

力促产业工人素质提升

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济南市实施产教融合“145+X”项目培育计划,5个产教融合项目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49家企业入选山东省产教融合试点企业。在全省率先实施“求学圆梦行动”,累计为12577名职工发放学费补助近3000万元。

与此同时,济南市还深入实施“济南工匠”建设工程,累计培育“济南大工匠”15名、“济南工匠”270名、“济南手造工匠”10名,带动各级培育工匠人才4100余名。积极打造高技能人才培训平台,累计建成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载体重点项目44个。大力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认定济南市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领域公共实训基地10家,创建省级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33家。

截至目前,济南市技能人才总量突破14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2.2万人,规模居全省首位。

强化服务保障

确保产业工人有为有位

在“产改”过程中,济南市始终坚持产业工人主体地位,通过建立工会、人社、法院、司法行政“四方联动”维权机制,打造“职工利益大小事、工会牵头共同办”特色品牌,开展“数字大篷车”服务进基层活动等一系列暖心服务举措,让全市产业工人的幸福感更强。

如今,让产业工人有地位、得实惠、受尊重,在济南已蔚然成风。市十八届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55名,占9.6%;专业技术人员90名,占15.8%;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中,工人代表36名,占6%。同时,济南市不断提高产业工人在先模评选中的名额比例,2018年以来省五一劳动奖章中产业工人均超过40%,2022年市劳模中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占54.8%。

除此之外,济南市创新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推行“新八级工”制度和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进一步延伸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