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目前,承德市清洁能源电力总装机量达2397.5万千瓦,今年1—7月发电量198.6亿千瓦时,分别占全市电力总装机、总发电量的93%和81.2%。从围场光伏治沙的“牧光互补”到抽水蓄能的“地下攻坚”,从特高压电网的“外送通道”到氢能产业链的“零碳探索”,该市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陈志洋)截至目前,承德市清洁能源电力总装机量达2397.5万千瓦,今年1—7月发电量198.6亿千瓦时,分别占全市电力总装机、总发电量的93%和81.2%。从围场光伏治沙的“牧光互补”到抽水蓄能的“地下攻坚”,从特高压电网的“外送通道”到氢能产业链的“零碳探索”,该市以生态修复与能源转型协同推进的路径,持续擦亮“清洁能源强市”名片。
在2024年度清洁能源建设攻坚成果基础上,承德今年推动华润西龙头、隆化达信、围场三峡3个总规模45万千瓦风电项目顺利并网,进一步扩容清洁能源版图。至此,2021年获批的59个风光电项目中,除1个转为储备项目外,其余全部建成并网;2023年、2024年获批的31个总规模441万千瓦风光电项目,及4个87万千瓦源网荷储项目正加快前期工作,其中2023年获批的10个141万千瓦项目已启动开工,华能承德县15万千瓦光伏项目在同批次中率先并网。仅上半年,该市新增风光电装机就达60万千瓦,实现“清风阳光”向绿色电能的高效转化。
作为清洁能源调节的关键支撑,承德抽水蓄能项目建设蹄疾步稳。滦平抽蓄项目地下洞室系统工程与上下库连接路建设提速,已完成上下库连接路路基施工及上水库工程施工准备;隆化抽蓄项目取得永久用地手续,可研报告编制正加快推进;兴隆安子岭抽蓄项目同步开展可研报告编制、移民安置规划修编,及通风洞、交通洞临时用地手续办理;宽城大石柱子抽蓄项目已完成可研三大专题报告评审,正沟通获取审查意见,四大项目均向着“尽早开工、尽快见效”目标稳步迈进。
清洁能源“发得出”更要“送得畅”。目前,承德东至滦县双回500千伏线路工程(第四通道)承德段已完工,即将正式投运,为清洁能源外送开辟新“高速路”;承德特高压开关站、隆化500千伏工程厂区“四通一平”及线路工程已开工建设,平泉北500千伏工程启动预可研编制;承德特高压开关站扩建变电站、围场220千伏低频输电工程同步争列国家和省级规划,全市电网布局持续完善,输送效率稳步提升。
为破解清洁能源“波动性”难题,承德新型储能项目加速落地。今年5月初,隆化集电30万千瓦/120万千瓦时独立储能项目全容量并网,全市新型储能装机总规模达207.7万千瓦/600.8万千瓦时。此外,总规模140万千瓦/560万千瓦时的双滦建投混合储能示范项目,及省交投公司承德县、宽城、隆化、围场独立储能项目,桂达科技公司滦平独立储能项目正统筹推进前期工作,储能调节能力持续壮大。
在氢能产业链布局上,承德首个绿电制氢项目——建投围场大西沟风电制氢项目已启动施工招标,大唐丰宁大河西光伏制氢、国华丰宁大基地配套制氢、航天围场集中制氢等项目加快前期推进;基础设施方面,国华丰宁北加氢站完成施工建设,进入验收收尾阶段;康保—曹妃甸氢气长输管道项目进入初步设计阶段,相关县区、部门核查意见基本出具,为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承德市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通过清洁能源多品类协同、全产业链布局,实现了“沙地变绿、风光发电”的生态能源双赢。下一步,该市将持续推进风光储氢一体化发展,力争在清洁能源规模化开发、高效化利用上实现新突破。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