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眼下,陆营镇2580亩谷子进入收获季,田间地头满目金黄。种植户们正利用晴好天气收割成熟的谷子,确保颗粒归仓,一幅丰收的喜人图景在乡村田野间铺展,奏响和美乡村“丰收曲”。
近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陆营镇桂营村谷子地里,金灿灿的谷穗颗粒饱满,收割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一派丰收热闹景象。
眼下,陆营镇2580亩谷子进入收获季,田间地头满目金黄。种植户们正利用晴好天气收割成熟的谷子,确保颗粒归仓,一幅丰收的喜人图景在乡村田野间铺展,奏响和美乡村“丰收曲”。
“今年430亩谷子,亩产1000斤左右。毛利润有86万元,净利润大约53万元。”从2021年100多亩的种姜大户,到如今的种粮能手,陆营镇种植户马舟的“种田版图”不断扩大。他拓宽产业结构,除了种姜外,今年多流转430亩土地,全部种植谷子。得益于适宜的雨水气候与科学的田间管护,谷子普遍长势良好,收成十分可观。
“我家里有近10亩地,都租出去了,每年租金快7000元,平时还在地里干活,每天还能收入百十元,比我自己种地强多了。”另一边,陆营镇桂营村村民季兴海笑着说道,言语间满是满足。
为推动谷子产业持续发展,陆营镇先后聘请省、市农科院的谷子研究专家,帮助群众解决种植难题,并采取订单模式,由合作社统一提供种子、技术等服务,保障农户稳定增收。
“陆营镇小谷子产业从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今年涉及6个村、6个种植大户的2580亩规模,亩产可达900至1000斤。”卧龙区陆营镇宣传委员袁春建介绍,镇政府一方面协助种粮大户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为其营造良好种植环境,另一方面积极对接卧龙区技术人员,提供从播种到收割的全程田间服务,全力保障小谷子高产丰收。
近年来,陆营镇把小谷子产业做大做强,让这颗“金粒子”成为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更强动力。(金淑慧 李芳 张舒晨)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