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高校更名屡见不鲜,而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简称“升达学院”)的校名变迁史,却因招生动向与办学定位的关联性引发持续讨论。从曾经的“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到如今的独立民办本科院校,这所由豫籍教育家王广亚博士创办的高校,正试图通过更名与品牌重塑打破公众认
郑州升达学院更名引热议:新校名能否助力招生‘破圈’?
——从独立转设到品牌升级的探索之路
近年来,高校更名屡见不鲜,而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简称“升达学院”)的校名变迁史,却因招生动向与办学定位的关联性引发持续讨论。从曾经的“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到如今的独立民办本科院校,这所由豫籍教育家王广亚博士创办的高校,正试图通过更名与品牌重塑打破公众认知壁垒,实现招生“破圈”。
更名背景:从“独立学院”到民办高校的转型
升达学院的前身为1993年成立的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属独立学院性质。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学院正式转设为独立民办本科院校,并启用现名。这一更名不仅是法律地位的转变,更是办学自主权的提升。然而,独立后的升达学院一度面临“身份认知”困境。2018年,教育部终止“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中外合作项目的通知引发家长误解,校方紧急澄清,强调其招生资格未受影响。这场风波折射出更名后公众对校名关联性的敏感,也凸显了品牌重塑的迫切性。
招生数据:稳中有升,但区域局限明显
从近年录取数据看,升达学院的招生表现稳中向好。2023年,其河南省本科文科录取线为492分(超省控线27分),理科443分(超省控线34分),部分热门专业如会计学、法学等分数线持续走高。同时,学院近年新增税收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本科招生规模扩至5200人,并拓展至全国11个省份。然而,省外招生比例仅占3%(2023年外省计划240人),生源仍高度依赖本地,跨区域吸引力不足。
破局关键:强化应用型定位与特色标签
升达学院的“破圈”之路,与其办学特色紧密相关。校方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通过校企合作(如19家企业入驻校园)、省级重点学科建设(5个)及国际化交流(与20余所境外高校合作)提升竞争力。此外,其“三大教育”(爱国、劳动、感恩教育)与“双证书”制度(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形成差异化标签。若能将这些特色与新校名深度绑定,或可扭转公众对民办高校“重规模轻质量”的刻板印象。
挑战与展望:品牌认知需长期沉淀
更名仅是第一步,招生“破圈”仍需解决两大痛点:一是民办院校的社会认可度,二是跨区域知名度。升达学院虽在河南省内录取位次逐年提升(如2023年文科位次较2021年上升约3万名),但省外分数线多贴近当地省控线,竞争力有限。未来,如何通过学科建设成果(如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就业质量数据等“硬实力”佐证品牌价值,或是突围关键。
结语
高校更名并非万能钥匙,但确是品牌升级的契机。对升达学院而言,新校名背后承载的独立办学权与特色化路径,若能辅以持续的质量提升与精准传播,或将在民办高等教育激烈竞争中开辟新局。然而,“破圈”之路道阻且长,唯有将名实相副进行到底,方能在招生与口碑上实现双赢。
来源:幸福梦想d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