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3年3月曾经跟团游了泰国。当然了跟团旅游就是这样,行程方面安排的非常紧张,没有自助游那么舒坦和随意(回来后证明,虽然我的英语拿不上台面,但是到泰国以后就明白,那简直就是中国的全部,从机场到餐厅到商场甚至到小商小贩,全都是中文对话),不管怎样,每次旅游回来
2013年3月曾经跟团游了泰国。当然了跟团旅游就是这样,行程方面安排的非常紧张,没有自助游那么舒坦和随意(回来后证明,虽然我的英语拿不上台面,但是到泰国以后就明白,那简直就是中国的全部,从机场到餐厅到商场甚至到小商小贩,全都是中文对话),不管怎样,每次旅游回来后,在增长了见识的同时,也多了解一些国外的风土人情。其它都可以暂且不提,做为从事汽车行业多年的我,还是要浅谈一下这我对泰国汽车文化的一点见解。
拥挤却有序的曼谷堵车
通让”泰囧“的热播,让我认识到曼谷的堵车,可是真正到了曼谷,才让我体验到难以忍受的堵车之苦是什么样子了。大巴经过曼谷市区时,刚好赶上了曼谷的下班高峰,我也有幸在国外体验了一把异样的堵车。曼谷堵车的阵势绝不输给北上广,地接导游开玩笑说:“曼谷就是慢慢的堵,在这里开什么车都会很慢的”,但是泰国人民的交通意识和素质要比国内好许多,曼谷的交通秩序在堵车时依然保持的很好,可以说是井然有序。但不管堵多久,无论是公共汽车、私家车,还是同样被堵的摩托车,基本上没有听见车主按喇叭。
车流可以挪动后,也很少看到司机想方设法地拼命超车,汽车、摩托车都是按道行驶。而且,遭遇堵车停车时,司机还是一副不紧不慢、习以为常的样子,并没有显得很急躁。规矩行车,心态平静,更让我吃惊的是,在马路右转和直行的道路上,右转汽车会在几百米外就进入自己的线排队等候,即使另一条线是空的,他们也不会绕到前面再并线。这里稍大的路口都有红绿灯,但是所有的路口都没有监控摄像头。这里也很少见到警察,偶尔见到也是在机场或者非常拥堵的路段。所以回来后,我决定减少按喇叭,能坚持多久是多久
日系车、皮卡车风靡泰国
从下飞机机场开始,映入我眼帘是就是日本车、日本车、还是日本车。。。。。。其中以丰田、本田、尼桑、三菱、铃木、马自达车系为主;经询问泰国导游珠珠,才了解到泰国和日本签了一个什么协议,日本帮助泰国修路,泰国要买卖小日本的车,这种垄断实在叫人不舒服,如果在中国没有自主品牌,全部是外来一个国家的车,真是很可怕。对于我个人的感觉来讲,回想2012年9月国内的保钓反日事件,心里有了些许安慰。其次就是皮卡车特多,当然皮卡车也是日系品牌的。导游介绍说,皮卡车既可当轿车用,也可以载货,甚至可当越野车用,车型大,还挺有面子,泰国老百姓都是皮卡车的忠实粉丝。据说泰国政府对皮卡车的制造商有补贴,对购买皮卡还有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
宽松便捷的用车生活
可以说,泰国人民享受着世界上最宽松便捷的用车生活。据导游介绍,在泰国申请汽车牌照只需要1000泰铢(约合200人民币),与国内北上广等地一牌难求的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泰国人民取得驾照的费用极低。只要通过交警的测试,再花上200铢(约合40人民币)手续费,就可取得正式驾照。虽然泰国车价和油价与国内相似,但这里基本没有过路费,很多高速路都是免费通行。遍地的修车铺都提供汽车维护服务,维修费用也很低,汽车维修铺就像中国的自行车修理铺一样普遍。
“摩的”遍布大街小巷
汽车和摩托车是泰国人的重要交通工具,在泰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辆自己的车,因此泰国的交通也是一大问题,用当地的话说:我们这里每天都要塞一次车,这一次的时间是从早晨到晚上。也正因此产生了另一种交通骨干:“摩托的士”,面对难以忍受的堵车,摩的灵活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最后要说的就是泰国特色的大巴车泰国人对汽车也是情有独钟,他们把自己的汽车打扮得“花枝招展”,车的外部被画上色彩鲜艳的图画,有人头像、动物图案、商业广告等,给人以很强的视觉震撼。车子的里面也十分干净,司机把汽车当作自己的家一样对待。后来我们乘坐一辆丰田大巴在泰国跑了几天,每参观一个旅游点后上车时,你都会发现车子就跟第一次上车时一样干净卫生,原来司机在我们参观景点时整理过的,那位司机还把汽车的最后面一排座位当作自己的卧床。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泰国汽车文化的一点认识,愿其永存记忆之中,日后回味必别有一番滋味。
来源:百步穿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