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爽从小就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村里的孩子总是嘲笑她,说她没有妈妈,说她是个“野孩子”。
从下没有母亲的李爽,怎么也没想到,布袋夹层中的秘密会影响自己的一生......
01小时候
李爽从小就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村里的孩子总是嘲笑她,说她没有妈妈,说她是个“野孩子”。
李爽不记得自己有过母亲的印象,她的记忆里只有父亲李彬忙碌的背影,以及父亲粗糙的大手牵着她的小手,在田间地头穿梭的画面。
父亲是个少言寡语的人,对她却格外疼爱。家里再穷,父亲也舍不得让她吃苦。每年冬天,别人家的孩子穿着单薄的棉衣冻得直哆嗦,而李爽总是穿着父亲精心做的厚棉袄。
她知道,这些棉袄都是父亲熬夜缝补的,针脚细密,经得住寒风的侵袭。
尽管父亲从未对她提起母亲的任何事情,但李爽还是忍不住一次次问:爸,我妈呢?她去了哪儿?
每次问到这个问题,李彬总是沉默很久,摸着她的头说:你妈去了很远的地方,她很爱你。
可是,李爽并不相信。要是真爱她,为什么离开她?她不敢再问,因为每次问到母亲,父亲总是会在夜里把灯熄得很早,躺在床上发呆。
李爽也学会了沉默。她知道,父亲心里一定藏着什么东西,但她不想让父亲难过。
18岁那年,李爽终于考上了大学。
这个消息让父亲高兴得合不拢嘴,逢人就说:我家李爽争气啊,考上了城里的大学!
李爽知道父亲有多辛苦,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父亲还是东拼西凑,硬是给她凑齐了学费和生活费。临行前,父亲拿出一个布满补丁的布袋递给她。
这是你小时候的东西,你妈留下的。李彬的语气听起来很平静,但李爽能听出他声音里的颤抖。
布袋很旧,李爽接过时,看到父亲的眼神里有些复杂的情绪。她没有多问,只是点了点头,把布袋塞进了行李箱。
02布袋的夹层
到了大学后,李爽发现城里的生活和村里完全不同。周围的同学谈论的话题她听不懂,吃的东西也和她的家乡相去甚远。
每到夜深人静时,她总会想起家里的土炕,想起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为她缝补衣服的身影。
为了缓解思乡的情绪,她总会拿出那只布袋,翻看里面的东西。
布袋里装着她小时候的几个玩具小木马,还有一块已经褪色的手帕。这些简单的物件总能让她回忆起儿时的点滴。
一天深夜,李爽无意间发现布袋的侧面似乎有个夹层。她好奇地用手摸了摸,果然感觉到里面藏着什么东西。
她小心翼翼地撕开夹层,发现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纸条。
纸条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还是能清楚地辨认出上面的内容。
李爽:当你看到这封信时,妈妈已经离开你很久了。1980年,知青返城的政策出台,但成家有孩子的人不在第一批名单里。为了能回到城市,我不得不做出这个决定……”
李爽的手微微颤抖,她的呼吸变得急促,继续往下看。
你的亲生父亲孙成林不同意我返城,还说如果我离开,就把你送人,让你永远找不到妈妈。无奈之下,我只能把你偷偷放在隔壁村李彬家门口,因为他为人忠厚老实,无儿无女,我希望他能好好待你。我稳定后就会来接你,如果我没来,等你长大后,请一定要来找我。我一直在等你。
纸条的最后,留了一个地址。
这一瞬间,李爽的头脑一片空白。她从没想过,自己竟然是养父收养的,而自己的亲生母亲竟然还活着。她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心里满是震惊、愤怒和复杂的情绪。
为什么?她喃喃自语,想起了小时候村里孩子对她的嘲笑,想起了父亲对她的无微不至,又想起了母亲那封信里的话。
李爽整晚没有睡,她的脑海里反复回荡着信里的内容。她拿出手机,查了一下信上留下的地址,发现那正是她上大学所在的城市。
她终于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亲生母亲,问清楚当年的一切。
03寻亲
周末的清晨,李爽带着纸条上的地址,来到了城市的老城区。这是一片破旧的居民区,斑驳的墙壁上爬满了青苔,门口晾晒着各种衣物,巷子里弥漫着潮湿的霉味。
她站在一栋旧楼前,抬头看着门牌号,确认无误后深吸了一口气,走上了楼梯。
咚咚咚。她敲了敲门,心跳得飞快。
门开了,一个头发花白的女人出现在她面前。
你是女人愣住了,打量着眼前的女孩,眼神里透着疑惑和惊讶。
我是李爽。她的声音有些颤抖,您是王玉华吗?
她把那张泛黄的纸条递到女人面前。
女人看了一眼纸条,手顿时僵住了,眼眶迅速红了。她的身体微微发抖,嘴唇颤抖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的女儿?她的声音里带着不敢相信的激动和忐忑。
李爽点了点头,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女人猛地抱住她,像是要把她整个人揉进怀里一样。两人抱头痛哭,周围的一切似乎都静止了。
母亲王玉华哽咽着说:我以为我再也找不到你了。
李爽从母亲的叙述中得知,当年她回到城市后,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为了在城市站稳脚跟,她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心里一直牵挂着女儿。
稳定后,她去村里准备去接回李爽,但后来村子因为三峡大坝建设整体搬迁,她再也找不到李爽的踪迹。
每次回去都扑空,我总觉得是自己害了你。王玉华抹着眼泪,一次次道歉。
李爽听着母亲的讲述,心里百感交集。她想起了养父李彬的辛苦付出,想起了母亲的无奈选择,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复杂的亲情关系。
04团聚
母女重逢后,王玉华带李爽去吃了一顿久违的家常饭。饭桌上,王玉华不停地为李爽夹菜,像是要弥补这些年缺失的母爱一样。
爽儿,妈妈希望你能原谅我。王玉华的声音里带着恳求,如果可以,我想尽我所能补偿你。
李爽看着眼前这个苍老的女人,心里有些酸涩。她知道母亲很不容易,但心里的怨恨却一时无法完全消散。
妈,我需要时间。她低声说。
母女关系并没有因为重逢而立刻变得亲密,但两人都在努力适应对方的存在。王玉华开始主动参与李爽的生活,而李爽也逐渐学会接受母亲的关心。
半年后,李彬从村里来到城市看望李爽。三人第一次坐在一起吃饭,气氛有些微妙。
李大哥,谢谢你这些年对爽儿的照顾。王玉华端起酒杯,眼里满是感激。
李彬只是淡淡地笑了笑:我没做什么。爽儿是个好孩子,她值得被爱。
李爽看着两个对她有养育之恩的人,眼眶湿润了。她终于明白,有些爱虽然迟到了,但从未缺席。
每一段亲情,都会在时间的长河里找到它的归宿。
来源:阿文说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