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上九点的阳光穿透梧桐叶,在木质栈道上投下斑驳光影。穿香云纱的阿姨熟练地解开内衣搭扣,旁边戴渔夫帽的爷叔正往油亮的脊背上抹椰子油。巡逻的保安刚走近两步,大爷猛地扯下背心:"看啥看?没见过日光浴啊!"
石凳上趴着七八个白花花的后背,上海某公园保安老张攥着执法记录仪的手直冒汗——这场面他活了大半辈子头回见。
早上九点的阳光穿透梧桐叶,在木质栈道上投下斑驳光影。穿香云纱的阿姨熟练地解开内衣搭扣,旁边戴渔夫帽的爷叔正往油亮的脊背上抹椰子油。巡逻的保安刚走近两步,大爷猛地扯下背心:"看啥看?没见过日光浴啊!"
社交平台"晒背"话题播放量突破3亿次,和平公园单日劝阻23起裸露晒背事件。有年轻姑娘穿着露背瑜伽服摆拍,配文"吸收天地阳气";也有大爷光着膀子盘坐如钟,评论区吵成两派:养生派高呼"老祖宗的智慧",文明派痛骂"伤风败俗"。
带娃的宝妈李女士掏出手机录像,立刻被晒背大妈围住:"拍什么拍!我们这叫天灸疗法!"五米外的儿童游乐区,几个孩子指着晒背人群问家长:"那些叔叔阿姨为什么不穿衣服?"
园方工作人员小王举着《文明游园守则》苦笑:"白纸黑字写着'不赤膊',可人家说晒背不算赤膊。"更魔幻的是,有老人晒到中暑送医,家属反倒投诉保安没及时送水。
中医专家张教授紧急发声:"晒背需避开正午,裸露时间不宜超20分钟。"皮肤科医生举着病例图提醒:"这些晒伤患者都是盲目跟风的。"
黄浦区试点"文明晒背区",架起芦苇编织的屏风,地面标注最佳晒背时间。没想到首日就闹笑话——大爷大妈为抢"风水宝地"差点动手,年轻人挤在屏风前打卡发朋友圈。
当养生热情撞上公序良俗,我们既要尊重传统智慧,更要守住文明底线。如果这篇报道让您深思公共空间的相处之道,请点亮右下角的小爱心,让更多人看见:养生不该"辣眼睛",文明才是最好的"防晒霜"。您的每次转发,都在为城市文明增添温度。
来源: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