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都说今年“春雨贵如油”,还别不信,这不,已经有些地区少雨干旱的现象出现了。本来到了清明时节是多雨的,特别是到了谷雨之前这段时间,降雨应该是接连不断的,否则少雨旱情加剧,就会影响水稻等农作物的播种。当然,不仅仅是影响到水稻不能种,就是小麦和油菜夏季要收割的农作物
导读:“干旱不干旱,农谚能预兆”,旱情来了,会是极端少雨年景吗?
都说今年“春雨贵如油”,还别不信,这不,已经有些地区少雨干旱的现象出现了。本来到了清明时节是多雨的,特别是到了谷雨之前这段时间,降雨应该是接连不断的,否则少雨旱情加剧,就会影响水稻等农作物的播种。当然,不仅仅是影响到水稻不能种,就是小麦和油菜夏季要收割的农作物在需要降雨的时候不降雨,都会带来减产或歉收的年景的。
目前来说,干旱不干旱是农民们最关心的问题,因为没有比缺水出现干旱更加影响粮食收成了。一般来说,只要雨水多,这个年景就不会差,如果旱情加剧,那就是会影响到全链条农产品的减产的。农民们不就是为了粮食多产才对生活有盼头的吗?如果出现旱情了,农民们又白忙活了。不仅成本收不回来,还要赚钱去购买粮食吃了。
有句老话说“干旱不干旱,农谚能预兆”,到底农谚是怎么说的呢?
“七龙治水,河断地裂”
这句农谚从灶马头预测年景来看,今年是出现的年景是七龙治水,预兆的年景会是非常干旱的。
七龙治水,本意是需要七条龙来同时带来降雨天气,这样才能保证雨水不缺的。一般来说,龙越少,降雨越多。而如果龙越多,说明天气越干旱,旱情会越严重的。
而今年是正月初七是甲辰日,根据习俗说法就是“七龙治水”的年景,以此来判断的话,今年将会是大概率出现阶段性旱情的。因此,现在是清明时节,晴天少雨天气,干旱范围在扩大,不过,旱情也是可能会是阶段性的。极端干旱天气可能还是比较小的。
“双春闰六月,三伏不见天”
这句农谚说的是在双春年且出现闰六月的年景,将会是在三伏天的时候出现非常少的雨天,说明到时候热得不见雨天。人们在这么干旱少雨的夏季,要酷暑难耐了。具体来分析:
“双春闰六月”,这里说的是今年农历年间会经历两个立春节气。第一个立春在正月初六,第二个立春会是在腊月十七的。这里一年两个立春节气,说明这个年是有非常长的时间了。这也是说的在六月之后出现闰六月。六月到闰六月,说明今年夏季不止是四五六三个月了,而是还要加一个闰六月。因此,今年夏季最热的时候将会是增加了一个月时间了。但是三伏天的时候正是上蒸下煮,热得不敢出门了。
这样的年景很显然是会出现极端少雨年景的,夏季可能要热到哭了。
“季春雨如金,三夏干旱来”
这句农谚说的是在春季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出现了春雨像金子一个金贵的,说明降雨少,干旱出现了。预兆到了三夏时节,也就是指的整个夏季都可能是干旱少雨的年景的。
可见,这是可能会出现极端干旱天气的。当然,我们也要明白,这只是老祖宗留下的经验说法,只能当做经验参考,不具有权威性的。
来源:三六五说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