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肝黄金期 中医三招退结节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9 22:13 1

摘要:《黄帝内经》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这句话揭示了春季养肝的自然规律和重要意义。

呵护健康 从这里开始

We Care for Your Health

春季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是人体阳气升发、陈旧发散、恢复生机的关键时期。

中医五行学说将春季归属于木,木性生发,与肝的生理特性相契合。

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春季阳气升发,正是肝气舒展的最佳时机。

《黄帝内经》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这句话揭示了春季养肝的自然规律和重要意义。

在这个时节里,科学合理地养肝,不仅可以调节人体机能、预防疾病,为全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在疏肝解郁的基础上还能养出好气色。

一、结节与肝气郁结的关系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其中,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尤为密切。我们常听到的结节,很大程度上与“气”有关。

中医认为,足厥阴肝经是一条从脚到头贯穿人体的能量通道,它的走向经过之处如腹部、胁肋部、颈前部等,这些部位如果经络不畅、气滞血瘀,易形成所谓的“结节”。

结节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经过气结 (情绪)、痰凝 (代谢)、血瘀 (循环)、结节(实质)几个环节,因此情绪是重要因素,而根源在“肝”。

多数结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常处于郁闷和焦虑的情绪状态。这种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肝主疏泄,肝气一旦郁结,就无法正常发挥疏泄功能,体内的津液运行也会随之受阻。

津液停滞,凝聚成痰,与体内的“湿”相互纠结,再加上气机不畅,气血瘀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结节、肌瘤等健康问题。

因此,调理结节,还需从肝入手,疏肝理气。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保持肝脏本身功能及其他脏腑功能协调有序的重要条件。气机不畅,肝气郁结,就是生病的开始。

二、“一推、一举、一茶”三招春季巧养肝

(一)一 推

“一推”是指推揉期门穴。期门穴是肝经的募穴,被称为人体的“出气筒”。位于胸部乳头直下方第6肋间隙处,前正中线旁开4寸。

经常按摩或针刺此穴,能有效排出体内的闷气、怒气,起到调节肝经气血、疏肝解郁的作用。

可以自己推胁肋部以线代点来回推揉,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肝经的经络和穴位,帮助疏通肝气,促进气血运行,缓解身体的不适症状。

(二)一举

可以理解为托举,通过双手向上托举,对抗发力达到牵拉锻炼协肋部肝经的目的。

可以按八段锦的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锻炼抒发肝经之气,配合呼吸越慢越好。

20次为一组,一天建议做3-5组,室外太阳光照射下锻炼更为宜。

(三)一 茶

春天主生发,大麦茶的特性顺应春天生发的特性,借助此特性可以帮助春天调肝养肝,经常喝大麦茶可以促进消化,疏肝利气,帮助调整肠胃的功能。

取大麦茶6克,热水冲泡后饮用即可。

湿气重可以配陈皮3克,血亏的可以加大枣2枚帮助补血美容养颜。

三、春日养生调理小建议

● 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是春季养肝的重要方法。宜多食绿色蔬菜,适量食用酸性食物,如柠檬、山楂等,以柔肝养肝;少食油腻辛辣,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 起居调摄

起居调摄对春季养肝至关重要。春季宜早睡早起,顺应阳气升发之势;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球类、八段锦等,以舒展肝气。

● 情志调节

“结节”的问题在中医角度和情志问题息息相关,情志调节是春季养肝的关键。肝喜条达而恶抑郁,保持心情舒畅尤为重要。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交友等方式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这与中医养肝理论相契合。

来源:北京港澳国际医务诊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