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9日,安克创新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4月7日接待AXA Investment Managers Chorus Limited、Bank of America Securities, LLC、Batach Sophia Assets Manage
2025年4月9日,安克创新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4月7日接待AXA Investment Managers Chorus Limited、Bank of America Securities, LLC、Batach Sophia Assets Management CO.LTD、BEST INVESTMENT CORPORATION (CIC Group)、BOYU CAPITAL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 LIMITED等262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安克创新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1人,为证券部总监、证券事务代表曾旖。调研接待地点为公司会议室、电话及网络会议。
据了解,安克创新作为智能硬件企业,已全面启动应对中美关税政策动态变化的机制,并致力于将挑战转化为发展契机。公司历经多次全球风波不断进化,坚定重研发、重用户体验和产品创新的决心,2025 年将进一步投入产品创新等战略方向,持续深耕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在复杂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增长,还将持续与股东分享经营成果。
据了解,在问答交流中,对于新一轮关税加征的影响,公司拥有良好毛利率和品牌粘性,已做好充分准备。应对措施包括提升核心竞争力、全链条降本增效、探索新兴市场增量等。在新品类和新市场的拓展方面,没有减缓计划,且开拓力度加大。
据了解,对于公司在市场竞争更激烈品类中的提价和盈利能力,未受明显限制。新能源品牌 AnkerSOLIX 的相关产品线均有发展潜力。东南亚供应链比例动态调整,可转债发行时间和价格将综合确定,去年的收入增长并非依赖高打折频率。
调研详情如下:
环节:情况介绍、问答交流。
一、近期情况简介
当前,中美关税政策的动态变化引发广泛关注,实施细节与执行力度仍处于动态博弈中。
作为一家专注于卓越产品和用户体验的智能硬件企业,公司清晰认识到,在今天全球化时代下,全球领先消费电子品牌绝大部分都是以中国、东南亚为主的供应链体系,今天大家面对的是同样的考验。
公司当前已全面启动应对机制,积极迎接挑战、力争穿越周期,致力将挑战转化为提升运营韧性、优化未来战略布局的历史契机。
回望过去,再动荡的外部危机都不能阻碍一家公司迈向卓越与伟大,2008年的金融危机、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2024年的消费降级等,每个阶段都会有真正卓越的公司脱颖而出,而安克创新也经历过其中的几次全球风波,不断进化,成长为今天拥有超5000名员工、2亿用户、业务遍布146个地区与国家、年收入即将跨越200亿元人民币规模的企业。
外部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坚定了公司自己重研发、重用户体验、重产品创新的决心。
2025年,公司会进一步投入产品创新、品牌心智建设、全球化柔性供应链等战略方向上去,持续深耕技术极致创新与全球化品牌能力建设,坚持长期主义,目标是打造真正的全球化企业,通过持续的价值创造与用户需求实现,在复杂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增长。
此外,在保证正常经营和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公司也将持续与股东分享经营业绩成果,为稳定市场发展、提振投资者信心贡献一份力量。
二、问答交流
Q1:新一轮关税加征后,对公司经营有何影响?
A:关税加征主要影响成本端,但公司拥有良好的毛利率和较强的品牌粘性,与用户连接紧密,因此内部对未来的展望并未过度悲观。实际上,自2022年起,公司就已经考虑过未来可能面临的极端情况,并开始为可能出现的变化制定预案。因此,当这些不利因素真正出现时,公司已做好充分准备,按既定规划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Q2:除了产能转移和价格调整之外,公司还有哪些应对关税的手段和措施?
A:首先,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最关键的措施。公司将通过极致创新、持续投入研发和提升品牌影响力,强化产品创新力,增强与消费者的链接,提高品牌议价权和溢价能力,保障自身在市场竞争中持续处于优势地位。
其次,持续开展全链条降本增效。公司将进一步优化产品设计和过程管控,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与规模效应,在不降低品质前提下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最后,探索新兴市场增量,分散区域政策风险。公司近年持续大力开拓欧洲、东南亚、澳大利亚、拉美等非美国市场,中国大陆也会是持续投入的重点潜力市场之一。
Q3:关税背景下,公司在储能新产品线和澳新等新市场的拓展是否会减缓?
A:在新品类方面,公司目前没有减缓进展的计划。事实上,消费级储能品类依然是公司今年的重点战略方向,主要覆盖便携式储能、阳台光伏和户用储能等细分赛道。
其中,公司户用储能已增加覆盖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未来也将继续开拓新的市场;便携式储能和阳台光储则在欧美市场表现优异,公司已成为全球阳台储能市场的领导者。
在新市场方面,公司对于非美市场的开拓力度仍在加大。以欧洲为例,过去两年欧洲进入经济复苏阶段,加之公司此前在此区域的布局较为初步,目前看无论是从区域覆盖上抑或渠道覆盖上仍有较大发展潜力。公司当前正积极开拓东北欧、中欧等潜力区域,并将通过更精细化的运营提高在欧洲市场的渗透率,包括通过调整产品组合来满足区域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此外,公司也将持续在东南亚、拉美、澳大利亚、中国大陆等潜力市场发力。
Q4:公司属于多品类企业,以便携式储能和扫地机器人为例,这类市场竞争相对更激烈的品类,公司提价能力和盈利能力是否会受到限制?
A:公司作为多品类企业,在便携式储能和扫地机器人这两个细分品类中,提价能力和盈利能力并未受到明显限制,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和事实论据:
便携储能和扫地机器人这两个领域主要由中国企业主导,面临的情况相似。因此,关税问题对所有的影响是相同的,大家都在成本端承压。
关于提价能力,2024年公司储能业务收入规模预计突破30亿元人民币,且未来有望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展现出较强的产品竞争力及议价能力。同时公司产品聚焦中高端市场定位,具有一定的溢价空间,未来也将持续依托于强大的技术与产品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消费群体,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在差异化场景下的更多需求,提升自身价值创造能力。
在扫地机器人领域,安克在2024年推出的新品eufyX10Pro售价799美元,销量表现良好,后续推出的更高价位产品也获得了市场认可。公司通过不断改进产品性能和功能,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同时,eufy(悠飞)在北美已成为知名智能家居品牌,拥有丰富的产品矩阵,覆盖了清洁、安防、母婴等多个细分品类。公司可依托智能家居生态布局和会员体系,进一步增加家庭用户的数量,提升用户体验,增强消费者粘性,这亦是公司相对于其他市场参与者的一大优势。
Q5:公司新能源品牌AnkerSOLIX下覆盖了便携式储能、阳台光伏和户用储能,哪一块会是公司未来重点?
A:AnkerSOLIX品牌当前布局的便携式储能、阳台光储及户用储能三大产品线,均是基于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不同市场场景的需求特征,而进行的战略性产品矩阵构建。
便携式储能作为公司在储能领域最早布局的品类,近年来通过技术迭代持续突破产品性能边界,例如2023年推出的FX3800型号凭借6000W功率与家庭电网接入功能,实现了从户外场景向家庭应急供电场景的延伸,展现了该品类在技术延展性上的潜力。
阳台光储业务则依托欧洲市场能源转型带来的清洁能源旺盛的需求,叠加即插即用式阳台光伏的政策红利,以创新的阳台储能产品Solarbank系列开创阳台储能这一品类并且不断拓展品类边界,该领域当前正处于市场需求爆发阶段。
户用储能产品则精准定位欧美和澳大利亚独栋住宅市场,得益于当地强备电需求(北美),高电价环境与政策补贴(欧洲/澳大利亚),该品类在家庭能源自主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市场驱动因素来看,阳台光储在欧洲市场渗透率提升空间、户用储能在欧美澳政策红利周期、便携式储能在北美强备电需求和全球户外经济浪潮中均具备持续增长动能。这种战略布局既保持了产品组合的市场适应性,又通过差异化定位实现了各品类间的协同效应。
Q6:目前在东南亚的供应链占公司整体供应链的比例是多少?
A:根据公司《募集说明书》公开披露,2021年公司境外供应链产能占比约为15%,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该比例稳定在12%左右。
2024年7月起,公司进一步加速供应链多元化布局,目前对美出口产品中近半数实现海外生产,但该数值属于动态调整范畴,受成本结构、物流效率及地缘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会定期根据供应链韧性建设目标进行优化配置。2025年,公司会进一步投入全球化柔性供应链等战略方向上去,持续强化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和响应速度。
Q7:可转债的发行时间和价格是否已确定?
A:公司可转债预案发布于2022年6月,是公司当年基于未来发展战略,以及对国际贸易环境极端变化可能性的评估,前瞻性启动的战略资金储备措施。
2025年2月,公司已取得监管机构对可转换债券发行的正式批复,依据相关规定需在获批后12个月内完成发行工作。公司将综合考虑资本市场环境、公司情况等科学选择发行时间窗口,具体实施细节将严格遵循信息披露规范通过公告形式对外披露。
关于发行定价,将根据发行时的市场环境、投资者需求及条款设计等要素综合确定,具体细节将在发行公告中予以披露。公司始终遵循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规范,发行相关事宜请以公告为准。
Q8:去年的收入增长是否部分得益于较高的打折频率?如果现在降低打折频率,是否会下调增速?
A:公司收入增长并非主要依赖于较高的打折频率。从已披露的2024年半年报及三季报来看,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同比均实现显著提升,这清晰表明公司收入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源于产品技术迭代、服务品质升级以及品牌价值提升带来的价值创造能力增强,而非依赖价格竞争策略。
公司始终将“以用户价值为核心”作为经营准则,通过持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与服务响应质量,构建起差异化竞争优势。这种价值驱动型增长模式使得公司具备在不同市场环境下保持增长韧性的能力,而短期策略调整更多体现为动态市场应对措施,其影响将通过产品溢价能力与用户价值创造进行有效对冲。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