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9日至10日,由安徽中医药大学与安徽省中医药健康协同创新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安徽省中医药健康协同创新发展大会”在亳州召开。大会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产教融合·协同发展”为主题,与第41届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世界中医药博览会同期举办。
9月9日至10日,由安徽中医药大学与安徽省中医药健康协同创新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安徽省中医药健康协同创新发展大会”在亳州召开。大会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产教融合·协同发展”为主题,与第41届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世界中医药博览会同期举办。
大会设立1个主会场和5个平行分会场,汇聚了国医大师、政府部门领导、高校学者、医疗机构负责人和产业代表等四百余位嘉宾,共同探讨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协同发展之路。
国医大师张大宁,亳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汪冬,亳州市政协副主席张传宾,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帮友,安徽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魏骅,安徽省中医药健康协同创新学会会长张永群等领导及嘉宾出席开幕式。
汪冬在致辞中表示,亳州自古便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承地,本次大会为亳州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中医药康养人才交流平台,将有力助推亳州打造中医药康养人才孵化基地。魏骅在致辞中强调了中医药教育与科研融合发展的重要性,为与会者指明了中医药学科发展的方向。张帮友则从政策层面分享了中医药行业发展的最新导向与实践路径。
开幕式上,亳州市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同志作了全国中医药康养培训基地暨华佗中医药康养产业学院建设主题发布。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整合政府、高校、企业资源,构建产教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医药康养产业输送专业人才。
随后,举行第一届中医药健康科普大赛颁奖仪式。张帮友副局长、张永群会长分别为网络人气奖、优秀组织奖获奖代表颁奖,表彰在中医药科普传播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与个人,展现了中医药工作者在科学普及方面的创新活力和智慧,为中医药文化传播注入新动力。
在学术讲座环节,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首先作了《中医学的双重属性与发展》专题讲座,从哲学高度阐释了中医学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杨文明教授分享了《中医药治疗罕见病的现状、挑战与探索》,展示了中医药在疑难病领域的独特优势和研究进展。北京同仁堂研究院副院长迟玉明教授讲解了《经典名方研发和生产转化关键技术问题及解决策略的探讨》,为经典名方的现代化开发提供了实用解决方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席创新官夏敏教授分享了《中科大一附院医学创新团队搭建与创新实践分享》,介绍了医疗机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
9月10日上午,五个专题分会场同步开设,开展深度学术交流。徐经世国医大师学术思想与“华佗医学”中医康复研讨班聚焦国医大师学术传承和中医康复技术发展;第二届针推康复会议暨杨骏全国名中医学术思想研讨班探讨针灸推拿在康复领域的应用与创新;第二届老年健康高峰会议暨睡眠障碍规范化诊治培训班关注老龄化社会中的健康问题和睡眠障碍诊疗规范;安徽省中医药健康协同创新学会健康科普分会成立大会暨全省中医药健康科普实践能力提升班成立专业科普组织,致力于提升中医药科普能力;医院高质量发展会议探讨了新形势下中医院高质量发展路径和模式。各分会场汇聚了领域内专家学者,通过专题报告、案例分享、互动讨论等形式,深入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参观了亳州市养生会客厅,实地考察了亳州中医药养生文化的发展成果,体验了当地特色养生项目,为本次学术交流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次大会作为安徽省中医药领域的重要学术盛会,为促进中医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供了高端交流平台。学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医药强国战略实施贡献力量。
来源:安徽省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