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书单70 | 丈量世界的不同尺度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6 08:51 2

摘要:当这两个最简单也最艰难的问题出现在14岁少女苏菲的面前,一场奇妙的哲学之旅就此展开。这本书不是枯燥的哲学史,而是一部悬念迭起的小说,一部穿越三千年的思想探险记。

HI! NEW TERM

丈量世界的不同尺度

你好呀 | 我亲爱的朋友

学期伊始,推荐给大家三本书

希望其可以作为三把“尺子”

获取理解世界,阐释生命的不同尺度

苏菲的世界

丈量思想的深度

【挪威】乔斯坦·贾德

“你是谁?”

“世界从何而来?”

当这两个最简单也最艰难的问题出现在14岁少女苏菲的面前,一场奇妙的哲学之旅就此展开。这本书不是枯燥的哲学史,而是一部悬念迭起的小说,一部穿越三千年的思想探险记。

作者乔斯坦·贾德用最巧妙的方式,让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黑格尔这些名字不再只是教科书上的考点,而成为了故事中活生生的人物。你会跟着苏菲一起困惑、思考、恍然大悟。

大学之大,首先在于思想之大。这本书将给你一把测量思想深度的尺子,让你学会追问本质,而不仅仅是记住答案。

愿你如苏菲一般,永远保持发问的勇气,永远对世界充满惊奇!

看不见的城市

拓展想象的维度

【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

马可·波罗向忽必烈汗描述他旅途中的城市:用记忆建造的城市、用欲望建造的城市、用符号建造的城市...每一座城市都是一个隐喻,一种存在的可能。

卡尔维诺的文字轻盈如羽毛,却蕴含着千钧之力。他笔下那些不存在于地图上的城市,或许比真实城市更接近本质。

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记忆中的城市添砖加瓦,用经历、遗憾与期待搭建专属的精神版图。书中对“城市异化”的反思更具现代性:当城市扩张到超出人类感知,当钢筋水泥取代人情温度,我们是否也成了“看不见的城市”中迷失的居民?这种对空间与人性的探讨,让这本书超越了时代,成为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

你将生活在一个新的环境,遇见新的人。这本书教会你的,是如何看见看不见的——看见专业背后的逻辑,看见关系中的暗流,看见平凡日常中的奇迹。

丈量价值的重量

【德国】尤迪特·沙朗斯基

当我们谈论“失去”,往往想到的是眼泪与遗憾,但德国作家尤迪特·沙朗斯基的《逝物录》却用12件永远消逝的事物,为“失去”写下了一首温柔的赞歌。这本书既是一部跨越时空的“记忆碎片集”,也是一场关于文明、自然与人性的深刻对话,让我们在空白中看见完整,在消逝中触摸永恒。

作为作家与艺术家的双重身份,沙朗斯基赋予了这本书独特的“视觉叙事”:她为每件逝物配上手绘的黑白插图——比如里海虎的轮廓被模糊处理,仿佛随时会消散在纸页间;萨切蒂别墅的平面图旁,标注着“此处曾有喷泉,水声如诗”。文字与图像的交织,让“消逝”不再是冰冷的事实,而成为一场可触摸的梦境。

读这本书,像是在参观一座关于失去的博物馆。你会发现,有些价值只有在失去时才能被真正衡量。

在一切都讲求“有用”“有效率”的时代,这本书给你一把不同的尺子,去衡量那些无法用功利标准测量的价值:美、记忆、逝去时光的意义。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