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启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9 19:06 2

摘要:截至3月31日收盘,生物医药板块206家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报,整体营收同比净增342亿元,归母净利润提升76亿元,表面繁荣之下却暗藏结构性分化:16家科创板“-U”未盈利创新药企营收突破161亿元,亏损收窄86亿元;而中药、医药商业、医疗服务等板块收入缩水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何时能穿越周期低谷?问题的答案或许仍隐于迷雾之中。但资本市场最新披露的财务数据,已然为行业破局路径勾勒出清晰脉络。

截至3月31日收盘,生物医药板块206家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报,整体营收同比净增342亿元,归母净利润提升76亿元,表面繁荣之下却暗藏结构性分化:16家科创板“-U”未盈利创新药企营收突破161亿元,亏损收窄86亿元;而中药、医药商业、医疗服务等板块收入缩水数十亿元,形成鲜明反差。

这一“冰火两重天”的格局,折射出行业底层逻辑的深刻变迁。创新药企在过去几年通过技术积累与战略转型,逐步打通“研发烧钱-价值重构-商业闭环”的升级链路;传统板块则陷入存量竞争泥潭,面临市场萎缩与竞争加剧的双重挤压。当产业分化成为新常态,“适者生存”的法则正加速行业洗牌。

那么,面对市场从无限增长到有限存量竞争,制药行业的各板块该如何守住存量,找寻新增量?

下沉基层市场,开拓增量需求新空间

当前,基层市场开拓正从“渠道下沉”向“价值深潜”迭代。通过数字化营销和患者全周期健康管理能力的提升,药企正在与患者建立长期联系。例如,随着互联网巨头跨界竞逐,线下渠道正加速向“健康管理服务”升级,这为药企提供了新的合作机会。

此外,处方外流红利和AI精准营销生态的协同效应,正进一步重塑药企销售增长逻辑。药企通过与互联网医院、医药电商等平台合作,利用AI技术进行精准营销,提高营销效率和患者依从性。这种模式不仅满足了县域市场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还为药企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可以预见,通过创新的营销模式和健康管理服务,药企在满足县域市场的需求的同时,还将实现销售增长和患者价值的双赢。

合作补强资源,实现市场扩张新突破

在技术突破与资本助推的双轮驱动下,一个新共识是,中国制药企业正通过合并与合作重构全球竞争力版图,“买技术、购渠道、纳人才”成为共同的进阶路径。

同时,资本的助力也在加速中国制药企业的全球化布局。一方面,跨国药企通过并购和授权合作深度绑定中国创新力量。例如,阿斯利康“重仓”押注中国创新药管线,百利天恒与BMS达成近百亿美元的全球战略许可及合作交易。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药企的全球化布局也在加速。2024年中国创新药BD交易首付款总额首次超过一级市场融资额。

通过这些举措,中国制药企业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还在全球市场中通过合作与并购重构了竞争力版图,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攻防新兴赛道,锚定未来增长新动能

进入2025年以来,来自中国的AI工具DeepSeek也因比肩OpenAI的技术水平于全球走红。

与此同时,中国前沿创新药正以"技术攻防"战略重塑全球医药竞争格局,在AI+新药研发、ADC、双抗、CAR-T等前沿领域形成独特优势。2024年全年有20余款国产ADC药物达成海外交易,交易总金额超过百亿美元;CAR-T疗法以CD19、BCMA靶点突围,传奇生物西达基奥仑赛注射液年销售额冲击10亿美元,展现全球BIC实力。

可以预见,凭借在前沿技术赛道的深度探究,依托国内临床资源优势,通过专利组合布局构筑“技术护城河,中国创新药企即将实现工程化优势升维到底层创新领衔全球,并最终实现从“快速跟进”到“全球创新”的跨越。

加强基础研究,打造创新突破新高地

当前我国医药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集采常态化倒逼企业摆脱“Me-too”“Fast-follow”路径依赖,而全球生物技术革命正开辟基因治疗、核酸药物等新竞争维度。但基础研究薄弱严重制约我国源头创新突破:中国FIC药物占比仅33%,远低于美国的81%,且已上市国产新药中真正源自本土的原创靶点近乎空白。

行业共识表明,新药研发已进入由底层技术驱动的新纪元——AI技术正突破“双十定律”桎梏,新技术、新靶点持续改写治疗范式。在这场以“新”制胜的产业变革中,中国Biotech亟需在源头创新层面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而非局限于工程化改良的“创新舒适区”。

推进国际进程,激活存量增长新引擎

2024年以来,BD交易量价齐升、全球化战略纵深推进、投融资加速流动——这些现象级趋势的底层逻辑,均指向产业协同范式的革新。现金流充足的大药企,吸纳专注研发的Biotech管线,为未来竞争蓄力;本土药企靠License-out、“NewCo”等多元化方式出海,实现研发价值释放与全球市场准入的双重突破……

例如近期发布财报的恒瑞,营收净利双增,归母净利润更是达63.37亿元,同比增47.28%。这背后离不开过去几年间13笔创新药海外授权合作的BD成绩。

盈利,几乎成了全体创新药企在2025年财报季的焦点。

可以预见,通过全球战略协同构建的开放式创新生态,正成为本土创新药企打通“烧钱”研发向全球商业价值转化的关键通路。

一个时代的结束,往往意味着那个时代的非理性成分结束,那个时代的乱战结束,那个时代违背常识的赚钱方式结束。但是,对诚实的人而言,时代永不变,只是时代的旋律回到常识、回到市场、回到竞争、回到价值创造。

无锡集聚了阿斯利康、药明康德、GE医疗、费卡华瑞、辉瑞制药、天江药业等骨干企业,在CXO、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特医食品、现代中药颗粒等领域,具备全球或国内竞争力。充分体现了存量时代的竞争法则:在细分领域做到全球不可替代性,比盲目追求规模扩张更重要。

2025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将于2025年5月16日~18日在无锡举行,大会聚焦“太湖论健 智领未来”为主题,邀请全行业共同探索产业转轨期的生存法则与增长密码,用一次研发端、工业端、商业端、资本端全产业链互联,打造研、产、销、金一站式的生态合作平台。

共同去寻找在创新与合作构筑行业新生态的过程中,基层市场开拓、产业合作、新赛道/新技术探索、基础研究能力提升以及国际化2.0时代构建竞争优势等行业横切面,如何描绘新增长曲线?当行业竞争加剧成为共识,产业进入转轨期,走进淘汰赛。我们要做的有哪些?

欢迎莅临大会,共同助力产业创新持续新航程,擘画生物医药新蓝图!

来源:E药经理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