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12月19日,一群警察闯入了住在曼彻斯特的杰瑞·林恩·伯恩斯家中。
2018年12月19日,一群警察闯入了住在曼彻斯特的杰瑞·林恩·伯恩斯家中。
在经过警方的一番调查询问后,认定伯恩斯在1979年涉嫌谋杀了美国一名叫作米歇尔·玛丽·马丁科的女高中生,并将其逮捕。
此事一出,立刻震惊了整个美国。
1979年,马丁科在一家购物中心的停车场内,被人发现她全身上下有29处刀伤,早已死去。
米歇尔·玛丽·马丁科
由于当时没有摄像头和DNA技术,以至于凶手一直逍遥法外,这场“停车场谋杀”也被列为悬案。
直到39年后,警方这才查出真凶。
但谁也没有想到,在亲人和邻居眼里温和善良的伯恩斯竟会是杀人犯!
当年的谋杀案到底是怎么回事?警方是如何锁定凶手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真相吧!
2005年,警探道格·拉里森接手了这个案件,要对这宗尘封了26年的悬案重新进行调查。
拉里森还是马丁科高中时期的同学。
两个人在高中时期并不相熟,但拉里森对她印象深刻。
二人就读于锡达拉皮兹肯尼迪高中,马丁科时年18岁时有着一头漂亮的金发,亭亭玉立、性格活泼。
米歇尔·玛丽·马丁科
并且她在学校里的成绩非常优异,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
她凭借出众的外貌进入了橄榄球比赛的啦啦队,加入了“旋转舞队”。
除此外她还参加了学校的戏剧社团,又是肯尼迪女子合唱团的一员。
可以说当时的她风采夺目,是学校里面的“明星人物”。
但马丁科的人生并不是幸运的。
据她的母亲珍妮特回忆说,自己是在44岁时才生下了马丁科。
因为经历过5次流产,马丁科一出生便患有先天性脊柱侧弯,只能从脖子到臀部插一根支具行动。
这就使得马丁科在年轻时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玩耍,天天待在家里。
米歇尔·玛丽·马丁科
虽然马丁科还有一个比她大12岁的姐姐,但全家人都像捧着掌上明珠一样爱护着她。
可她并没有被人生的不幸打倒,在14岁时她战胜了病魔去掉了支具,从此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个阳光开朗又积极向上的美少女。
在遇害前,她计划报考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室内设计专业,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一场意外,把这个坚强又美丽的“花朵”彻底毁灭了。
1979 年12月19日,马丁科和朋友们一起参加了肯尼迪合唱团举办的晚会。
活动结束后,马丁科邀请她的朋友们一起去韦斯特代尔购物中心购物,但朋友们都觉得太晚就拒绝了。
马丁科只好自己一人前去。
她最后一次出现在外人面前是在晚上九点,之后便失踪了。
直到次日凌晨两点,马丁科的父亲艾伯特见女儿迟迟未归,这才选择报警。
两个小时后,警察在购物中心停车场内找到了马丁科的轿车。
此时惨剧已然发生,马丁科倒在了车内的座位上,浑身是血早已身亡。
经法医鉴定,她的脸部、颈部和胸部被刺了 29 刀,死亡时间正是19日的20点之后,22点之前。
车内虽然都是血迹,但并没有留下凶手的指纹和凶器。
再加上没有目击证人提供有力线索,警察毫无头绪地寻找凶手就像是大海捞针。
一直到1986年此案始终没有被破获,该案件便被列为悬案就此搁置。
马丁科的父母早在1995年和1998年先后去世,没有看到杀害女儿的凶手落网成为了二人此生最大的遗憾。
但这件事在拉里森的心里挥之不去,后来当上警察的他一心想为这个同学讨回公道。
只可惜拉里森翻阅当年的卷宗后,认为能用得上的线索少的可怜。
不过好在此时DNA技术已经得到了突破,可以用于刑侦破案,也为这起谋杀案的破获带来了转机。
拉里森重新整理线索后,发现马丁科的裙子上、车里以及牙齿上都残留着血迹。
他立马采集血液进行化验,从三处血迹里检测出了一位男性的DNA。
拉里森推断马丁科当时一定与凶手进行了殊死搏斗,并用牙齿咬伤了他,这DNA就是凶手的。
米歇尔·玛丽·马丁科的衣服
他感慨万千,说如果能找到真凶,是马丁科帮助了他们。
可DNA数据库的样本何止千万,要尽快匹配到正确的样本必须找对方向。
为此,拉里森找到了当年参与此案的警探了解调查情况。
经过询问后他得知,在案发后警察迅速赶到了现场。
调查后发现轿车外并没有血迹,那么凶杀现场就被认定在车内。
因为现场没有留下凶手任何指纹,可以推断凶手当时戴了手套,是蓄谋已久。
而且马丁科钱包里购物用的180美元现金还在,她身上的衣着整齐也没有遭到性侵的痕迹,说明凶手不是劫财和劫色。
再加上凶手连刺29刀,警方大致推断这是一场熟人蓄谋已久的报复性仇杀。
了解到这些后,当时警方的调查方向就先从马丁科身边有过节的人入手。
第一个被怀疑的对象就是马丁科的前男友安迪·塞德尔。
两人是在一场滑轮会上相识的,后来交往了两年,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就分手了。
可马丁科的朋友约翰·斯通布雷克告诉警方,分手后安迪到处都在打听马丁科最近的感情状况。
并且有目击者称,安迪在案发当晚,和马丁科在购物中心见过面。
警方第一时间将安迪带回警局审问。
可安迪的母亲却给出了他的不在场证明,安迪在当晚8点已经回到家了。
虽然安迪母亲有可能为了儿子做假证,但警方并无有力证据只能放了他。
没过多久,安迪在马丁科葬礼上的怪异表现再次引起警方怀疑。
他抱着马丁科的尸体大哭问着:
“你到底爱我还是迈克?”
迈克·威里克是马丁科另一位男友,但因为案发时他不在当地就洗脱了嫌疑,相比之下还是安迪更可疑。
马丁科美丽且优秀,有很多男生喜欢她,争风吃醋因爱生恨并不是不可能。
还有一位嫌疑人,就是最后一次在商店见到马丁科的特蕾西·普莱斯。
特蕾西在购物中心工作,也曾多次去学校找马丁科,是她的追求者之一。
但警方调查后也没找出任何证据,证明他与此事有关。
后来没有突破点的警方开始在电视、报纸、广播中呼吁群众提供线索,并拿出一万美元作为悬赏。
很快就有200多人纷纷提供了线索。
有人说在商场看到了马丁科被人尾随,还讲述了嫌疑人的信息。
警方还根据两名目击者的描述,绘制出了嫌疑人的画像。
那是一个二十出头、棕色卷发、棕色眼睛、身高6英尺的白人男子。
嫌疑人画像
为了破案,警方还照着画像走访了数百人,对其中30多名相像的嫌疑人进行催眠审问,但都一无所获。
更有甚者,一名女子在案发几个月后曝出自己在停车场,亲眼看到了马丁科的轿车旁站着一名男子。
但当时是凌晨2点并不在案发时间内,信息并没起到多大作用。
还有人把目标锁定在此案一个月前曾入室强奸的犯人身上,不过他极力否认此案与他有关。
虽然当时的这些线索最终都不了了之,但不管怎么样,这些线索都帮拉里森缩小了调查范围。
于是他快马加鞭,将这些嫌疑人一一进行DNA比对。
但结果竟无一人匹配,还帮几十名嫌疑人洗脱了怀疑。
眼看只差临门一脚,却又失之千里。
案件的破获再次进入了死胡同中,警方的DNA数据库也没有找到凶手的样本。
一转眼十年过去,拉里森仍旧无法帮自己的老同学找出真凶。
时间来到2015年,此时DNA的技术再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马丁科被杀案件,终于在一名叫马特·丹林格的警探手里迎来了希望。
马特的父亲哈维·丹林格正是1979年第一时间接手该案件的警探。
马丁科惨死的画面对哈维来说是历历在目,三十多年来警方始终未能破案,也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那时的马特年纪还小,但对此案已有耳闻,现在他要帮父亲完成这件没有完成的事。
当时的DNA技术,已经可以为凶手模拟出画像了。
马特立刻运用这项技术将凶手的画像绘出,随后他发现凶手竟然是一个着金发、蓝眼睛的男人,这与当初的画像大相径庭。
换句话说,因为当初技术不成熟,目击者提供的线索又模糊,造成这么多年的调查走了很多弯路。
新的画像一经放出,又有许多群众提供了一百多条线索,但仍旧对不上。
马特甚至一度怀疑三十多年过去了,凶手是否还活在世上。
但无论如何只要有希望他就不肯放弃,一定要赶在凶手老死之前把他绳之以法,让他接受该有的法律制裁。
2018年4月,一则新闻迅速在美国社会各界引起轩然大波,逃匿四十年的“金州杀手”被捕了。
约瑟夫·詹姆斯·迪安杰洛
金州也就是加州,杀手名叫约瑟夫·詹姆斯·迪安杰洛。
从1976年到1986年的十年间,先后在加州犯下120宗入室盗窃案、50宗性侵案以及12宗谋杀案。
受害人从未成年到中年都有,可谓令人发指。
该嫌疑人反侦察能力极强,几十年来没有给警察留下任何有力线索。
处理此案的警探曾惊呼:“他好像凭空消失了!”
约瑟夫·詹姆斯·迪安杰洛
后来美国警方在2017年6月份悬赏5万美元再次通缉此人。
谁承想,今年拿到线索后只用了6天时间便抓到了嫌疑人。
原来是一名警探,从迪安杰洛的作案现场找到了一样带有他DNA的物品,然后利用“家族谱系测试法”锁定住了他。
这简直是光速破案,让40年来寻找凶手的警探们都大感震惊。
原来,国家的DNA数据库只能存放有犯罪记录的人的DNA样本。
若对其进行一一比对,如果没有匹配成功那就再也找不到了。
可是现在,DNA可以通过一个样本找到整个家族,甚至血缘关系更远的人。
很多孤儿寻亲就用了这办法。
警方就是先通过DNA找到了迪安杰洛家族的一名远亲,之后顺藤摸瓜抓到了他。
这也给了马特启发,杀死马丁科的凶手或许也没有DNA样本,可以采用这个方法。
果不其然,利用新的技术马特找到了一名女子。
再根据这名女子的家谱层层剖析,将目标锁定在了家谱第三个分支中的三名亲兄弟。
这三兄弟生活在艾奥瓦州曼彻斯特,距离案发地只有50公里,完全有作案机会。
随后警方秘密的监视三人,并寻找机会采集他们的DNA样本。
很快,三兄弟中杰瑞·林恩·伯恩斯的DNA被检测出与凶手一致。
12月19日,正是马丁科被杀的日子。
马特和拉里森为了纪念马丁科,选在39年后的这一天上门将凶手逮捕。
杰瑞·林恩·伯恩斯
伯恩斯是一家粉末涂料公司的老板,几十年来没有犯罪前科,为人亲和。
在被捕之前,他是家人眼里的好丈夫好父亲,是邻居眼里的好街坊。
这样一名奉公守法的公民。竟然是残忍杀死花季少女的凶手?!
伯恩斯的家人朋友不愿意接受,他本人也不肯承认。
经过警方调查,伯恩斯与马丁科没有任何交集,更不能牵扯到仇杀。
杰瑞·林恩·伯恩斯
如果不是仇杀,也不是劫财劫色,那么伯恩斯杀害马丁科的动机又是什么?
审问过程中伯恩斯否认那晚去过购物中心,但无法解释自己DNA为什么会在案发现场。
虽然除了DNA外再无其他有力证据,能证明伯恩斯是凶手。
但法院还是以DNA完全匹配,不可能再是第二个人为由,裁定其一级谋杀罪名成立,判其终身监禁,不得假释。
伯恩斯事后以警方证据不足为由提起上诉,皆被驳回。
跨越39年,历经三代警察的“停车场谋杀案”就此终结。
马丁科最终迎来了该有的公义,是这39年来警方锲而不舍追求真相,是科技辅助侦查破案能力进步的成果。
同时,也告诫了那些想要蒙混过关的不法分子。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法律的制裁是逃脱不掉的。
也愿这世上少些伤害,世间多些美好!
参考资料:
40年寻凶路:几代侦探共同侦办 受害者“亲手”告破悬疑冷案------武汉晨报
四十年前连环作案 美国“金州杀手”落网------新华网
"Michelle Martinko's murder 'haunted' the Cedar Rapids community for 40 years. Now, her suspected killer is set to go on trial"------Little Village
"40 years later: What we know about Michelle Martinko and the arrest that re-opened the cold case"------Des Moines Register
"Supreme Court affirms Jerry Burns' conviction in 1979 Michelle Martinko murder"------The Des Moines Register.
来源:看历史浮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