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津市武清区检察院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2018年成立由青年干警组成的“检花郑美丽”团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检察正能量、唱响法治主旋律。团队获评全国检察新媒体工作室二十佳、天津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银奖,作品先后荣获第十五届全国法治动漫微电影
天津市武清区检察院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2018年成立由青年干警组成的“检花郑美丽”团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检察正能量、唱响法治主旋律。团队获评全国检察新媒体工作室二十佳、天津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银奖,作品先后荣获第十五届全国法治动漫微电影作品征集活动微电影类二等奖、第四届检察新媒体创意大赛短视频类金奖、第六届检察新媒体创意大赛短视频类一等奖、第八届全国检察机关“三微”作品征集展播活动优秀奖、2024年度金融普法宣传短视频一等奖等荣誉。
★★★★★
一是注重品牌打造,打好锤炼内功“组合拳”。精心打造《检花郑美丽》系列普法短视频和《武小漫普法》漫画普法专栏两大品牌。普法短视频通过脑洞大开的对白和不断反转的剧情还原常见犯罪手段,节奏轻快、剧情幽默,自编自导自演“预防电信诈骗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篇”等十余篇原创作品,让群众在欢笑中收获法律知识。普法漫画通过重新设计刘姥姥、关羽、孙悟空等经典人物形象,以“第一视角”讲述遭遇劳务纠纷、消费维权等故事,实现“有意思”“看得懂”,发布《如何合法讨薪》《什么是知识产权》等十余篇作品。除线上宣传外,团队还将漫画精心制作成书籍,在普法活动中向群众赠阅。通过“短视频+漫画”“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检花郑美丽”团队使普法宣传接地气、有灵魂,促进群众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意识不断提升。
二是整合内外资源,绘好凝智聚力“同心圆”。团队成员平均年龄29岁,吸纳本单位各部门优秀青年参加,具有影视创作、无人机操作、乐器演奏、书法、朗诵、绘画等多项才艺,通过短剧、歌曲、相声等宣传形式,做到“宣传不枯燥,普法不说教”。积极与相关单位联动,通过平台共享、借力借智、人才互联等方式,提升普法效果。2024年以来,先后与区委政法委联合制作禁毒普法剧,与中国人寿天津分公司联合制作防范非法集资普法剧,与区司法局和高校联合制作远离帮信罪普法剧。团队成员获评“天津市普法宣传先进个人”“天津市优秀共青团员”“天津市最美检察女性”等多项荣誉,1人入选天津市检察机关新闻宣传人才库。
三是开展多样活动,奏响同频共振“协奏曲”。坚持以群众听得懂、用得着、喜闻乐见为标尺,针对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群众量身定制普法内容,精准开展普法宣传。2024年,团队联合本单位未成年人检察部门精心开展“法治进校园”“与法‘童’行 爱护成长”等普法进校园活动,走进100余家机关、社区、企业开展普法宣讲,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分享办案故事,以案释法助力法治社会建设。积极与相关单位协调,在城市主干道、广场、火车站、群众办事服务大厅等人员密集地的电子宣传屏上,滚动播放团队制作的普法视频,努力做到普法元素“满视野”、普法对象“全覆盖”、普法渠道“零距离”、普法效果“润心田”,“检花郑美丽”普法宣传形象一步步在群众中扎根,成为备受欢迎的天津检察宣传名片。
武清区检察院
部分普法作品
《检花郑美丽》视频
《武小漫普法》漫画
普法漫画
来源:天津市人民检察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