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9日,我们迎来第13个“全国爱胃日”。作为长期奋战在胃癌防治一线的临床医生,我见证过太多因忽视早期筛查而酿成的悲剧:中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40万,占全球43.9%,其中80%的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30%。而同样令人痛心的是,早期胃
2025年4月9日,我们迎来第13个“全国爱胃日”。作为长期奋战在胃癌防治一线的临床医生,我见证过太多因忽视早期筛查而酿成的悲剧:中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40万,占全球43.9%,其中80%的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30%。而同样令人痛心的是,早期胃癌经规范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0%。
这巨大的生存差距,凸显出早筛早治的极端重要性。本文将系统解析胃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筛查策略、治疗进展及预防措施,希望能为公众提供一份详实的“护胃指南”。
一、六大高危因素早认识
(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最容易被忽视的"胃杀手"
· 中国成人感染率约50%,Hp被WHO列为Ⅰ类致癌原,其分泌的CagA毒素可诱发胃黏膜炎症→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的“Correa级联反应”。根除Hp可使胃癌风险降低46%。
· 传播途径:共用餐具、接吻、喂食
· 根除方案:去医院做"C13呼气试验",阳性吃14天药。
真实案例:32岁程序员长期胃胀,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1年后胃镜复查,早期癌变病灶被及时清除。
(2) 饮食结构失衡
✅ 护胃三宝:
· 新鲜果蔬(每天1斤):特别是西兰花、紫甘蓝,含天然抗癌物质
· 全谷物(燕麦、糙米):膳食纤维是"胃黏膜保护伞"
· 发酵乳制品(无糖酸奶):调节肠道菌群,抑制幽门螺杆菌
❌ 伤胃三剑客:
· 腌制食品(咸菜、腊肉):含亚硝酸盐,在胃内转化为强致癌物亚硝胺,1包榨菜的亚硝酸盐≈5支香烟
· 烫食热饮(>65℃):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明确列为2A类致癌物
· 烧烤油炸:产生的苯并芘是强致癌物
小测试:如果你每周吃3次以上腌制食品,胃癌风险加30%!
(3) 吸烟与饮酒
· 吸烟者胃癌风险增加1.5倍,烟草中苯并芘等致癌物通过血液和唾液双重作用于胃;
· 乙醇代谢产物乙醛破坏DNA,每日饮酒>50g风险提升2.8倍。
(4) 遗传易感性
· 约10%胃癌呈家族聚集性,CDH1基因突变携带者终生风险达70%;
· 林奇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需特别警惕。
(5) 慢性胃病管理不当
· 萎缩性胃炎(癌变率0.1%/年)、胃溃疡(癌变率1-3%)、残胃(BillrothⅡ术后15年风险升高5倍)需规范随访。
(6) 其他因素
· 肥胖(BMI>30者贲门癌风险增加2倍)、EB病毒感染(约10%胃癌相关)等。
二、早期胃癌的"报警信号"——别等痛了才检查!
1. 最会伪装的症状
早期胃癌可能仅有:
· 轻微饱胀感(像消化不良)
· 偶尔嗳气(打嗝)
· 食欲下降(以为是"天热没胃口")
注意:如果出现"进食哽咽感"或"黑色柏油便",可能已经进展到中晚期!
2. 这张"胃癌风险评分表"请收好
危险因素 分值
年龄≥40岁+1
长期胃不适+1
幽门螺杆菌阳性+2
家族有胃癌史+2
吸烟/酗酒+1
≥3分:建议立即做胃镜!
三、胃镜检查没你想的可怕!
1. 关于胃镜的5个真相
· 无痛胃镜:睡一觉就做完,全程10分钟
· 费用:普通胃镜约300元,医保能报销
· 准备:检查前禁食6小时(可以喝少量水)
· 不适感:普通胃镜就像"吞根粗面条"
· 替代方案:胶囊胃镜(约5000元,但无法取活检)
2. 这些人必须定期查胃镜
· 40岁以上:即使没症状也要做1次
· 有胃癌家族史:比亲属患病年龄提前10年检查
· 老胃病患者:慢性胃炎、胃溃疡每1-2年复查
医生心里话:我见过太多人因害怕检查耽误病情,其实胃镜的难受程度远不如晚期胃癌的痛苦!
四、预防胃癌的“四大护胃行动”
1. 饮食调整:少盐(每日<5g),多吃新鲜蔬果,避免霉变、烫食。戒烟限酒,规律三餐,睡前2小时不进食。
2. 规范抗Hp治疗:铋剂四联疗法(PPI+铋剂+2种抗生素)14天,根除率>90%。
3. 症状预警:持续上腹隐痛、食欲减退、体重骤降(半年内>10%)需立即就诊,慢性胃病定期随访。
4. 心理调节:长期压力通过迷走神经影响胃酸分泌,保持心情愉悦、避免长期过度紧张。
结语:在胃癌防治的战场上,早期筛查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这个爱胃日,请转发给每一位你关心的人:一次胃镜的勇气,或许能换来数十年的生命长度。让我们携手,将“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的信念传递下去!
来源:大众卫生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