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来了也得叫声前辈:她自称为“朕”执掌大权16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6 08:06 2

摘要:邓绥的权力大到什么程度?她可以废立皇帝,汉殇帝刚满百日就被她立为君主,不到一年夭折后,她又关起门来与兄长密谋,迎立13岁的汉安帝。

文:水木史记

编辑:水木史记

——《前言》——

公元106年,一个25岁的女人站在东汉朝堂上。

她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朕且权佐助听政。" 满朝文武哗然。

这个"朕"字,在此前只有皇帝能用,但没人敢反对,因为她叫邓绥。

——《壹》——

邓绥的权力大到什么程度?她可以废立皇帝,汉殇帝刚满百日就被她立为君主,不到一年夭折后,她又关起门来与兄长密谋,迎立13岁的汉安帝。

两个皇帝,都是她的傀儡。

她可以决定大臣生死,郎中杜根上书要求她还政,她直接下令用麻袋装着,在大殿上活活打死, 执法人员因为杜根名气大。

私下手下留情,杜根装死三天,眼睛里生了蛆,才逃过一劫。

司空周章密谋政变想要推翻她,事败自杀, 继任司空袁敞不肯归附邓家,也被逼自杀,她还可以自称"朕",群臣奏事都要称她"皇太后陛下"。

这在汉代是前所未有的,连武则天都要晚她580多年才正式称帝。

最关键的是,她握着这种权力整整16年, 从25岁到41岁去世,东汉的军政大权完全在她手中,邓绥的权力,源于一场精心设计的宫廷博弈。

她出身够硬,祖父邓禹是东汉开国第一功臣。

向光武帝刘秀献过"图天下策"的重臣, 父亲邓训官至护羌校尉,母亲是光武帝皇后阴丽华的侄女,这种家世,天生就是做皇后的料。

但光有出身还不够,当时的皇后是阴家女子,也是顶级门第。

两个女人在后宫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邓绥的策略堪称教科书级别,她从不与阴皇后争风头,宫中开宴会,其他嫔妃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只有她素装朴质。

阴皇后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她绝对不敢穿同样的。

她把自己的地位压得极低,只要阴皇后在场,她从不正坐,而是弓着身子站在一旁,走路时也是佝偻着身体,显示谦卑。

汉和帝问话时,她从不抢在阴皇后前面回答。

甚至汉和帝召她侍寝,她都经常称病推辞,主动让皇帝去找别的女人,这种反常的行为,反而让汉和帝对她刮目相看。

"修身进德之费心劳力,竟是这样的艰难吗?" 皇帝感叹道。

——《贰》——

阴皇后却被嫉妒烧昏了头, 她开始使用巫蛊诅咒邓绥,还扬言:"我一旦得志,决不让邓氏再有什么人留下,一定绝根。"

这话传到邓绥耳中。她当场就要自杀。

"我惟有一死,上以报皇上的恩宠,中以解除我邓氏宗族的灾祸。"宫人赵玉拼命阻止,谎称皇帝病已经好了,邓绥这才打消自杀的念头。

公元102年,阴皇后因巫蛊事件被废,邓绥顺理成章地被立为皇后,时年22岁。

公元105年,汉和帝突然驾崩,年仅27岁, 邓绥面临的是一个随时可能崩塌的帝国,连续的自然灾害让东汉岌岌可危。

公元106年,四颗陨石坠地,37个郡国发生大规模水灾。

107年,18个郡国地震,41个郡国、315个县受灾,黄河、长江、淮河、济水全部泛滥,史书记载这是"有历史记载以来自然灾害发生最多的一个时期"。

民间甚至传言这是因为女人掌权,阴气过盛导致的天谴。

邓绥的应对堪称教科书,她首先稳定内政,连续十多年打开帝国粮仓赈济饥民,自己带头节俭,减少宫廷用度,遣散宫女500余人让她们回家与亲人团聚。

她创新性地推出"半钱半谷"制度。

允许百姓将一半赋税折算成铜钱,另一半缴纳粮食,这样既减轻了农民负担,又保障了国家粮食储备,在军事上,她展现出惊人的战略眼光。

西羌叛乱威胁着东汉的西部边陲。

公元115年,她调集大军攻取羌人政权核心丁奚城, 第一次失败后,她没有放弃,116年又令堂弟邓遵率领精锐部队,联合南匈奴单于,终于攻破丁奚城。

她还下令改进军事装备。

中尚方制造的弩机在她的督促下三次升级,成为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武器,在文化教育方面,她的贡献更是开创性的。

——《叁》——

争议中的历史定位

公元119年,她专门为皇室和邓氏子弟办起学校,亲自监督他们学习。

"我为什么要为子弟们做这样安排?因为当前风气不正,投机取巧,不肯学习。"她创办了史上最早的男女同校学堂,这在当时是极其大胆的举措。

她还命令许慎等人到东观矫正文字,推动了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的问世。

邓绥的16年执政,成就与争议并存,支持者说她"兴灭国,继绝世", 在她治理下,东汉从濒临崩溃的边缘重新稳定下来。

《后汉书》记载:"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

反对者说她专权不还政,汉安帝都十几岁了,她依然牢牢把持朝政,杜根、周章等大臣因为要求还政而遭到残酷镇压。

更具争议的是她对外戚和宦官的重用。

为了巩固权力,她提拔邓家子弟担任要职,同时重用郑众、蔡伦等宦官作为自己的代理人,这为东汉后期的外戚专政和宦官乱政埋下了祸根。

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确实拯救了一个摇摇欲坠的王朝。

在她执政的16年中,外戚宦官虽然得势,但都不敢造次,整个东汉政局保持了基本稳定,公元121年,邓绥病逝,享年41岁。

临终前她下诏大赦天下,托孤劝勉百官:"公卿百官,应勉力尽忠恪慎,辅助朝廷。"

她的死,标志着东汉一个时代的结束。

——《肆》——

很多人只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却不知道邓绥比她早了近600年就已经自称"朕"了。

从执政时间看,邓绥临朝称制16年,武则天称帝15年,两人旗鼓相当。

从政治地位看,邓绥虽然没有正式称帝,但她自称"朕",群臣称"皇太后陛下",实际权力与皇帝无异, 她为后来的武则天称帝开创了先例。

从历史影响看,两人都是在王朝危机时刻挺身而出的女强人。

邓绥面对的是自然灾害和内外交困,武则天面对的是李唐皇室的衰落和外敌入侵,但邓绥的处境比武则天更加艰难。

她面对的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十年天灾,而且她的权力完全来自于一个幼主的支撑。

更重要的是,邓绥开创了皇太后临朝称制的政治模式, 后来的东晋明穆太后、北魏胡太后、唐朝武则天,都效法过她的做法。

连晚清的慈禧太后,大臣们劝她垂帘听政时。

也是以邓绥为榜样,称"将东汉和熹邓皇后列于榜首",如果说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皇帝,那么邓绥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掌握最高权力的女性。

武则天来了,确实得叫她一声前辈。

在那个男权至上的时代,一个25岁的女人能够自称"朕",执掌天下大权16年,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她用自己的智慧和手腕,证明了女性同样可以治理好一个庞大的帝国。

这或许就是历史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权力从来不分性别,只看能力。

来源:水木史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