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89.2万辆,同比增长高达87.1%,发展势头强劲!
加速,渗透!
2025年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89.2万辆,同比增长高达87.1%,发展势头强劲!
通常来说,新能源汽车发展前半场是电动化,后半场是智能化。
自动泊车、车机互联、高速领航等功能不仅提升了驾驶体验,更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国内智驾技术正在快速升级,从L2向L4加速迈进。预计到2026年,国内L2及以上车型智能驾驶渗透率有望突破60%。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普及,城区NOA等高级智驾功能加速商业化落地,产业链上的公司,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击。
那么,智能驾驶产业链是怎样的呢?
智能驾驶,从层级结构上可分为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
感知层用来代替人的“眼睛”,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来收集信息;决策层用来代替人的“大脑”,通过获取到的信息进行路径规划和导航。
执行层则是代替人的“四肢”,执行决策层发出的加减速、转向等指令。正是它们的分工协作,确保了智能驾驶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毫无疑问,决策层作为“大脑”,在智能驾驶系统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决策层里。最主要的零部件就是域控制器。
德赛西威同时占据智驾域控和座舱域控两大领域,其实力不容小觑。
在智驾域控领域,德赛西威采用开放合作的英伟达Orin方案,与华为的MDC+鸿蒙全栈生态形成了竞争态势。
从国内智驾域控市场来看,2024年上半年,德赛西威市场份额为23%,超过了华为、比亚迪等巨头,与特斯拉代工厂和硕、广达(24%)相比,也仅有微弱的差距。
不仅如此,在座舱域控领域,公司的优势更加明显。
2024年上半年,在国内座舱域控市场中,德赛西威凭借15%的市占率超过了特斯拉代工厂和硕、广达(12%),一举拿下了全国第一。
从营收结构看,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2024年营收占比合计达到92%。
能够登顶全国第一,德赛西威的实力可见一斑。
那么,德赛西威的核心竞争力,都体现在哪里呢?
第一,高研发投入。
2020到2024年,德赛西威研发费用从7.01亿迅猛增长至22.56亿,充分体现了公司坚持研发的决心。
从资金投向看,公司大部分的研发投入都投向了智驾域控和座舱域控领域。随着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公司有望进一步增强主营业务优势。
第二,客户资源丰富。
德赛西威与理想深度绑定,公司规模化量产的第四代智能座舱平台,已实现了与理想车型的成功配套。同时,德赛西威与华为合作开发带有Hicar功能的主机,实现了手机与车机的高效互联。
在智驾域控领域,德赛西威与奇瑞共同开发舱驾一体中央计算平台,打造出行业首款可量产舱驾一体SOC产品。
凭借与客户的深度合作,2024年公司新项目订单年化销售额超过270亿元。
从一个数据上也能感受到公司下游需求的旺盛,合同负债作为签订合同时支付的定金,可以间接反映公司的订单情况。
数据显示,2020到2024年德赛西威合同负债从0.28亿飙升至5.02亿。
第三,盈利能力突出。
巴菲特在多个场合表示,如果只能选择一个指标来衡量企业的话,他会选择ROE。由此可见,ROE作为核心盈利能力指标,其重要性不可小觑。
2020到2024年,德赛西威ROE从11.7%提高到22.79%,基本实现了翻倍增长。
除了自身增长较快外,横向对比来看,德赛西威2024年的ROE水平,远超华阳集团(10.47%)、均胜电子(7.08%)等竞争对手。
随着智驾域控、座舱域控业务的快速发展,2020到2023年,德赛西威营收从67.99亿增长到219.08亿,年复合增长率为47.7%;净利润从5.18亿增长到15.47亿,年复合增长率为44.01%,增长势头强劲!
并且,公司在2024年依然保持了可观的增长。公司当期营收净利润均创近五年新高,实现营收276.18亿,同比增长26.06%;实现净利润20.05亿,同比增长29.62%。
根据2024年年报,汽车智能化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以及单车价值量的显著增长,推动了公司本期业绩的提升。
那么,德赛西威未来成长性怎么样?能够保持业绩的持续增长吗?
目前来看,公司未来保持业绩稳定增长并不太难。
首先,受海外因素影响小。
近五年,德赛西威海外营收占比都低于10%,并且呈现出下降趋势。到2024年,这一数值已经下降到了6.18%。总体来说,公司业绩受海外提高产品税率的影响较小。
其次,与英伟达关系稳固。
德赛西威与英伟达合作紧密,是英伟达在国内的第一家智能驾驶供应商,基于英伟达Orin芯片开发出多代智驾域控制器。
并且,在2024年4月,德赛西威与昊铂、英伟达签订合作协议,将基于DRIVE Thor共同研发新一代“舱驾一体”平台,实现两个域控的融合。
这使公司与英伟达的关系更加密切,为业绩增长提供了保障。
此外,还有两个核心力量推动公司高成长:
1.智能驾驶业务量价齐升。
比亚迪天神之眼的推出,以及长安汽车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计划的发布,都有望推动智能驾驶的加速渗透。
伴随智能驾驶渗透率的提高,域控制器、线控底盘、空气悬架等零部件有望迎来放量。其中,域控制器作为智驾系统的核心,放量的可能性更大。
根据数据,预计2025年国内乘用车智驾域控制器年出货量将达到430万套。
与此同时,从L2到L4,ADAS系统配备的传感器和域控制器单车价值量合计预计将从3400元大幅增长至32800元,增幅超过800%。
德赛西威可提供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智驾域控制器等零部件,合计单车价值量预计在万元以上,有望充分享受行业红利。
2.智能座舱业务快速发展。
预计2021到2025年,国内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从650亿元增长到1000亿元,渗透率将从53%提高到80%。
在智能座舱领域,除域控制器外,德赛西威其他产品的实力也很强悍。
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国内中控屏和液晶仪表产品中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2%和13%,均排名第一。此外,公司HUD以及电子后视镜等产品也陆续获得客户新项目订单,未来有望贡献业绩。
最后,总结一下。
德赛西威凭借高研发投入等因素的支撑,在智驾域控、座舱域控领域优势显著,当前业绩表现也颇为优异。随着智能驾驶加速渗透,公司有望迎来新一轮产业周期红利。
来源:小象说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