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年,大寨大队的庄稼长得可好了,红灿灿的高粱,黄橙橙的玉米棒,一片连一片,把庄稼地也盖得严严实实。社员们望着这丰收年景,个个喜气洋洋劲头高。
今日推荐彩色画册《让马车》,编文,张道余。绘画,赵仁年。197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有一年,大寨大队的庄稼长得可好了,红灿灿的高粱,黄橙橙的玉米棒,一片连一片,把庄稼地也盖得严严实实。社员们望着这丰收年景,个个喜气洋洋劲头高。
2,收割的第一天,车把手小赵不等天明鸡叫,就叫起了伙伴小贾,一起赶着马车去运庄稼。
3,淡淡的月光,照着地头割下的玉米;原来,社员比小赵起的还早,已经在地里“刷刷刷”地开干了。小赵瞅着一座座粮堆,说:“要是再添上一辆马车,这些粮食早运上谷场啦!”
4,小贾说:“你别急。支部书记永贵叔早有打算了。支部正在考虑添辆马车哩!”小赵一听这话,心里的疙瘩松开了,高兴地吆喝着马儿,朝前赶路。
5,晌午,小赵在村口碰上了从城里回来的陈永贵,问他:“永贵叔,听说支部打算给队里添挂马车,真有这事儿?”陈永贵笑着说:“不光有打算,刚才还到市上看过了。”
6,说话间,社员们纷纷围了上来。小赵拉住陈永贵的手说:“永贵叔,你说说,牲口和车子怎么样?”
“四头牲口,膘肥毛亮,口齿也青,车子八成新。”
小赵一听陈永贵说的,用胳膊捅了捅小贾要他说话。小贾连忙说:“永贵叔,运庄稼送公粮都离不开马车呀!”陈永贵笑着说:“看你们急的样子,牲口和车子都不赖,买不买还得研究研究。大家要把眼光看远点,看看周围有没有比大寨更需要马车的大队?”这一说,社员们议论开了:“这要数金石坡大队了,他们一辆马车还没有呢。”
7,只有小赵一声不吭,陈永贵让小赵说说,小赵说:“金石坡没马车,我们也是眼看要立冬了,大半庄稼还在田里,要是添一挂马车,不光运输有保障,播种小麦也能提前!”说完,坐在木墩上,独自生闷气。
这时,陈永贵把路上看见金石坡大队用肩挑粮的事说了一遍。接着说:“我们大寨大队,已经有三辆马车了,论需要比不上金石坡,我想把马车让给金石坡,好吗?”社员们都表示赞同。
陈永贵笑着说:“金石坡大丰收,劳力少,困难大,更需要马车。只看到大寨还不够,还需要看到兄弟队,只有把许许多多的金石坡生产搞上去,才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步伐。小赵,你看马车该不该让?”
小赵一拍大腿说:“永贵叔,明天就让我去把马车赶回来给金石坡送去。”
8,当天晚上,陈永贵在电话里把买马车的事,告诉了金石坡大队。大队支部书记老韩非常感谢大寨的支援。但是眼下秋收还没结束,余粮还没出售,买马车的钱凑不齐,心里很着急。陈永贵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对着话筒大声说:“老伙计,钱咱给你们垫上,明天你派人去城里赶车就得了。”
9,老韩听完电话,立刻把大寨让马车,垫钱的事告诉了全体社员,大家都称赞大寨人风格高,并决定第二天一早抢修马车路。
10,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金石坡大队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就起来了。他们喜气洋洋,有说有笑地来到村口修路。
11,忽然,他们发现前面不知哪里来了一大帮人,正在挥舞着铁镐。大家上前仔细一看,原来是陈永贵带领着大寨社员,赶在前头帮助筑路哩!
金石坡大队的社员激动地握住大寨社员的手,一个劲地高呼:“向大寨贫下中农学习!”
12,一条又宽又长的马车路修好了,说笑间,路口扬起一股尘土,原来是小赵和金石坡的一名社员,赶着那辆新买的马车朝大伙欢腾地奔来了。
13,社员们一下子把马车围上了几层,象迎接亲人似得。孩子们伸手摸着挂在马脖子上的铜铃。那高头大马,也象回到了家里,甩了甩尾巴,用舌头亲热地舔着人们的手。
14,这时,老韩含着激动地泪花,紧握着陈永贵的手说:“老陈,你们送来了这挂马车,同时送来了比马车好,比金子贵的共产主义风格!我们一定用实际行动向你们学习。”
陈永贵虚心地说:“咱们互相学习。让我们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并肩前进。”(完)
来源:爱尚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