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失能老人补贴新政:背后藏着温暖故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6 07:42 1

摘要:今年8月,作为全国四个试点城市之一,沈阳推出失能老人养老服务补贴政策。这一政策创下两个“首次”:首次打破“经济困难”这一限制条件,让更多有需求的老人能沐浴政策阳光;首次将所有中度及以上失能老人纳入补贴范围,为这一特殊群体筑牢保障防线。此开创性举措,为众多失能老

今年8月,作为全国四个试点城市之一,沈阳推出失能老人养老服务补贴政策。这一政策创下两个“首次”:首次打破“经济困难”这一限制条件,让更多有需求的老人能沐浴政策阳光;首次将所有中度及以上失能老人纳入补贴范围,为这一特殊群体筑牢保障防线。此开创性举措,为众多失能老人家庭带来了希望曙光与温暖慰藉。那么,政策推进现状如何?落地是否顺畅?老人体验怎样?

补贴暖心:

从“负担”到“尊严”的转变

当记者走进沈阳市康养服务中心的房间时,看到82岁的刘润田老人正惬意地享受着每天一次的专业按摩,与按摩师轻松地聊着天,房间里不时回荡着欢快的笑声。然而,几个月前,这样的温馨场景对老人而言还是一种奢望。

据了解,当时老人不慎摔伤腰部,每月高达6500元的护理费成了他心中的沉重负担。“我那点退休金根本不够,全靠儿子掏钱。”老人声音低落,满是失落,“这辈子要强惯了,心里的这个坎过不去。”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八个字道尽了无数家庭的无奈。失能老人的日常起居,穿衣、吃饭、翻身等每一个细微动作,都离不开他人的悉心照料。24小时不间断的看护,不仅让家庭人力紧张,更让经济压力不堪重负。

而在上个月,刘润田老人一家看到了希望。经过专业评估,老人被认定为“中度失能”,获得了每月800元的养老服务消费补贴。再加上身体状况好转,护理费用也降到了5000元。“现在只需出4200元,自己的退休金正好够用!”他笑着对记者说:“这份补贴给的不仅是钱,更是尊严,我心里踏实了。”据统计,沈阳市像刘润田这样的中度以上失能老人,约有10万。

灵活发放:

电子消费券 服务随心选

沈阳市民政局副局长张葛介绍,现在这份补贴通过“民政通”以电子消费券形式发放,可用于机构养老、居家上门、社区托养等服务,按40%的比例抵扣费用。其中,机构养老服务每月最高抵扣800元,居家上门服务每月最高500元。

那么,谁可以领?怎么领?关键是在于专业的评估。面对老人行动不便、难以出门的实际情况,不少家属关心:评估会不会很麻烦?

当记者走进康养服务中心的另一个房间,坐在床边的86岁老人刘淑秋,正回忆评估员五分钟前让她记住的三个词。“苹果、手表……”她喃喃自语,“第三个词想不起来了。”

银发老龄健康咨询管理公司的评估员刘晓雨一点不急,她耐心等着,又接着问:“阿姨,您知道咱们现在在哪儿吗?”“旁边这是您第几个女儿呀?”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都是在悄悄评估老人的认知情况。二十分钟里,评估员细心观察、认真记录。结果五个工作日内就会出来,如果评上中度或重度失能,刘淑秋老人也能领到补贴。“他们上门来评估,省得我们折腾老人出门,更让我妈在熟悉的环境里放松配合,真的很贴心。”女儿王晓春感慨地说。

落地难题:

注册有困扰 全员来帮忙

但是,政策落地也会遇到一些现实小麻烦。沈阳市康养服务中心的于淼院长介绍,最大的关卡其实是注册。“很多子女自己也五六十岁了,智能手机搞不太懂。”于是工作人员全员出动:异地的,视频远程教;来院的,手把手帮。“点开微信小程序,对,就这个图标……”就这样,到8月底,中心的219位老人全部成功申领并用上了消费券。

沈阳市民政局养老保障和促进监督处处长阎韡进一步解释道,这项政策试点12个月,2025年底前将推广至其他省份。截至9月8日,全市已领取电子消费券3409张,使用1300张,补贴金额预计将达86万元。目前,沈阳市已经征集了127家养老服务机构和15家评估机构,全部向社会公开。

现在,沈阳民政部门正通过社区网格员、养老机构等多种渠道,把“怎么领、怎么用、哪能用”这些关键信息传递到每一个需要的家庭中去,让好政策“众所周知”。

本报记者 王迪 赫巍利

来源:辽沈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