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带女友回家,父亲见面却沉默许久,不久儿子翻出旧照片愣住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6 07:37 4

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文:老王杂说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陈浩带女友张琳回家见父母,本以为会是温馨的家庭聚会,却发现父亲从见面起就异常沉默,几乎不愿看女友一眼。

好奇心驱使下,他趁父亲外出时翻找旧物,却意外发现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中的女子与女友格外相像......

周末的高速公路上车多。陈浩开着车,时不时看一眼副驾驶上的张琳。她正对着手机屏幕补妆,看起来有点紧张。

“别紧张,我爸妈人都很好。”陈浩握了握张琳的手,语气轻松。

“我知道,但这是第一次见家长啊。”张琳放下手机,深吸一口气,“你说他们会喜欢我吗?”

陈浩笑了:“他们肯定会喜欢你的。谁不喜欢我陈浩的女朋友呢?”

“你就贫吧你。”张琳白了他一眼,但紧张的情绪缓解了不少。

陈浩今年28岁,在上海一家外企做项目经理,工作五年,有车有房,事业稳定。张琳比他小两岁,是同一栋写字楼里的室内设计师,两人谈了一年多,感情稳定,已经聊到了婚姻。

这次回家,陈浩有个小心思——他想让父母见见张琳,如果反应不错,他打算年底就订婚。

“对了,别忘了给阿姨的那盒燕窝。”张琳提醒他。

“放心,就在后备箱,还有给我爸的茶叶。”陈浩说,“我爸平时话不多,但人很好,别担心。”

“你爸会不会觉得我太矮啊?”张琳突然问道。她只有一米六出头,在同龄女生中算矮的。

“瞎想什么呢,我妈也不高。”陈浩笑着说,“再说了,我爸那代人谁讲究这个啊。”

两个小时后,陈浩的车开进了家乡小镇的街道。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县级市,这里有传统老街区,也有新建小区。陈浩的父母住在一个安静的老小区里,已经住了二十多年。

“到了。”陈浩把车停在小区门口,拿出手机打电话给母亲,“妈,我们到楼下了,马上上来。”

陈浩拎着礼物,和张琳一起爬上了五楼。还没按门铃,门就开了,陈母王兰站在门口,脸上笑着。

“来了来了,快进来!”王兰热情地把两人迎进门,上下看着张琳,笑容满面,“这就是张琳吧?比照片上还漂亮啊!”

“阿姨好。”张琳有点拘谨地递上礼物,“这是给您和叔叔的一点心意。”

“哎哟,太客气了,快进来坐。”王兰接过礼物,把两人往客厅引,“你看你这孩子,瘦了吧?在上海工作太累了吧?来来来,快坐下,我去倒茶。”

客厅里,陈父陈建国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听到动静,他抬起头,目光落在张琳脸上时,明显愣了一下,表情一下就僵了。

“爸,这是张琳。”陈浩介绍道。

张琳礼貌地喊道:“叔叔好。”

陈建国沉默了几秒,才慢慢点头:“嗯,你好。”声音低沉,表情复杂。

陈浩注意到父亲的反应有点不对劲,但也没多想,以为是父亲不擅长和陌生人说话。

王兰忙着招呼两人坐下,泡茶倒水,不停地问张琳的工作、生活,气氛本该热闹起来,但陈建国的沉默却像块石头,压得客厅里的空气有点凝固。

“琳琳,你是做设计的是吧?挺有前途的工作。”王兰热情地问。

“是的,室内设计。”张琳微笑回答,时不时偷看陈建国,试图找话题,“叔叔,我听浩哥说您以前是机械厂的技术骨干?”

陈建国只是简短地回了一句:“嗯,退休了。”然后又不说话了,偶尔抬头看张琳一眼,又很快移开视线。

“爸,你怎么了?”陈浩有点纳闷,“你昨天不是还说想听听张琳工作上的事吗?”

“没事,有点累。”陈建国回答道,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但眼神还是有些躲闪。

陈浩感到莫名其妙,父亲平时虽然话不多,但也不会这么冷淡。他朝母亲投去询问的目光,母亲也只是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02

午饭时,王兰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有红烧肉、清蒸鱼、小炒肉、炖排骨等,都是陈浩爱吃的家常菜。

“来,琳琳,多吃点鱼,这是你叔叔今早特意去市场买的。”王兰热情地给张琳夹菜。

陈建国还是沉默,只是默默地吃饭,偶尔抬头看一眼张琳,目光复杂。整个饭桌上,几乎只有王兰和陈浩在说话,张琳也尽力配合,但气氛还是有点尴尬。

“叔叔,这红烧肉做得真好吃。”张琳试图找话题。

“她妈做的。”陈建国简短回应,然后继续低头吃饭。

“爸,你今天怎么回事啊?”陈浩忍不住问道,“平时你挺健谈的啊。”

“没事,就是有点不舒服。”陈建国避重就轻,“年纪大了,容易累。”

陈浩越来越感到不对劲,父亲的反常让他心里打鼓。是不是父亲对张琳有什么意见?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

饭后,陈浩主动提出帮母亲洗碗,张琳则被王兰拉到客厅聊天。趁机会,陈浩小声问母亲:“妈,我爸今天怎么了?好像不太高兴?”

王兰也一脸困惑:“我也不知道啊,你爸昨天还挺期待见张琳的,还特意去买了新鲜的鱼。今天这是怎么了,我也摸不着头脑。”

“他平时不是这样的吧?”陈浩担心地问。

“当然不是。”王兰擦了擦手,“你爸虽然不爱说话,但也不会对客人这么冷淡,尤其是你带回来的女朋友。奇怪了...”

“会不会是他不喜欢张琳?”

“哪能啊,琳琳这么好的姑娘,懂事又漂亮,谁会不喜欢?”王兰摇头,“肯定是有别的原因。”

晚上,陈浩陪张琳在小区散步,向她道歉:“对不起啊,我爸今天有点怪,你别往心里去。”

张琳勉强笑了笑:“没事,可能叔叔只是不习惯有陌生人来家里。”但陈浩能感觉到她的失落。

“我爸平时真不这样,特别是对客人,都挺热情的。”陈浩皱眉说,“我明天再看看,实在不行就直接问他。”

“你说...”张琳犹豫了一下,“会不会是叔叔觉得我条件不好?我家里条件确实一般...”

“想什么呢,我爸妈都是普通工人,哪会在乎这个。”陈浩揽住她的肩膀,“别多想,可能真是他身体不舒服。”

回到家,陈建国已经回房休息了。陈浩和张琳也各自回房,但陈浩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父亲的反应太奇怪了。

第二天早餐,王兰做了豆浆和馒头。四个人坐在餐桌前,气氛比昨天稍微好一点,但陈建国还是话很少。

“琳琳,你是哪里人啊?”王兰问。

“我是苏州人,不过我妈是这边人,当年在这边的纺织厂工作过。”张琳回答。

陈建国手里的筷子突然停了一下,表情微变。

“是吗?那挺有缘的。你妈妈叫什么名字?”王兰继续问。

“我妈叫张丽,今年五十出头了。”张琳答道。

陈建国的表情明显变了,他放下筷子,沉默了几秒,然后站起身:“我出去一下。”说完就匆匆离开了餐桌。

王兰一脸困惑:“这是怎么了?”

陈浩也察觉到不对劲:“妈,我爸这两天怎么怪怪的?”

王兰想了想,小声对陈浩说:“你爸最近经常翻看以前的老东西,说是整理退休后的东西。会不会...”

“会不会什么?”陈浩追问。

“会不会是张琳让你爸想起了什么人?”王兰猜测道,“她刚才说她妈妈以前在这边的纺织厂工作过,你爸当年也在这边的机械厂,差不多是邻厂。”

陈浩若有所思,决定自己去查个究竟。

“妈,爸一般把他的老东西放在哪里?”

“衣柜里吧,有个木盒子,他挺宝贝的。”王兰回答。

午后,陈建国说要去小区旁边的河边钓鱼,陈浩本想跟去,但又想趁这个机会查看父亲的房间,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线索。

“爸,钓到鱼给我打电话,我去帮你拿。”陈浩说。

“不用,我带了桶。”陈建国背着钓具出门了。

等父亲离开后,陈浩悄悄进入了父母的卧室。母亲去买菜了,张琳在客厅看电视,他有足够的时间探索。

“爸最近在翻什么老东西呢?”陈浩自言自语,开始在父亲的衣柜和书桌抽屉里翻找。

陈浩在衣柜深处发现了一个深棕色的木盒,看上去有些年头了。木盒上了锁,但钥匙却藏在盒底的一个小夹层里。

“有意思,藏得这么隐蔽。”陈浩心想,拿起钥匙打开了木盒。

盒子里装着一沓发黄的信件和照片,还有一些小东西——一个发夹、一块手帕、一个小小的贝壳。这些显然是父亲珍藏多年的纪念品。

“这是什么?”陈浩拿起最上面的一张照片。照片上是年轻时的父亲,大约二十出头,站在一个公园的长椅旁,身边坐着一位年轻女子。两人都笑得很开心,女子靠在父亲肩上,看起来很亲密。

当陈浩仔细看清女子的脸时,他惊得倒吸一口冷气——那女子的五官、笑容,甚至连嘴角上扬的弧度,都和张琳非常像!

“这不可能吧...”陈浩小声说,翻过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一行字:“丽,永远的遗憾 1992”。

丽?张丽?张琳的母亲?

“这也太巧了吧?”陈浩震惊地喃喃自语。

他感到一阵头晕,连忙翻看其他照片。果然,还有更多父亲与这位“丽”的合影——在工厂门口、在街心公园、在某个车站台阶上...每一张都充满了青春和幸福。

他又打开几封信件,信中充满了对“丽”的爱意和思念,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情和遗憾。最后一封信写于1993年初,内容是对无法在一起的痛惜和对她新生活的祝福。

“天呐...”陈浩坐在床边,脑子里乱糟糟的。他意识到一个惊人的事实:父亲和张琳的母亲曾经相爱过。

这就是父亲见到张琳时反应这么奇怪的原因——她太像年轻时的母亲了。

正当陈浩沉浸在震惊中时,身后传来一声沉重的叹息:“你都看到了?”

陈浩猛地回头,发现父亲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在门口,眼神复杂地看着他手中的照片和信件。

04

“爸...”陈浩站起身,手中还拿着那张照片,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没想到这么巧。”陈建国走进房间,在床边坐下,拿起一张照片,轻轻抚摸着上面的人影。

“这真的是张琳的妈妈?”陈浩直接问。

陈建国点了点头:“是的,张丽。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都三十多年了。”

“你们以前...”

“谈过恋爱,差点结婚。”陈建国的声音低沉,“那时候我21,她20,两个傻孩子。”

陈浩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默默地听父亲继续说下去。

“1990年,我在机械厂当技术员,她在隔壁的纺织厂上班。”陈建国的眼神远了,好像回到了那个年代,“我们是在一次联谊活动上认识的,一眼就看对了眼。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网络,谈恋爱就是写信、约会,简单得很。”

“后来呢?”陈浩小心地问。

陈建国叹了口气:“后来我们谈了两年多,都打算结婚了。但她家里突然出了事,她爸爸得了重病,需要她回苏州照顾。本来说好等她爸病好了就回来结婚,可一去就是半年,后来...”

陈建国停顿了一下,情绪有些激动:“后来她写信说,她爸病情加重,需要长期照顾,不能再回来了。她说我们没有未来,让我忘了她。我不信,请了假去苏州找她,结果发现她家里已经给她安排了相亲,对象是个医生,能帮她爸爸看病。”

“所以你们就分手了?”

“还能怎么办?”陈建国苦笑,“她选择了家庭责任,我能理解。只是...”他停了停,“分手那天,她哭得不行,说如果有来世,一定和我在一起。”

陈浩沉默了,不知道该说什么。他看着眼前这个平时沉默寡言、坚强的父亲,第一次发现他也有这么软弱的一面。

“后来我回来,消沉了好一阵子。一年多后认识了你妈,慢慢走出阴影,结婚生子。这些年其实过得还行。”陈建国抬头,看着儿子,“直到前天,当我看到张琳站在门口的那一刻,我差点以为看到了三十年前的张丽,简直一模一样的笑容...”

陈浩终于明白了父亲这两天反常的原因——不是不喜欢张琳,而是她太像父亲年轻时深爱过的人了。

“爸,那你对我和张琳...”陈浩有些担心地问。

“你放心,我不会反对你们。”陈建国摇摇头,“只是需要一些时间适应。看到她,就会想起那些事,心里有点乱。”

“妈知道这些事吗?”

“知道一些,不全知道。”陈建国叹了口气,“年轻时谁没有过去呢?你妈很通情达理,从来没多问过。”

陈浩看着父亲,突然觉得他和自己一样,也曾年轻过,也曾有过热烈的爱情和深刻的痛苦。这种认识让他觉得父亲更加真实,也更加可敬。

“爸,谢谢你告诉我这些。”陈浩真诚地说。

“没什么好谢的,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陈建国笑了笑,“只是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还能有这样的巧合。你说这是不是缘分?”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陈浩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那...我该怎么跟张琳说?她还不知道这些。”

陈建国想了一会儿:“你觉得她需要知道吗?”

“我觉得应该告诉她,不然我们之间会有隔阂。”陈浩认真地说,“而且,这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只是一段青春往事罢了。”

陈建国点点头:“你长大了,有自己的判断。如果你觉得应该告诉她,我尊重你的决定。”

晚饭后,陈浩邀请张琳出去散步。小区的花园里,月光很亮,微风轻轻吹着。

“琳琳,有件事我想跟你说。”陈浩表情严肃,握住张琳的手。

“什么事这么严肃?是不是你爸不喜欢我?”张琳有些紧张地问。

“不是的,正好相反。”陈浩深吸一口气,“今天下午,我发现了一些事情,关于我爸...和你妈妈的。”

“我妈妈?”张琳一脸疑惑,“他们认识?”

陈浩拿出手机,上面是他偷偷拍下的那张照片:“这是我爸年轻时的照片,旁边的...你看像谁?”

张琳接过手机,看了几秒钟,惊讶地捂住嘴:“这...这是我妈妈?不会吧!”

“是的,照片拍于1992年,那时他们正在谈恋爱。”陈浩轻声解释道。

“这不可能...”张琳难以置信地摇头,“我妈从来没说过...”

“我爸刚才都告诉我了。”陈浩把父亲的讲述大致告诉了张琳,包括他们如何相识、相爱,以及最终因为家庭原因分开的经过。

“所以我爸这两天反常,不是因为不喜欢你,而是因为你太像年轻时的张阿姨了,让他想起了往事。”陈浩解释道。

张琳听完,好久没说话。她想起母亲书柜里也珍藏着一个老相册,但从未给她看过。那里面会不会也有陈叔叔的照片?

“怪不得我妈总说我长得像她年轻时候。”张琳喃喃道,“我得问问我妈妈这是怎么回事。”

张琳拿出手机,拨通了母亲的号码。电话那头,张丽开始对女儿的询问显得很惊讶,当听说张琳正在陈家,而且已经知道了过去的事情时,电话里沉默了很久。

“妈,这是真的吗?”张琳小心地问。

“是的。”张丽终于开口,声音有点抖,“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为什么从来没告诉过我?”

“有些事,说出来又有什么用呢?”张丽叹了口气,“我和你爸在一起这么多年,过得很好。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但是妈,我现在和陈浩在一起...”

电话那头再次沉默,然后是张丽轻声的问候:“建国...他还好吗?”

“叔叔很好,就是见到我的时候有点尴尬。”张琳回答。

“也是,毕竟...”张丽没说完,“琳琳,你和陈浩...是认真的吗?”

“是的,我们已经谈了一年多了。”

又是一阵沉默,然后张丽说:“如果你们真心相爱,我不会反对。只是...这样会不会对建国夫妇不太好?”

“陈叔叔说他不会反对我们。”张琳看了陈浩一眼,“但我担心这会让家庭关系变得复杂。”

“不会的,我们都是成年人。”张丽的声音平静了下来,“如果有机会,我想和建国见一面,把这些年的事情都说清楚。不为别的,就为了你们两个。”

06

挂断电话后,张琳的眼睛有点红:“我妈说她想见见你爸,把事情说清楚。”

“你怎么看?”陈浩轻声问。

张琳想了想:“我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那是他们年轻时的事,现在各自有了家庭,都过得很好。这不会影响我们的感情。”

陈浩紧紧握住张琳的手:“我也是这么想的。你不介意这种...有点怪的关系?”

“有什么好介意的?”张琳笑了笑,“反而让我觉得我们之间的缘分更深了。”

陈浩松了口气,搂住张琳的肩膀:“我爸说得对,有些缘分,转了一大圈,最后还是回到了原点。”

第二天早上,陈浩和张琳向陈父陈母表明了他们的决定——他们会继续在一起,不会因为父辈的往事而影响自己的感情。

“爸,妈,我们想请张阿姨来家里一趟,大家当面把话说清楚。”陈浩认真地说。

陈建国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也好,早该面对了。”

王兰在昨晚已经从丈夫那里知道了全部真相。作为一个通情达理的妻子,她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或嫉妒,反而安慰丈夫不要太过自责。

“那就约在今天下午吧,我去准备些点心。”王兰主动提议。

下午三点,门铃响了。张琳去开门,一位端庄的中年女性站在门口,正是她的母亲张丽。

“妈,你来了。”张琳有些紧张地拉着母亲的手。

张丽点点头,目光越过女儿,看向站在客厅中央的陈建国。两人四目相对,时间好像在这一刻停住了。

“好久不见,建国。”张丽先开口,声音平静。

“三十年了。”陈建国回应道,声音有点哽咽。

王兰走上前,热情地招呼道:“快请坐,我泡了茶。你喜欢喝什么茶?”

“普洱就好,谢谢。”张丽微笑着坐下。

开始的尴尬过后,两家人坐在一起,开始聊起了各自这些年的生活。张丽结婚后一直在苏州生活,丈夫在医院工作,两人感情不错。陈建国和王兰则在这个小镇上平淡但幸福地度过了几十年。

“当年...”张丽犹豫着开口。

“都过去了。”陈建国摆摆手,“我们各自都有了幸福的家庭,这就够了。”

张丽点点头:“是啊,只是没想到,我们的孩子会...”

“这大概就是缘分吧。”王兰笑着接话,“他们两个很配,我看得出来。”

“确实。”张丽看着女儿和陈浩,眼中满是欣慰,“只要他们幸福,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就满足了。”

陈建国站起身,走到书房,拿出了那个木盒,放在张丽面前:“这些,你要看看吗?”

张丽轻轻摇头:“不用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我们都有了各自的生活,何必再翻旧账?”

陈建国点点头,把木盒放到一旁:“你说得对。”

“不过...”张丽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信封,“这个,我想还给你。”

陈建国接过信封,打开一看,是一枚年轻时他送给张丽的小小银戒指。

“我一直留着它,作为那段青春的纪念。”张丽柔声说,“但现在,我想它应该回到你这里。”

陈建国握着戒指,深吸一口气:“谢谢你,这些年还记得。”

“怎么会忘呢?”张丽微笑,“那是我最美好的青春回忆之一。”

气氛慢慢轻松起来,他们聊起了各自的工作、生活,甚至开始分享两个孩子小时候的趣事。陈浩和张琳坐在一旁,看着父母化解了多年的隔阂,心里很温暖。

晚餐是在一家当地有名的餐厅吃的,两家人一起,气氛热闹融洽。喝了几杯酒后,陈建国和张丽也能自然地聊起往事,不再有尴尬和回避。

“记得那年厂里组织去西湖,我们偷偷溜出去...”陈建国笑着回忆。

“然后被领队发现,罚站了一个小时!”张丽接话,笑得前仰后合。

王兰和因工作没能来的张丽的丈夫也通了电话,聊得很开心。两位妻子似乎比丈夫们还要坦然,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你妈妈真和气,一点也不像有些女人那样小心眼。”张琳小声对陈浩说。

“我妈一直这样,心胸特别宽广。”陈浩握住张琳的手,“你来了我们家,她比我还高兴。”

“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张琳感叹道,“我还担心会很尴尬呢。”

“是啊,不过现在看来,大家都很开明。”陈浩说,“我爸这两天的心结也解开了,看他现在笑得多开心。”

晚饭后,两家人在餐厅门口道别。张丽要赶回苏州,陈浩和张琳则计划第二天返回上海。

“建国,好好保重。”张丽真诚地说。

“你也是,有空常联系。”陈建国点点头。

两位曾经的恋人,如今以长辈的身份,祝福着下一代的爱情。

回家路上,陈浩问父亲:“爸,你后悔吗?如果当初...”

陈建国摇摇头:“不后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当时的选择在当时看来都是对的。而且...”他看了一眼妻子,“我和你妈这些年过得很幸福,我感谢这一切。”

王兰握住丈夫的手,轻声道:“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重要的是现在和未来。”

08

半年后,陈浩和张琳在上海举行了订婚仪式。两家人欢聚一堂,陈建国和张丽作为两家长辈,一起向亲友们祝酒。

“谢谢大家来参加我儿子的订婚宴。”陈建国举杯,声音洪亮,“看到他们幸福,是我们做父母最大的欣慰。”

张丽站在一旁,微笑着补充:“希望他们能珍惜彼此,不负年华,不负爱情。”

订婚宴后,陈建国把那个珍藏多年的木盒交给了妻子:“这些东西,我想你来保管更合适。”

王兰接过木盒,理解地点点头:“好,我会好好保存的。”

这个木盒不再是秘密和心结,而成了一家人共同的回忆。陈建国和张丽的青春往事,在三十年后促成了两个年轻人的幸福,这或许就是最好的安排。

那张照片——年轻时的陈建国和张丽在公园长椅上的合影,被放在了陈家客厅的相册里,不再隐藏,不再是遗憾,而成了两家人独特的缘分见证。

陈浩常常想起那天翻出照片时的震惊,如今回想起来,却觉得那是命运的指引。一段未能圆满的爱情,在下一代身上得到了延续,这或许就是最美的结局。

“你知道吗?”某天晚上,陈浩抱着张琳躺在沙发上,轻声说,“我爸说,当他第一次见到你时,好像看到了三十年前的张阿姨,一模一样的笑容。”

“那你呢?”张琳好奇地问,“你看我时,会想到我妈吗?”

陈浩笑着亲吻她的额头:“不会,我眼里只有你,我的现在和未来。”

窗外,月光很亮,洒在这个因缘分而联结的家庭上,温柔而明亮。那张发黄的老照片,见证了时光流转,也见证了爱情的传承与延续。

来源:阿妞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