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若说大唐诗坛是个娱乐圈,卢照邻绝对是初唐最闪亮的摇滚巨星——虽然他玩的是文字摇滚,但那股子狂放不羁的劲儿,丝毫不输抱着电吉他在台上嘶吼的现代歌手。
若说大唐诗坛是个娱乐圈,卢照邻绝对是初唐最闪亮的摇滚巨星——虽然他玩的是文字摇滚,但那股子狂放不羁的劲儿,丝毫不输抱着电吉他在台上嘶吼的现代歌手。
这位老兄的人生堪称一部跌宕起伏的连续剧:从王府红人到麻风病人,从宫廷诗人到江湖隐士,最后投水自尽。这剧情,连最敢编的编剧都要挠头说:“是不是太虐了点?”
卢照邻年轻时是个标准的文艺青年,博学能文,二十岁就当了邓王府的“典签”——相当于王府办公室主任。这位王爷特别看重他,公然宣称:“此吾之相如也。”意思是“这就是我的司马相如啊!”
卢照邻在王府的日子相当滋润,主要工作就是写写诗、拍拍马屁。他那些歌颂王府生活的诗篇,堪称初唐最高水平的“彩虹屁”。比如描写邓王家藏书之多:“王府图书之府,须臾阅遍。”这马屁拍得,既文雅又到位。
假如那时有朋友圈,卢照邻大概天天发:“今天又是被王爷赏识的一天”“王府的藏书真是浩如烟海啊(配图书房)”,然后底下李王爷点个赞,回一句:“照邻懂我!”
卢照邻最牛的作品当属《长安古意》,这首诗长得吓人——总共68句,476字,堪称初唐的“长篇史诗”。这首诗描写长安城的繁华生活,活脱脱一部用诗歌拍成的长安城市宣传片。
诗中写道:“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这画面感,比现代vlog还带劲。要是配上动感音乐,简直就是大唐版《长安欢迎你》。
最绝的是这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这堪称初唐最动人的情话,比现在“我爱你”高级多了。想象一下,大唐青年表白时引用这句,成功率绝对飙升。
这首诗让卢照邻一夜爆红,但也差点让他送命。因为诗里写了句“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被人诬陷是影射武则天和她的面首们。于是我们的诗人惨遭牢狱之灾,出狱后还得了个“终生不得录用”的大礼包。
如果说前半生的卢照邻是人生赢家,后半生他就是与命运硬刚的战士。他得了麻风病——这病在当时相当于绝症plus版,不仅治不好,还会被社会隔离。
卢照邻不得不辞官隐居太白山,一边养病一边继续写诗。这段时间他的诗风大变,从歌颂富贵生活变成了思考人生哲理。比如《五悲文》《释疾文》,简直就是用诗歌写就的病中日记。
最惨的是,他为了治病服丹药中毒,导致手足残疾。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但即便这样,他还在坚持创作,这种精神,堪称诗坛张海迪。
他在《释疾文》中自嘲道:“余羸卧不起,行已十年。宛转匡床,婆娑小室。”这心态,比现在朋友圈里有点小感冒就求安慰的强多了。
卢照邻生病期间,居然和药王孙思邈成了忘年交。这位当时已经百岁高龄的神医为他治病,两人经常探讨医学与哲学问题。
卢照邻曾问孙思邈:“高医愈疾,奈何?”孙思邈答:“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居...人有四支五藏,一觉一寐...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所同也。”
这段对话要是放在今天,大概就是:“孙大夫,怎么才能治好病啊?”“小卢啊,要顺应自然规律,阴阳调和...”然后卢照邻若有所悟,继续回去边养病边写诗。
尽管有药王相助,卢照邻的病还是越来越重。最后,他不堪病痛折磨,选择投颍水自尽,终年约40岁。
这个结局太过悲壮,让人不禁想象:如果他活在今天,或许就能治好病,继续写出更多惊艳的诗篇。但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尽管人生如此坎坷,卢照邻还是留下了大量优秀诗作。他是“初唐四杰”之一(另外三位是王勃、杨炯、骆宾王),对唐诗发展影响深远。
他的诗风多样,既能写《长安古意》那样的鸿篇巨制,也能写《曲池荷》这样的小巧精致: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这诗明明写的是荷花,读来却像是在说他自己——才华横溢却怕等不到赏识就要凋零。果然诗人都是把自己的心情写在万物里。
卢照邻还有个特点:擅长写长诗。除了《长安古意》,他的《行路难》《明月引》也都是长篇大作。要是当时有“唐诗最长奖”,他绝对能入围前三。
想象一下,如果卢照邻活在今天,他的社交媒体会是什么画风?
生病前: “今天王府宴饮,又又又喝多了#富贵人生#” “新作《长安古意》求点赞转发#初唐爆款#” “和王爷出游,他居然说我是他的司马相如#被大佬赏识是什么体验#”
生病后: “在太白山养病第108天,这里的夕阳真美#病中日记#” “今天孙思邈老爷子又来给我看病了#与药王做朋友#” “手足不便,但还能写诗#身残志坚#”
最后一条可能是: “这个世界我来过,爱过,写过。再见。#终章#”
结语:璀璨而短暂的光芒
卢照邻的人生就像流星,短暂却璀璨。他用40年时间,活出了别人80年都没有的精彩与深刻。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哪怕命运给你一手烂牌,也要打得漂漂亮亮。即使身陷困境,精神也可以自由飞翔。
最后,用卢照邻自己的诗送给他吧: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无论曾经多么辉煌,最终都会成为历史。但好在,诗歌永存。卢照邻和他的诗,就这样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照亮了后来者的路。
所以,下次当你读到“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时,记得想起这位初唐的“摇滚诗人”——他曾经那么热烈地活过,爱过,写过。
来源:善良咖啡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