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8日,长安焕新旗下三款经典燃油车:逸动、CS55PLUS和UNI-V。本就是10万级定价,厂家在宣传层面突出了现金优惠和补贴叠加后的价格,通通落到5-10万区间——买一台1.5T逸动(2025款第三代逸动高能版)最低只要4、5万元,反手就是一个“油比电低低
虽然各厂家在公布业绩时,会特意强调新能源销量占比,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除了all in新能源的比亚迪,自主老四强都在努力守住燃油车基盘。
4月8日,长安焕新旗下三款经典燃油车:逸动、CS55PLUS和UNI-V。本就是10万级定价,厂家在宣传层面突出了现金优惠和补贴叠加后的价格,通通落到5-10万区间——买一台1.5T逸动(2025款第三代逸动高能版)最低只要4、5万元,反手就是一个“油比电低低低”。
从2023年起,比亚迪卷出“油电同价”“电比油低”竞争新格局,销量每年增长100多万台。同为自主头部,吉利、长安、奇瑞选择“两手抓”,发展新能源不客气,卖燃油车更不客气。布局不同,没必要跟比亚迪硬碰硬。
01
10万级燃油车市场,硝烟再起
盘看近半年的SUV销量榜单,可以发现几个有趣现象。
5-10万SUV中,销量最高的是奇瑞瑞虎8,其次是元UP、哈弗H6、缤越、银河星舰7EM-i。TOP5当中,燃油车3款、纯电1款,插混1款。
10-15万SUV中,宋PLUS DM-i近半年总体销量尚且NO.1,星越L紧追其后,近三个月甚至窜至榜首,平均月销2.8万台。其次是长安CS75 PLUS、元PLUS和瑞虎8(系列)。TOP.5中,燃油车占席三位。另外,丰田锋兰达、卡罗拉锐放是入围TOP.10的唯二合资车。
而8-12万级轿车市场主要是合资品牌和比亚迪的“油电大战”。
比亚迪海鸥、秦PLUS、秦L、海豹06、驱逐舰05把这个赛道挤塞得满满当当;合资阵营中,轩逸、朗逸、速腾降价护盘,平均月销2-3万台。除此之外,吉利星瑞、艾瑞泽8也位列畅销榜。
事实上,在长安燃油车三剑齐发之前,吉利和奇瑞已经出手。
3月20日,吉利星瑞、星越L推新上市,新增版本配置升级,全系标配L2级智能辅助驾驶。1.5T星瑞起步价降至10万以内,2.0T的星越L增配不加价,严守15万级燃油车统治区。此外,缤越、博越系列也有更新。
3月22日,奇瑞艾瑞泽8 PRO上市,设计优化、新增配置,起步价10.39万;同时,艾瑞泽8推出限时一口价8.99万元起。至于SUV瑞虎8的军团有多庞大更不用多说,瑞虎8、瑞虎8 PLUS、瑞虎8 PRO、瑞虎8L,四款车细密覆盖SUV市场7-15万价格带。
吉利擅长见缝插针,奇瑞则是多生孩子好打架。所以,特别可以理解长安汽车这次焕新燃油车,为何下手特别狠,都是被逼的!明明不缺能打的经典车型,怎能只靠CS75 PLUS稳住燃油车基盘?
02
吉利追赶比亚迪,长城要当心奇瑞
从今年一季度销量来看,吉利已经开启全面追赶模式,尤其是银河品牌。
1-3月,吉利汽车累计销售超70万台,同比增长48%。3月销量达23.2万台,新能源近12万台,占比超52%;其中,吉利银河单月销量超9万台。
具体到车型,星愿今年前两月销量势头甚至盖过比亚迪“走量王”海鸥,而星舰7 EM-i上市即上量,月销一度冲到2万台,直追比亚迪宋家SUV三兄弟。
已经独立为品牌的吉利银河“纯电+插混”并行,锚定8-15万主流价格区间,今年1-3月累计销量已达26万台,加上AB网渠道扩张,想要完成“百万台年度目标”并不夸张,这或多或少挑战了比亚迪。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燃油车这边,吉利中国星1-3月累计销量超33万台,同比增长也达到了10%。在3月下旬的吉利汽车财报沟通会上,淦家阅明确表示“吉利燃油车板块未来不仅不会收缩,还会继续加强”。
当然,已经实现年销400万台+的比亚迪不会轻易陷于被动,“天神之眼”“灵鸢”“兆瓦闪充”——密集的技术发布,强大的落地能力,比亚迪正在快速加高新能源技术壁垒。
去年6月,车圈大佬争议价格战,比亚迪的李云飞霸气回应“大家量力而行,实在跟不了就别跟了!”回头来看,这不是一句气话。从自主五强的产品布局和爆款车型来看,这是一场多维的较量,比亚迪不是唯一目标。
说回燃油车,再聊聊长城和奇瑞。虽然连续保持百万台年销的表现被指“掉队”,但凭借亮眼的财报和盈利状况,长城依然底气十足。长城不服比亚迪这不是秘密,为何要拉出奇瑞与长城作比较?
长城汽车在每月销量海报中会突出三个关键词:新能源、方盒子、20万以上——强调“高质量”发展。聚焦燃油车,我们重点聊“方盒子”。
视线转移到越野江湖,长城在自主品牌中确实是老大哥级别,深得老司机拥趸。车型布局方面,哈弗大狗系列、猛龙系列油电并举,再加上坦克品牌,长城汽车当之无愧是方盒子NO.1。
不过,随着捷途旅行者的热销,大家骤然发现,奇瑞“野”起来,真的连长城的地盘都敢抢。在3月的捷途自由者发布会上,捷途将旅行者、山海T1、山海T2等摆成一排,背靠几个大字“方盒子冠军家族“丝毫不客气。奇瑞拿出全球数据做支撑:旅行者+山海T2,上市17个月,全球累销超28万台,并且列出了畅销国家。
在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攀高的情况下,奇瑞捷途在2023年9月推出纯燃油SUV捷途旅行者,这波“反向操作”在当时实在难评。实际上,奇瑞老早就表态,非常看好轻越野市场,并且做了充分的技术储备。更有意思的是,虽然1.5T旅行者起售价在14万左右,但主销车型是近20万的2.0T版本,充分印证了李学用的那句话“不是燃油车卖不好,而是你的燃油车卖不好”。
【写在最后】
无论是反复刺激内需的国内低线市场,还是关税冲击下的海外市场(尤指“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燃油车依然还有发展空间。从企业经营层面考虑,燃油车相关的技术及产能沉淀也不可能快速切割,是盈利压舱石。目前来看,稳住燃油车基盘,避免和比亚迪、特斯拉这样的电动巨头硬碰硬,以混动技术为过渡,渐进摸索电动智能化新技术,对于传统车企而言是最稳妥的路径。
身处激烈同质化内卷竞争,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不约而同打响燃油车反击战,各车企在产品层面努力通过“油电同智”满足用户多元需求;而面对变量叠加的供应链风险,如何走稳多元化发展模式,力保汽车工业平稳运行,政策层面的“油电平权”还会多远?
来源:车业杂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