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周,六十八岁,山东莱阳人,在我们单位当了五、六年门卫。他不算高大,背有些微驼,脸上深刻的皱纹里藏着旧日岁月的痕迹——据说是早年军旅生涯留下的印记。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如洪钟般响亮的大嗓门和耿直的脾气。但凡有人进门忘了登记,或者随手丢个垃圾,他那带着浓重山东口
老周,六十八岁,山东莱阳人,在我们单位当了五、六年门卫。他不算高大,背有些微驼,脸上深刻的皱纹里藏着旧日岁月的痕迹——据说是早年军旅生涯留下的印记。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如洪钟般响亮的大嗓门和耿直的脾气。但凡有人进门忘了登记,或者随手丢个垃圾,他那带着浓重山东口音的呵斥声,准能穿透大院,一直传到三楼办公室。
“小王!烟头!说你呢!”这突如其来的一嗓子,常常让新来的实习生小王心头一跳,瞬间回神,“捡起来!这地方是你家炕头吗?随便丢!”
小王脸一臊,眼泪汪汪的弯腰捡起烟头。老周就背着手站在门卫室门口,老鹰似的目光紧紧盯着,直到烟头准确落入垃圾桶,嘴里还忍不住低声念叨两句“现在的小年轻啊”。然而第二天,小王外出办事回来晚了,食堂早已关门,正饿得发慌。老周瞧见了,二话没说,把自己饭盒里还温着的两个大肉包子连带半个咸鸭蛋,直接推了过去。“凑合吃一口垫垫,我吃过了,别饿坏了胃。”声音依旧带着训斥的语气,话里的关切却是实实在在的。
1. 骨子里的硬气:债务是他的军功章?
老周年轻时的岁月,是在云南边防一线度过的。那是一段带着硝烟与热血的历史,也在他腰上留下了一块至今未能取出的弹片和每逢阴雨天就锥心刺骨的旧伤。退伍后,凭着安置费本可寻一份安稳差事,但老周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倔强劲儿,促使他一次次扎进商海折腾。
他倒腾过建材,开过小餐馆,甚至跑过长途中巴。然而生意场上那些虚与委蛇、偷工减料的门道,他学不会,更不屑为之。别人奉行“关系就是生产力”,请客送礼打通关节,他嗤之为“歪风邪气”;别人在材料上以次充好牟取暴利,他拍案痛骂这是“缺德”!结果可想而知,他被人嘲笑“不懂变通”,生意也接二连三栽了跟头,血本无归。最让他栽得狠的是十年前,被所谓朋友拉去合伙做运输生意,结果合伙人卷走货款人间蒸发。作为签字担责的合伙人,二十多万元的债务,白纸黑字就落到了他一个人头上。不是没有人心疼他劝他:“老周啊,你是被人坑了,跟债主好好说说,看能不能少还点……”他总是把眼一瞪,沙哑的嗓音掷地有声:“我按的手印!我担的责!欠下的钱,一分都不能少!”这笔沉重的债务,像座无形的山,压了他整整十年。原本他干着高风险高收入的工作,在海上作业,但常年的疲劳加上原本的伤病,导致他无法继续下去了,于是才到我们单位干起了门卫。他几乎把工作挣的每一分钱都掰成了两半,大头悉数还债,自己却常年清苦度日。
2. 心底的柔软:牵挂随照片珍藏
女儿小娟,是老周心底最深的牵挂。早年离异后,前妻带着女儿远走他乡,小娟长大后远嫁四川。女儿婚礼那年,正赶上老周生意被骗后最潦倒的时光,兜里空空如也,连一张去四川的硬座车票钱都凑不齐。他咬紧牙关,从牙缝里一分一厘地省,最终省下的一小笔钱,还是因为一笔紧急债务,没能用在火车票上。后来女儿生了外孙,寄来照片。老周拿着手机,总是忍不住在门卫室窗口的亮光下,反复仔细端详照片上的小娃娃,嘴里喃喃着“真像,跟小娟小时候一模一样……”。盯着盯着,眼角就湿润了,他不愿被人看见,扭过头去,顺手拿起旁边袋子里备着的便宜鸡架子,起身去喂后院那些等他喂食的流浪狗们。
3. 外冷内热:流浪狗成了他的“家当”
老周租住在单位附近一栋老居民楼的地下室里,条件十分简陋。冬冷夏潮,他却总能在这方寸之地之外,找到生活的“牵绊”。他利用废木板、破塑料布在单位后院的杂物棚角落,为几只无家可归的流浪狗搭了个简陋但能遮风挡雨的“家”。
不是没人嫌流浪狗吵闹、有异味,投诉到了领导那里。领导找来老周谈,他那股倔脾气就上来了,脖子一梗,嗓门拔得更高:“嫌狗吵?它们碍着谁了?!都是没娘的孩子!眼睁睁看着它们冻死饿死?这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吗?要是连它们待的地方都没有,那我这老头子也一起走人!”领导看着这个眼里闪着光的老兵,最终无奈地叹了口气。老周那点微薄的薪水,大部分填了债坑,剩下为数不多的钱,大多买了最便宜的狗粮或是市场处理的鸡架子(对狗更有吸引力)。单位食堂的剩饭,他自己打一份,也总不忘细心挑拣出肉末、骨头,带给他的“狗伙计们”。有一回单位发福利,每人发了几根真空包装的盐水鸡腿。第二天,他分得的那几根,就出现在狗食盆里,拌在了狗粮中。同事问起:“老周,你自己不尝尝?”他搓搓那双因常年劳作而粗糙异常的大手,嘿嘿一笑:“太咸了,齁人!我这把年纪,血压受不住。给它们加加餐,刚合适。”
4. 缺席的三天:他才知,众人心里有杆秤
去年腊月,寒风刺骨。老周破天荒地连着三天没出现在他那风雨无阻的门卫室岗位上。第一天,偶尔有人打趣:“嘿,今天总算没被周师傅唠叨了。”到了第二天,开始有人议论纷纷:“奇怪,老周电话也不接?他不是那种没交代的人啊,该不会出什么事吧?”到了第三天下午,办公室主任坐不住了,亲自带着几个平日里熟悉点事的同事,直奔老周那地下室的小屋。久敲无人应,几番打听找来房东打开门锁。门一推开,便有一股浓重的药味和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狭小的屋内,老周蜷缩在床上,双颊烧得通红,嘴唇干裂起皮,喉咙里发出浑浊的喘息声。床边的小凳上,放着半碗早已凉透的粥和一板吃了一半的退烧药。令人动容的是,平时在院里活动的几只流浪狗,不知怎么也守在了他床边,正焦躁不安地转来转去。众人七手八脚把他送进医院,高烧已近40度!急诊医生连连摇头:“这么大年纪烧这么高!再晚点送来可真要命了!”消息传开,单位里原本觉得他“唠叨”“烦人”的同事都坐不住了。后院的狗群那几日格外躁动不安,总趴在院门口朝着他小屋的方向张望。一波又一波的同事自发前往医院探望,连曾被老周严厉批评过的小王都去了两趟,临走前悄悄把他桌上的一瓶牛奶留下了。
出院后没多久,同事们体谅他身体刚恢复,又值寒冬,便悄悄凑钱给他买了件厚实的新棉大衣。老周一看就急了,脸红脖子粗地推拒:“拿走拿走!我这把老骨头还硬朗着呢!哪用得着这个!”最后在大家的软磨硬泡下才勉强收下。可谁都没想到,不出两个月,老周硬是省吃俭用,要么按份额把钱塞还给了大家,要么用这笔钱给办公室买了好几大箱水果。“大家的心意我领了!可这人情债比钱债压人!我有手有脚,能照顾自己!”他的倔强和尊严,始终未曾放下。
5. 尾声:守护者与被守护者
如今,老周依然住在那间小地下室,依然在月月挤着还他那份沉重的旧债。他依然会在看见谁忘了关车灯时大喊一声“嘿!灯!”,会在天冷路滑时叮嘱下班的人“路上小心!”。然而,单位里的人进出大门,都习惯了自觉掏出证件登记;手里的垃圾,也会自觉分门别类放进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是怕他那大嗓门吗?或许开始是,但现在更多是于心不忍,觉得让这么一位较真又心善的老前辈天天操这份心,实在过意不去。而后院那群流浪狗,俨然成了大院的“编外哨兵”,生人靠近便警惕地吠叫,见着熟面孔回来,则热情地摇着尾巴。
某天傍晚我加班,当我走出办公楼,穿过寂静的后院时,被夕阳下一幅画面吸引了。只见老周佝偻着背,默默蹲在那几只流浪狗安顿的棚窝边。平日里那声如洪钟的大嗓门此刻消失了,他只是一下下、轻轻地抚摸着那只最年长的老黄狗的头顶,声音低得如同在自言自语:
“老黄,你也老了,看这毛都花白一片了……”
夕阳的余辉温柔地洒在他身上,那只叫老黄的狗似乎听懂了,缓缓伸出温热的舌头,一下下,耐心舔舐着老人那布满风霜裂痕和厚实老茧的手背。
来源:寒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