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人网购,有些东西真得三思而后买。如今手机在手,指尖购物,已经成了不少父母家里的“新爱好”。每当快递小哥,总有种拆盲盒的期待感。但说实话,网上买东西这事儿,有时候不是“捡到便宜”,而是“花钱买教训”。人常说:“莫贪便宜无好货,每逢便宜必陷阱。”这个理儿谁都懂,
秀姨/文
老人网购,有些东西真得三思而后买。如今手机在手,指尖购物,已经成了不少父母家里的“新爱好”。每当快递小哥,总有种拆盲盒的期待感。但说实话,网上买东西这事儿,有时候不是“捡到便宜”,而是“花钱买教训”。人常说:“莫贪便宜无好货,每逢便宜必陷阱。”这个理儿谁都懂,只是自己遇到有点难控制。
咱们就聊聊,那些老人们网上最容易买到的“智商税”,别让欢喜变忧愁。
01.节能神器,真的不能信吗?
“家用电器越来越多,电费蹭蹭上涨。某宝上看见那种据说‘插一下省一半电’的小盒子,才几十块钱一个,您是不是也心动了?”
其实,这类‘节能插座’、‘省电装置’,打出的广告词让人眼前一亮,“一年省下几百块”,仿佛只要插上全家用电都不用担心。可别被忽悠了!仔细看看参数,专业一点的人一眼就知道这是“开玩笑”。没有物理原理支撑,用了不但不省钱,还可能影响家里电路安全。更别说有些设备还暗藏风险,后台藏着要窃取Wi-Fi密码信息的“bug”,用得不小心还给自己惹上一身麻烦。
古人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节约用电,靠的是习惯,不是那些花哨小玩意。买这些,不如把插头拔了实际些。
02.树苗种子,网上谁能看得准?
前些年流行“果树苗”、“蔬菜种子”网上淘,打着“祖传嫁接”,“特产保真”的旗号,家里院子、阳台都安排上了,不少老人买回来的结果却让人哭笑不得。
比如,购回的麒麟瓜苗三年后结出来是个大窝瓜;买的“车厘子树”开花结果,是明明白白的大李子。等您意识到买假了,时光已逝、钱已花,人家店铺也消失的无影无踪。更有甚者,“宿迁苗木”成了网络口碑的代名词,多是假货横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真想领略自然乐趣,还是建议去正规花卉市场或者本地苗圃,亲眼挑选,才叫实在。
03.珠宝首饰,真伪难辨
很多老人喜欢在直播间“捡漏”,主播嘴巴快过跑车,各种“鉴定证书”“直播秒杀血赔本”让人忍不住下单。玛瑙、翡翠、黄金……价格低得让人觉得“祖孙三代都要带”。
但咱们且不说真假,连来源都无法追溯,证书也能直接印。珠宝首饰本就是行里水深,普通人不懂辨别,看直播冲动买下去,最后收货发现是染色玛瑙、酸泡玉、合金做成的“黄金”。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还是劝大家,“珠宝首饰千万慎重”,贵重物品线下实体店亲自挑选,有保障还能享受售后服务,别给自己添堵。
04.生鲜食材,图方便还是吃亏?
网上买水果、蔬菜、生肉,看图片“皮光水滑”,现实收到却可能大小不一、瘪巴不新鲜。朋友分享经历,“下单后美滋滋,拆包后一肚子气”,要么坏果太多,要么分量缩水,想退货对方要你拍照片“举证”,到最终可能费时间又费心,得不偿失。
“民以食为天,粮食关乎生命。”生鲜这玩意,最好还是线下购买,眼见为实,品质才靠谱。一分钱一分货,身体健康远比几块钱划算来得重要。
05.低价衣服,贴身安全最要紧
“全网最低T恤9块9,内裤5元一条……买了堆积如山,穿上没两次褪色发臭。”老人总认为便宜不吃亏,其实价格便宜,工艺、面料、安全基本就成了牺牲品,甚至可能残留有毒染料,对身体肌肤有影响。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日常贴身的东西该讲究就讲究些,无名渠道,低价诱惑,长期穿戴很不合算,与家人的健康比起来,根本不值。
聊到这,可并非唱衰网购。毕竟,现在生活离不开网络,网购确实省事省力、款式更多样。但说到底,正所谓:“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己心不负钱。”买东西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不是让烦心事添堵再添愁。
聪明消费,学会甄别,和父母沟通时,不妨一同了解哪些坑值得避开,不要让“小便宜”掩盖了“风险”,多点耐心和关爱,比什么促销都是最大的保障。
最后问大家一句——你或父母有没有踩过哪些网购的坑?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经历是别人成功避坑的经验,说出来,让更多人不再“冤枉花钱”!
来源:梨城秀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