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肠道神经元产生的一种分子在炎症期间和炎症后对肠道免疫反应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该研究结果表明,针对这些神经元及其产生的分子,或将为炎症性肠病及其他由肠道炎症引起的疾病开辟新的治疗方法。
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肠道神经元产生的一种分子在炎症期间和炎症后对肠道免疫反应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该研究结果表明,针对这些神经元及其产生的分子,或将为炎症性肠病及其他由肠道炎症引起的疾病开辟新的治疗方法。
数亿个神经元构成了肠神经系统,即人体的“第二大脑”,它们在这里协调肠道的基本功能,例如食物在肠道中的移动、营养吸收和血液流动。虽然该系统以调节这些基本过程而闻名,但它在控制肠道炎症反应中的作用仍不太清楚。
在8月15日发表于《自然免疫学》杂志的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重点研究了第二组先天淋巴细胞(ILC2),这是一种位于肠道内壁的免疫细胞。他们之前的研究表明,ILC2是组织修复生长因子双调蛋白的主要来源,并且能够接收调节其功能的神经元信号,从而影响疾病的进展和康复。
在新的研究中,他们证明 ILC2 的组织保护功能依赖于肠神经系统产生一种名为肾上腺髓质素 2 (ADM2) 的分子;施用这种分子扩大了 ILC2 组,并在炎症性肠病的临床前模型中提供了治疗益处,而由于缺乏这些保护性细胞,ADM2 信号的丧失加剧了疾病。
“在思考如何解决有害的肠道炎症时,肠神经系统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该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露丝·L·基尔施斯坦博士后研究员、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贾齐布·乌丁博士说。“我们的研究表明,可能存在一种此前未知的神经免疫机制,驱动着肠道的愈合反应。”
此外,研究人员还开展了基于患者的转化研究,分析了威尔康奈尔医学院吉尔·罗伯茨炎症性肠病研究所活细胞库中的人体组织和血液样本。分析显示,炎症性肠病患者的ADM2表达高于对照组,并且发现受ADM2刺激的人类ILC2直接促进了组织保护性双调蛋白的产生。
这些发现表明,在小鼠中发现的免疫神经系统通讯也存在于人类中,突出表明肠神经系统是炎症性肠病的有希望的治疗靶点。
“本研究的结果让我们对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如何相互‘对话’并协调复杂的过程(包括组织炎症和修复)有了新的认识,并为针对这些神经免疫相互作用的新疗法提供了潜力,”资深作者、吉尔罗伯茨炎症肠病研究所所长、威尔康奈尔医学院迈克尔科尔斯免疫学教授兼艾伦神经免疫相互作用发现中心联合主任大卫阿蒂斯博士说。
来源:小艾健康课堂